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有哪些写雨的诗词(写“雨”的诗141句)

写雨的词或诗

1、写雨的词或者诗

(1)、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元·盍西村《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荷塘雨声》)

(2)、如练如霜在何处,吴山越水万重云。诗名: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类别:七言律诗作者:杨维桢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

(3)、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4)、(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诗名:巴东遇小雨类别:七言绝句作者:陆游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

(7)、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8)、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9)、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0)、宋文天祥《过伶仃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释义: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11)、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白居易《杨柳枝》

(12)、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13)、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14)、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15)、精祷既不昧,欢娱将谓何。汤年旱颇甚,今日醉弦歌。

(16)、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17)、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1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0)、每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充满了生机,而春雨也款款而来,随机潜入,滋养着万物,润物细无声。因而春雨亦再诗人的眼中,轻柔,曼妙,妩媚多姿,美的令人陶醉。

2、有哪些写雨的诗词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4)、赏析: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5)、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汉乐府《上邪》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6)、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7)、林和靖原名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因宋仁宗赐谥“和靖”,被人称为和靖先生或林和靖。据说林逋曾作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作诗随写随弃,从不留存。有人问:“何不录以示后世?”

(8)、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9)、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10)、-文天祥《过伶仃洋》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1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2)、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14)、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6)、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在巴山突遇夜雨,甚是想念远在家乡的妻子,于是有感而作。

(17)、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8)、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9)、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20)、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3、写“雨”的诗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衣服上沾满了旅途上的灰尘和杂乱的酒的痕迹。出门在外去很远的地方宦游,所到之地没有一处是不让人心神暗淡和感伤的。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4)、2)三月的雨像无数只小手,打在林叶的琴键上,奏出了一曲春天的赞歌。 

(5)、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6)、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7)、在凄凉秋瑟的细雨中行走,寂寞是指尖的凉和心底的痛。在这冷冷的夜里,外面下着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

(8)、译文: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0)、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11)、又是一场秋雨下得竟这般淅淅漓漓默不作声的哭泣打破了这个千年古城的静寂似喜非喜的面容若同黛玉般弱柳拂风伸手不见五指的朦胧迷失了放学归去的顽童是否还能看得见被那稠雨沁润的模糊的笑脸饱受折磨的苍颜遗忘的角落还值得怀念看那窗外的娇花多情的雨啊你怎么忍心滴下道着祈求的真话求求你大发慈悲放她一马无事垂钓的闲人紧披蓑衣为何对我不闻不问提指一个嘘声原来是怕我让你分神看看手腕上的小表彼时相约的人啊为何迟迟还没来到这该如何是好弄得伊人竟这般烦躁布满纤尘的楼面焕然一新首方其冲你是最大的功臣调动时间的指针微坐城楼静候你凯旋的佳音风雨中与你相识旁边的花儿以是瓣落花秃枝乌云遮挡了落日下一站相约请别来迟

(12)、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13)、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14)、张籍江村行雨中移秧颜色鲜。张籍寄和州刘使君雨后山光满郭青。

(1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7)、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18)、 谢客池塘生绿草。 —— 晏几道《清平乐·烟轻雨小》

(19)、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20)、白居易初到江州寄翰林张李杜三学士雨露施恩无厚薄,白居易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其一雨埋钓舟小,白居易百花亭晚望夜归雨声萧飒渡江来。白居易四十五雨鬓半苍苍。

4、写雨的诗词有哪些

(1)、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2)、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徘徊。隼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4)、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9)、-杜牧《江南春绝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11)、雨冷不成丝。白居易朝归书寄元八雨后清和天。

(1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3)、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14)、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16)、闺门紧闭,听声声雨打梨花落。谁念红颜未老,谁忘了红颜易老。

(17)、王维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崔颢雁门胡人歌雨里孤峰湿作烟。白居易读《汉书》雨来同日滋。

(18)、元稹酬乐天雨后见忆雨滑危梁性命愁,元稹乐府古题出门行雨泽随客意。元稹梦游春七十韵雨来春欲暮。

(1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写雨的诗词佳句

(1)、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2)、古代诗人描写春雨的诗不计其数,我们再看一下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3)、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4)、1267年,元灭南宋。宋元之际的词人,经历了这一沧桑变故,其国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蒋捷用词作来抒发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表现悲欢离合的个人遭遇。

(5)、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6)、5)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眼前。微风吹过,雨帘斜了,像一根根的细丝奔向草木、墙壁。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雨点儿落在我的头上、身上,我仰面向上,闭着眼,张着口品着那点点雨珠,顿时,我觉得自己仿佛在细雨的浇灌下又长了许多。 

(7)、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9)、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光如流水,莫负春光啊。

(10)、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2)、在短暂的人生中,别离是不止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这怎不令人“易销魂”呢?

