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最出名的一句话
1、孟子中的一句名句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孟子注疏》的刊印,是宋宁宗嘉泰、开禧间在越州由两浙东路茶盐司或绍兴府完成的,其书真正进入“十三经”序列,应归功于两浙东路茶盐司或绍兴府。《孟子》在南宋一直持续着北宋的热度。宋高宗御书石经,内即有《孟子》。(62)南宋诸儒尤其是朱熹、陆九渊,都极为看重《孟子》。高宗时期,两浙东路茶盐司先是刻印了《周易》《尚书》和《周礼》三书的注疏合刊本。光宗绍熙年间,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司公事黄唐,主持刊印《毛诗》和《礼记》的注疏合刻本。宁宗庆元年间,绍兴知府沈作宾又主持刊刻了《春秋左传》的注疏合刊本。至宁宗嘉泰、开禧间,遂有越州《论语》和《孟子》注疏合刊本的出现。
(3)、出自《孟子·尽心上》。有羞耻之心的人,能够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遇事沉着冷静,从不会陷入浮躁和莽撞之中,他们的心灵纯净而高雅,绝不会沉醉在自鸣得意之中,哪怕诱惑就在眼前,也能以理智的态度作出准确的判断。
(4)、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腺文公上》
(5)、(译文)(孟子)说:“……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6)、士要自高无顾世,遗编今亦有人疑。《孟子》年代:宋作者:王安石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7)、(译文)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8)、(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孟子·公孙丑下》)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10)、(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11)、首先,“非攻”在墨子是绝对的原则,而“偃兵”是一种***发展战略。墨子“非攻”,是以民间立场干预***主张,以民间实力对抗霸权主义,而惠施的“偃兵”,则是一种***奉行的国际关系的准则和策略性的外交政策。
(1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课本版)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作者为他的论点进行的道理论证,依据就是舜、傅说等六个人的具体事例。我们根据这六个人的经历可以看出,磨难对于他们最终成为伟大的君王、名相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六个人都是逆境成材的典范。历经磨难的人更具深度和宽度,挫折教育是每一个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孟子引用的例子都是大人物,中心论点也是个大道理,但是对于普通人同样是适用的。既便是我们普通人,经过困难磨砺和未经风霜雪雨的,在处事为人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刨除了人和人本身具有的品性上的差异,“锻炼”是个非常重要的后天因素。
(13)、孟子辟杨墨,带有战国风气,有一种杀气和霸气,不像春秋诸子那样温文尔雅讲礼节。墨学在当时确实是显学,不仅与儒学不分上下,关键墨子还非儒,竟然还批判到祖师爷孔子头上了,墨子借用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说孔子到哪个***哪个***就会动乱。当然这个故事并非墨子本人所写,而是后世门人所为。作为孔门再传中的大儒孟子,当然责无旁贷要出来反击了。孟子本想将墨学拉下来,降到杨朱那样的档次,凸显其睥睨之势,结果墨学没被拉下,反而将杨朱抬举起来,又无端制造了一个儒学的劲敌和对立面。
(14)、孟子的诗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为天地不重视仁义,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重视仁义,听任百姓自生自灭。要尊重人民的自由权利,维护人民的利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听任百姓自生自灭。
(16)、***传统文化中孟子荀子老子等关于“文化同一性”的论述名句
(17)、胸中正,则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
(18)、(译文)孟子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19)、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20)、(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38)人皆可以为尧舜。
2、孟子最出名的一句话是什么
(1)、自汉至唐,孟子的地位并不太高,人们或称“周孔”,或称“孔颜”,少有“孔孟”并称的。直到北宋,孟子与孔子并称才逐渐多起来。至于《孟子》一书,由各种书目中的子部“儒家类”,进入经部的“《论》《孟》类”,是到南宋后期陈振孙撰写《直斋书录解题》时才完成的。(14)这个过程,被周予同先生称为“孟子升格运动”。(15)其实,唐宋间的这个孟子升格运动,清人赵翼曾谈到。他说:
(2)、南宋朱熹与其门人谈到《孟子注疏》时,认为此书是伪作。他说:“《孟子疏》乃邵武士人假作,蔡季通识其人。当孔颖达时,未尚《孟子》,只尚《论语》《孝经》尔。其书全不似疏样,不曾解出名物制度,只绕缠赵岐之说耳。”(7)
(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勿施,尔也。
(4)、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圣人之孝十首·孟子》年代:宋作者:林同如何年稍长,汲汲子思师。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有甚于死者。
(6)、孙奭确曾校订过《孟子》并撰为《孟子音义》二卷,这是没有疑问的。据《宋会要辑稿·崇儒》四《勘书》载,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月:
(7)、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0)、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的,有比***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11)、答案:(1)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的需要)。
(12)、(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3)、(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于众也。
(14)、可有谁知孟子的论敌“杨、墨”,就是惠施?因为惠施把杨朱与墨学给“合同异”了。
(1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16)、(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于众也。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9)、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20)、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的,有比***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3、孟子的一句经典语录
(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
(4)、●(新书推荐)石润宏《古诗词里的动物植物》
(5)、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6)、(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
(8)、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为与不为,所以人要有自控力,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所以善***就是一念之间。
(9)、(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1)、(5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2)、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人类社会是代代相传的,而社会的发展取决于最小的组织家庭。对人们来说,在家庭中无疑享受着幸福和快乐,可以说家庭就是人们的天堂,为了使家庭生活美满幸福,充满爱和温暖,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歌德说:“能在自己的家庭中寻求到安宁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13)、C.荀子在当时的齐国是最年长和有资历的宗师,正好当时齐国有列大夫的缺额,所以荀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师的身份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14)、(译文)(孟子)说:“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15)、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16)、(5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5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7)、其实,处于孟子与惠子中间,宋王偃很为难。惠子还好办,能“合孔、墨”,求同存异,没让宋王偃为难。可孟子不干,借口对“关市之征”不满,说走就走了。
(18)、但公孙衍也道,我真不知道该怎样说,能说服太子的人,看来只有惠施了,你们还是去请惠公吧。于是,派人去请惠施,惠施对来人说,行,我同你去。见了太子,惠施这样说:过去啊,周太王葬于楚山之尾,墓被栾水淹了,文王说,一定是先王在想念我们了,想出来再见一面,让这栾水来通知。于是,将先王从墓里请出来,安放在朝廷上,让百姓们都来见一见,三日以后,重新安葬。现在我们的先王,本来早就定了安葬的日子,可他不愿走,还要留一阵子,帮我们扶社稷,安黔首,雪大天留人,让先王再待些日子吧。太子说:好啊,就改个日期,让先王多待些日子吧。后来,惠施又以“节葬”说服太子,终没以儒家丧礼安葬先王。
(19)、(2)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
(20)、所以,我们越是穷困时,越要修炼自我,还要做到左宗棠所说的”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做人不可太”独“,独则无众,无众则难成事;做人也不能太”刚“,至刚易折,最好是能外圆内方。“独善其身”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置身事外的冷漠,更不是毫无原则,这里的”独“是指”慎独“,指独处时一个人的自我修炼,合众时又懂得拥抱世界!
4、孟子最著名的一句话
(1)、(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罪不容于死。(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其次,“偃兵”是***行为,当然要谈***利益;而“非攻”则高举国际正义,要“兼相爱,交相利”,使各国皆“尚同”于“正义”,不拿“正义”来做交易。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所以,要勤学上进,常常给自己充电。
(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
(7)、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