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经典语录40句
1、弘一法师20句经典语录
(1)、第7段,继续用例子阐明,别对我如来区别对待。我说的道理很简单,即使我不告诉大家,大家中有慧根的,也会自然知晓,那不就等于我也告诉他一样吗!然而即使你知道了真相,和没知道真相。
(2)、佛系四字真言,中华文化四字箴言大全,经典四字真言尽在,句句戳心让你顿悟。
(3)、善,好好的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现在我们学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到达一心不乱,也不过是善护念的一个法门。我们打坐,照顾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也是善护念。
(4)、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5)、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说八大人觉经》
(6)、我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7)、佛家禅语: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9)、没有什么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10)、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1)、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2)、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欲海回狂》
(13)、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4)、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5)、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16)、当你选择了“爱”所发起的的行动,那你将不只是存活着而已,不只是赢而已,不只是成功而已。那时你还会体验到你真正是谁,以及你能是谁的全部荣耀。
(17)、不只是我们自己和与我们有关的人的生命长短问题会让我们苦恼,就是我们养的宠物狗死了,我们喜欢的花开败了,我们视为生命的东西毁坏了,我们都会为之伤心,会抱怨它们为何不能更长久。这就是困扰我们的“寿者相”
(18)、如果菩萨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着、对众生的执着、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
(19)、“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20)、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金刚经经典语录40句
(1)、佛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2)、佛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4)、在世间的如来,只不过是如来的方便示现,并非真的如来。所以才说他“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既然没有来到,哪里有什么去哪里呢?
(5)、下面我们节选南怀瑾老师书里的精彩之说,总结出其中的三大精彩内涵,跟随其一起去了解《金刚经》里的大智慧。
(6)、佛曰: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7)、“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8)、这些朗朗上口的冷门诗词,没读过可是一大损失
(9)、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10)、如梦幻泡影,这是比喻,佛家宗因喻一般是一体的,说有为法像什么呢像梦,像小时候玩过的那个吹出来的泡泡。指的是虚幻。
(11)、舌能尝味,能言说一切诸法;意根静默,一切诸法无所不包,所谓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
(12)、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3)、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4)、非要认定一个四句偈不可,就是自己生了法相!所以说都不是。这才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才能讲四句偈。
(15)、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诫酒肉慈慧法门》
(16)、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7)、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佛说四十二章经》
(18)、尽管意根诸法无所不包,但离开眼、耳、鼻、舌、身也是无所作为。
(19)、一件事牵连着另外一件事,你走得越深,你就越接近原始的原因。一旦你来到了原始的原因,那个连锁就被打破了,超出它之外已经没有了。
(20)、周恩来总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一生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而奋斗。他早年留法,是旅欧支部的负责人。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毅然与之决裂,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d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八一”成为人民军队的建军节。
3、金刚经 经典名句
(1)、人世间的有些东西,通过等价交换可以得到,但是对于果位,无论你用金钱,或者是地位、名声,都无法换得,你只有去修才能得到。
(2)、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维摩诘所说经无我疏序》
(3)、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4)、第10段开始到32段末尾,金刚经,开始唯心地阐明对世界的看法了。
(5)、所以人生修养到这个境界,就是所谓如来,心如明镜,此心打扫得乾乾净净,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事情一来,这个镜子就反应出来,今天喜怒哀乐来,就有喜怒哀乐,过去不留,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
(6)、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的放弃。放弃那些是非恩怨、爱恨情仇、名利得失。
(7)、“点赞”-支持 “分享”-利他 “留言”-交流
(8)、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9)、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的属于你,也不必惋惜。
(1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佛说无量寿经》
(11)、带你试读《满地骨头》这本书。小说《满地骨头》的主人公叫刘明。刘明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某区政府秘书处当公务员,无意中窥见了秘书处女处长和区政府秃头副区长的花哨事,鬼使神差地去盯梢。发现了区长搭着处长的背,处长搭着区长的腰,进了一家四星级酒店。
(1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3)、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思想是一样的,那是错的。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
(14)、涅槃并不是一个目标,它只是你的空。当你抛弃了一切你所累积的,当你不再聚藏,当你不再是一个吝啬者或是一个执着的人,那么那个空就会突然迸出来,它一直都在那里。
(15)、这大概也是他幼时最早的佛学启蒙,虽然当时的弘一法师可能并不明白经文的意思,却为他以后与佛结缘,进而出家为僧种下了一颗菩提的种子。
(16)、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17)、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18)、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杨提刑
(19)、有个人疼着疼着,疼丢了我,有个人忙着忙着,忙丢了我,有个人守着守着,守丢了我,可能还会有一个人,冷着冷着冰冻了我
(20)、“点赞”-支持 “分享”-利他 “留言”-交流
4、金刚经经典语录40句解说
(1)、告诉你吧!一切是有;不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方法,你应该这样去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以后怎么样呢?「不住于相,如如不动」。
(2)、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有一个人,发求无上大道的心,应该这样把心住下来,应该这样把心降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