(13)、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 ——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14)、1)春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响声,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15)、苏轼《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1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8)、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9)、不过据说有盗墓贼在林和靖墓中曾盗得一只端砚和一支玉簪。端砚乃砚之珍品,那是林逋自用之物,那只玉簪呢?

(20)、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

(1)、 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 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

(2)、老人朝睡足,起坐梳白头。呼童饬晨餐,薪湿爨妇愁。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描写雨的古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风说雨是天的泪滴带着飘飘柔柔的流线四处撞击砸在玻璃的尽头找到下滑的归宿在缝隙里找寻潮湿的心迹突兀地想从记忆里蒸发于是敞开心扉盼着日出

(5)、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亩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  《水槛遣心》二首,大约作于公元七六一年。此为第一首,写出了诗人离开尘嚣的闲适心情。轩,长廊;楹,柱子。赊,远。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这儿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极为生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呢,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唯其雨细,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唯其风微,燕子才轻捷地掠过天空;如果风大雨急,燕子就会禁受不住了。诗人遣词用意精微至此,为人叹服。“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从这二句诗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这就是所谓“缘情体物”之工。  尾联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这儿非常闲适幽静。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精细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它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黄宾虹先生曾经说过:“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黄宾虹画语录》)高明的绘画如此,感人的诗歌更是如此。此诗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宋廓)

(6)、(注释):  谭用之很有才气,抱负不凡。然而,仕途的困踬,使他常有怀才不遇之叹。这首七律,即借湘江秋雨的苍茫景色抒发其慷慨不平之气,写来情景相生,意境开阔。  “湘上阴云锁梦魂”,起笔即交代了泊船湘江的特定处境:滚滚湘江,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孤舟受阻。寥寥数字,勾勒出壮阔的画面,烘染出沉重的气氛。“锁梦魂”,巧点一个“宿”字,也透露出诗人因行游受阻而不无怅然之感。但心郁闷而志不颓,面对滔滔湘水,更加壮怀激烈,所以第二句即抒写其雄心壮志。作者选用刘琨舞剑的典故入诗,表现了他干时济世的远大抱负。就文势看,这一句格调高昂,一扫首句所含之怅惘情绪,犹如在舒缓低沉的旋律中,突然奏出了高亢激越的音符,令人感奋。  二联两句正面写湘江秋雨,缴足题面。芙蓉,这里指木芙蓉。木芙蓉高者可达数丈,花繁盛,有白、黄、淡红数色。颇为淡雅素美。薜荔,是一种蔓生的常绿灌木,多生田野间。湘江沿岸,到处生长着木芙蓉,铺天盖地,高大挺拔,那丛丛簇簇的繁花,在秋雨迷蒙中经秋风吹拂,犹如五彩云霞在飘舞;辽阔的原野上,到处丛生着薜荔,那碧绿的枝藤,经秋雨一洗,越发苍翠可爱,摇曳多姿。诗人为这美景所陶醉,喜悦、赞赏之情油然而生。“芙蓉国”、“薜荔村”,以极言芙蓉之盛,薜荔之多,又兼以“万里”、“千家”极度夸张之词加以渲染,更烘托出气象的高远,境界的壮阔。于尺幅之中写尽千里之景,为湖南的壮丽山河,绘出了雄奇壮美的图画。后人称湖南为芙蓉国,其源盖出于此。  诗的第三联着重于抒情。“悲橘柚”,是说橘柚引起了诗人的悲叹。为什么呢?原来橘柚是南方特产,其味甘美,相传“逾淮北而为枳”,枳则味酸。同是橘柚,由于生长之地不同而命运迥异,故《淮南子》说“橘柚有乡”。湘江一带,正是橘柚之乡。诗人看见那累累硕果,不禁触景生情,羡慕其适得其所,而悲叹自己远离家乡、生不逢时,深感自己的境遇竟和那远离江南生长在淮北的枳相象,所以说:“乡思不堪悲橘柚”。王孙,本指隐者,汉淮南小山作《楚辞·招隐士》,希望潜居山中的贤士归来,有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后也借指游子。这里是诗人以王孙自比。诗人游宦他乡,羁旅湘江,虽抱济世之志,终感报国无门,就和那被遗弃的山野之人一样,无人看重,所以说,“旅游谁肯重王孙”。这两句从乡思难遣说到仕途不遇,一从橘柚见意,一能巧用典故,一为直书,一为反诘,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在壮烈情怀中寄寓着愤慨与忧伤。联系上联来看,写景抒情虽各有侧重,但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是相互融浃的。上联写万里江天,极其阔大,这里写孤舟漂泊,又见出诗人处境的狭窄。一阔一狭,互为映衬。境界的阔大壮美,既激发起作者的豪情壮志,也自然地触动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情和景就是这样有机地联系、交融起来了。  末联以景结情,意在言外。湘江沿岸,正是屈原足迹所到之处。《楚辞·渔父》有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身处逆境,尚有一渔父与之对话;而现在诗人所遇到的情况却是“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渔人看见他竟不与言语,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全诗到此戛然而止,诗人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壮志难酬的慷慨不平,都一一包含其中。以此终篇,激愤不已。笛声,风雨声,哗哗的江水声,诗人的叹息声……组成一曲雄浑悲壮的交响乐,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徐定祥)

