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名句
1、有关于 三国演义 的歇后语
(1)、曹操就比袁绍高明多了,曹操他不换皇帝,他利用这个现成的皇帝,而且把这个皇帝客客气气地供奉起来,利用皇帝这张牌来号令天下、号召诸侯,这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2)、〖来源〗汉献帝刘协从登基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是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但他毕竟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谁掌握了他,谁就能以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地方割据政权发号施令。这个道理虽然简单,真正明白的人却不多,袁绍就不懂。
(3)、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5)、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6)、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7)、多用于体育竞技,当有两个实力相近的选手出现对决时,作为观众对失败者的惋惜之情!
(8)、黄忠号称三国第一神箭手,据说黄忠射箭,追求的境界已不再是一个“准”字,而是一个“气”字,虽然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气”是怎样一个境界,但黄忠追求的境界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必谈话题之一了,黄忠的“箭神”名号也因此流传开来。百发百中现用来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9)、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0)、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11)、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今湖北***),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12)、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西游记歇后语)
(13)、用奇计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中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草船借箭-满载而归第六十六回
(14)、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5)、“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16)、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绍谋臣沮授曾劝说他,如果能“西迎大驾,挟天子而令诸侯”,就会收到没有谁“能御之”的功效。袁绍偏偏不听,觉得献帝是个废物,把他弄来还得养着,怪麻烦的。可见袁绍根本不是个***家,虽然空有雄兵猛将,却不懂军事不过是***的工具,最后难免失败。
(1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18)、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诸葛亮的-神妙莫测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要丑--不知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刘备编草鞋--内行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张飞卖肉--光说不割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关公开凤眼--要杀人关羽卖肉--没人敢来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全无痛苦之色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19)、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20)、孔明弹琴退仲达〔司马懿〕——好沉着/临危不乱
2、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语
(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2)、《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精选100句相关文章:
(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4)、(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6)、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7)、望梅止渴、桃园结义、一手包办、一举两得 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 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 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名不虚传、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 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 旦夕之危、明眸善睐、月明星稀、土崩鱼烂 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屈指可数 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回肠荡气、三顾茅庐 舌战群雄、羽扇纶巾、隔岸观火、上房抽梯 恩威并重、乐不思蜀、得陇望蜀、三让徐州 三足鼎立、三国归晋、三气周瑜、过关斩将 桃园结义、锦囊妙计、舌战群儒、孔融让梨 割须弃袍、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器宇轩昂单刀赴会、暗渡陈仓、志大才疏、一臂之力 不出所料、五内如焚、作***犯科、危在旦夕 廊庙之器、文思泉涌、如鱼得水、周郎顾曲 初出茅庐、七擒七纵、三顾茅庐、望梅止渴 木牛流马、辕门射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危急存亡之秋、如入无人之境
(8)、荆州一主要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赤壁之战后,由魏、蜀、吴三家瓜分:曹操吃了败仗,还保有北面的南阳、襄阳两郡;孙权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江夏、武陵(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三郡;刘备最多,得了荆州的江南三郡——长沙、零陵、桂阳。 (“武陵太守,为备所攻劫死。子祎,事见魏武本纪” “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9)、《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100句精华合集相关文章:
(10)、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
(11)、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孔明弹琴退仲达〔司马懿〕——好沉着/临危不乱
(13)、徐庶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曹操派他来本为劝刘备投降,他却私下劝刘备撤离新野。
(14)、也许是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1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15)、学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16)、所以“借荆州”其实是借了荆州的南郡以及确认刘备可分得武陵和桂阳两郡。(之前,孙权另外任命了全柔为桂阳太守) 而孙权则收回长沙部份地方设汉昌郡。以后,刘备得了益州,孙权就派人去讨还荆州,双方为此剑拔弩张,关系紧张。
(17)、可到了***孩子那里却遭遇了一场“孔融让梨我不让”的风波…….以下是老师讲完孔融让梨故事后的讨论记录(节选)。
(18)、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19)、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工于心计。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韬晦待时。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化险为夷。七擒七纵,有胆有识。六出祁山,矢志不移。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出师未捷,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桃园结义,相见恨晚。同生共死,披肝沥胆。身在曹营,忠心在汉。过关斩将,一往无前。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刮骨疗***,处之泰然。夜读春秋,手不释卷。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风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马嘶,鼓角齐鸣。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20)、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曹操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用计--又***又滑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坐享其成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貂蝉唱歌有声有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对着张飞***刘备--找气惹关帝庙夫人--慌了神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公开凤眼要杀人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关羽赴宴有胆有魄关羽卖肉--没人敢来关云长刮骨疗***全无痛苦之色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著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卖草鞋---有货刘备杀人---心慈手软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吕布见貂蝉--迷上了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张飞卖肉--光说不割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上阵横冲直撞张飞讨债声势凶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周喻打黄盖装样子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10诸葛亮哭周瑜虚情假意。10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10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10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10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1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10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10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10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1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1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3、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名句摘抄
