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爱人什么敬人
1、孟子名言名句什么爱人什么敬人
(1)、(赏析)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就是“一报还一报”,近于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的意思。但后世演变为成语“出尔反尔”,则成了言行前后矛盾,此一时,彼一时,反复无常的意思了。
(2)、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3)、感悟:虽然这是针对治理者而言,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
(4)、(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5)、(解释)爱护别人的人,别人总是爱护他;尊敬别人的人,人们总是尊敬他。
(6)、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二节》
(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10)、http://www.678yx.cn/mobile.php/?s=Game/open_game/pid/435/game_id
(11)、(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2)、(赏析)第一乐,是家庭之乐,人情之乐;第二乐,是自身之乐,道德之乐,第三乐,则是奉献之乐。人有自我需要的满足,有社会尊重的满足,尽现于此矣!
(1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1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1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16)、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八节》
(17)、(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8)、(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19)、感悟:如果想要别人尊重自己,那么得先自己尊重自己,即重视和懂得去维护自己的尊严。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孟子 爱人 敬人的句子
(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
(2)、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3)、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4)、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5)、《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6)、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7)、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9)、(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1)、《孟子》中的经典名言名句150则,道理深刻,经典至极!
(12)、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13)、(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14)、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1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16)、(2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7)、(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18)、感悟:人生短短数十载,不求功名利禄,只求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更无愧于心。
(19)、(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20)、(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
3、孟子说的爱人者什么敬人者什么
(1)、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2)、(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7)、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8)、(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是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的一句话,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10)、(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1)、(译文)处境困难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13)、(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15)、(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16)、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六节》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二》
(18)、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20)、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4、孟子什么爱人什么敬人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2)、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5)、(赏析)在“鱼”和“熊掌”的价值选取对比中,人们倾向于价值高的熊掌。以此譬喻,在“生”和“义”的对比中,孟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义”。因为人的一生中,“义”比活着更为重要。“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舍生取义”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成为中华民族志士仁人高尚的价值取向。
(6)、《孟子》名言50句,让我们一起品味圣贤智慧,感悟人生哲学。
(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8)、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四节》
(9)、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10)、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1)、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
(12)、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13)、感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当我们读伟人的传记,总能给我们一种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他们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座灯塔。
(14)、(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16)、(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7)、大意:(道所在的地方),即使有千军万马也要到那里。
(1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六节》
(1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爱人 敬人《孟子》
(1)、(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大意:对待其他老人像对待自家的老人一样,对待别人家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八节》
(5)、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6)、(1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7)、《爱人者人恒爱之》选自《孟子·离娄章句下》。
(8)、出处自孟子的《孟子·离娄章句下》。选段如下: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1)、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12)、
(13)、(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4)、感悟:诚然,对自己的亲人不可能与对待别人一样,但是如果我们能体会别人对亲人的感情,就像自己对待亲人的那份感情一样(推己及人),那么还会有“扶不起”的社会悲剧吗?
(15)、
(16)、大意: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17)、(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18)、(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19)、(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20)、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赏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做事不会成功。因此,做事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心。“一暴十寒”就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4)、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5)、(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6)、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7)、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8)、(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1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11)、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3)、感悟:孟子这段话指出,人如果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就是人间最可耻最不幸的人了。此言含有极深刻的告诫之意,发人深省。羞耻就是不光彩、不体面。羞耻心就是懂得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贱;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了羞耻心,就能自戒、自律、自爱、自尊、自重;没有羞耻心,就厚颜无耻、胡作非为、人格卑劣。
(14)、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15)、温馨提示:承接家用电器选购使用维护保养网上专业人士(限上海市)
(1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7)、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8)、(1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9)、《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20)、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1)、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2)、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3)、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