(7)、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8)、诗名:白水明府舅宅喜雨类别:五言律诗作者:杜甫吾舅政如此,古人谁复过。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

(9)、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0)、 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 —— 魏承班《生查子·烟雨晚晴天》

(11)、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12)、 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 何希尧《柳枝词》

(13)、              --唐代·杜牧《清明》

(14)、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15)、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查慎行《晓过鸳湖》

(16)、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莫,接天流。

(17)、一场雨预示陈旧过去崭新开始一切胆小怯懦被赶到了屋檐下飞泻倾覆你的怨怒打开我灵魂的伞放低姿态任由它冲洗着张开幸福的痛苦的我所有的回忆

(18)、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19)、(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0)、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2)、好雨知人意,在大地急需要雨时,雨来了,它好在适时。在人们正酣睡的夜晚,雨无声地,细细地下,不知不觉中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虽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逢里迸透。”(2)

(3)、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4)、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6)、刺周幽王昏暴,小人误国。政令如雨之多而皆苛虐,非所以为政之道,故曰雨无正。骏:长也。饥馑: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疾威:疾,病人;威,罪人。这里指暴虐。既伏其辜:欲舍有罪之人,而匿其罪状。沦胥以铺:使无罪者见牵,率相引而遍得罪。戾:定。正大夫:大正,六卿之长。勚(音义):劳。三事:官名。指太师、太傅、太保。庶:庶几,也许可以。辟言:法度之言。臻(音真):至。戎成不退:指用兵不息。遂:安。一说进;一说顺遂。暬(音泄)御:侍御。左右亲近之臣。憯(音惨):忧貌。瘁:病。讯:谏。听言则答,谮言则退:以言之顺逆而取舍。出(音脆):病。哿(音阁或可):表称许之词。可;嘉。于:往。棘:急。殆:危。引自《轻松学诗经》

(7)、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即休。

(8)、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釄。

(9)、         --宋代·赵师秀《约客》

(10)、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2)、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13)、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14)、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15)、——南北朝·何逊(相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16)、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17)、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

(1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19)、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0)、(邵注)草堂水亭之槛,言凭槛眺望以遣心也。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①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②。  (此章咏雨后晚景,情在景中。(,)中皆水槛前所眺望者。未联,遥应郭村,以见郊居之清旷。八句排对,各含遣心。)。  ①梁简文帝诗:“细雨阶前入。”②黄希曰:成都户十六万九百此云“城中十万户”,虽未必及其数,亦夸其盛耳。叶石林曰: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  其二  蜀天常夜雨①,江槛已朝晴。叶润林塘密②,衣干枕席清③。不堪祇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④,深凭送此生⑤。  (次章,说初晴晓景,下四言情。叶润承雨,衣干顶晴。老病忘名,酒送余生,此对景而遣怀也。)。  ①蜀中雅州,常多阴雨,号曰漏天。②王勃诗:“林塘花月下,别是一番春。”③陶潜诗:“夜中枕席冷。”④《杜臆》曰:浅把,见无奢愿也。⑤(远注)公诗喜用送字,如送老、送此生之类,然亦有本。谢脁诗“远近送春日”,沈约诗“送日隐高阁”,亦曾用之矣。-----------仇兆鳌《杜诗详注》-----------

(1)、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