(1)、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2)、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气死周瑜后去给周瑜吊丧,诸葛亮表面上很伤心悲痛,其实内心很得意,但他又得代表刘备吊丧,维护孙刘联盟,装的像一点来骗人罢了,总的来说就是各装个真心的形式。现用来指某人故意做作,故作姿态给人看。
(4)、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5)、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曹操用计--又***又滑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曹操转胎--疑心重蒋干盗书--上了大当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吕布见貂蝉--迷上了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十七回
(6)、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因为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因此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在黄盖领军前来时,丝毫没有防备措施,以至于后来被火攻导致赤壁惨败。
(7)、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
(8)、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
(9)、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10)、其实比认识文字更难的,是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您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歇后语,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11)、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2)、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13)、(1)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4)、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5)、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6)、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17)、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18)、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中有: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沈著第九十六回
(1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20)、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www.lzcn)
4、关于 三国演义 的歇后语
(1)、有一次,关羽在战斗中右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刮骨去***。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等到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便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像您那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3)、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吃不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那不行吗?
(4)、学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5)、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自个儿称王(西游记歇后语)
(6)、(4)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继任统帅,才识不如周公瑾 (周瑜),又与关羽为邻,确实很难。关羽其人虽已年老却好学不倦,读《左传》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气,但却颇为自负,老兄既与之相邻,应当有好的计策对付他。”他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
(8)、https://igetcool-share.igetcool.com/courseDetail?coursePid=282625240670081024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0)、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11)、(5)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12)、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荆州北据汉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占据天时地利,对蜀吴两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羽出兵攻打曹操,而孙权又趁机袭击荆州,导致荆州沦陷。关羽的一时大意,不仅使他失了这样一块宝地,也给他自己铺了一条走向***的道路。一般用来指自负自大、骄傲轻敌的人必然失败。
(13)、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4)、民间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给世人的印象是,刘备在耍赖,借东西不还。人们错认为他借的是整个荆州,事实并非如此。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这里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而且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西可以进取益州,向东可以进击江东。
(15)、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16)、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7)、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失。
(18)、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19)、(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2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5、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五句
(1)、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水浒传歇后语)
(2)、学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了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3)、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4)、据《魏书·武帝纪》的记载,曹操曾下过三次求贤令,他在求贤令里明确提出了“唯才是举”的观点,欲以此证明:在用人问题上,关键是看才能;只要才能卓越,即便德有不足,甚至“不仁不孝”,也要毫不犹豫加以任用。
(5)、老师:你说的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7)、(2)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9)、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这一招被称为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
(10)、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11)、下面这些来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歇后语和典故,你知道多少呢?快来讲给孩子听听吧。
(12)、孔融让梨在***可谓家喻户晓,孔融是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很懂礼节,巧言擅答。据传某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让孔融分给兄弟们吃,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哥哥弟弟们,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的应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很赞许地接着问:“那弟弟比你小为什么梨也比你的大呢?”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他。”
(1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假仁假义/不是真心
(14)、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假仁假义/不是真心
(15)、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三国演义歇后语)
(16)、关羽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
(18)、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19)、(7)杜宣的《江陵怀古之二》:“春风吹遍古荆州,西蜀雄关壮两眸。三国英雄茅屋里,纶巾羽扇说千秋。”
(20)、(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2)、〖来源〗该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3)、·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4)、《三国演义》中说,周瑜出谋划策,假意把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去成婚,想乘机扣留,夺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在刘备行前做了周密的安排。结果弄假成真,刘备成婚后又带着夫人逃出吴国,周瑜带兵追赶,还被诸葛亮的伏兵打得大败。通常用来比喻本来是假装的,结果却变成了真事。有时还有后悔莫及的意思。
(5)、典故: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玄,乔玄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实历史上是孙权出于***因素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6)、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有借无还、有把握)
(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阿斗的江山——白送
(8)、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9)、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10)、??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推荐篇)《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精选1)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