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农谚和农谚的意思(农谚及农谚解释是什么145句)

农谚及农谚解释

1、农谚及农谚解释的区别

(1)、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乐亭故乡人网站

(2)、1立冬晴,柴米堆得满地剩;立冬落,柴米贵似灵丹药。

(3)、水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合理灌溉有利于提高产量

(4)、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合理灌溉有助于增加产量

(5)、(4)“焦边”是缺钾引起的植物叶片边缘出现枯黄色的现象。某同学欲探究钾对植物生长情况的影响,配制了两种培养液进行实验,培养液主要成分配方如下表所示。

(6)、剜了心头肉。路过一家田地,把满田长的油菜,踏得来如牛耕一般。当下田主见了,好似心头剜去了一块肉,拼命的上前阻挡。(《官场维新记》六回)

(7)、A.磷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8)、四月:立春东风少病遭,时风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害虫成灾损稻禾。立春就是“立春”节气,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立春节气这天要是刮东风,作物就会少有病害,作物就会多结果实。如果,春雷响在“甲子日”或者“庚辰日”,那么这一年就会遭受虫害,庄稼受损,造成减产。五月:芒种闻雷意美然,端阳有雨是丰年,夏至风若从南起,瓜果院内受熬煎。端阳就是“端午节”,有雨就是下雨的意思,芒种就是芒种节气,闻雷就是听到雷声,夏至就是夏至节气。

(9)、好的谚语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10)、“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保障。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11)、锄地既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能降低水稻与杂草的竞争

(12)、C.连续多年的选择性吸收,土壤中农作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含量可能会降低

(13)、    农谚,即农业谚语。是几千年来,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里面涵盖了农业及气象,气象又左右着农业的乡间俚语。所以说,农谚对减灾防灾,增产增收,提供的宝贵经验功不可没,农谚,具有地方特色,被一代代人们广泛应用,它句子短小精炼,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笔者愿把前人留下来的东西记下来,作为奉献。

(14)、D.冬小麦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可适应寒冷环境

(15)、D.“春耕多一遍,秋收多一担”揭示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中的运用

(16)、A.重茬会导致专一性侵害谷子的害虫和病菌大量繁殖

(17)、A.磷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18)、农谚有云“谷连谷,坐着哭;瓜见瓜,永不发”,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栽种同一种作物(重茬),其产量会逐年下降。下列关于农作物不宜重茬的叙述,错误的是(    )

(19)、“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20)、提高黄豆的种植密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产量

2、农谚和农谚的意思

(1)、星星眨眼,大雨不远。暑天,因水蒸气流动,星星在天空中时隐时现,——即眨眼,预示着有大雨。

(2)、单耳风,双耳雨。日头将落时,其一侧出现淡淡的日晕时,叫单耳,出现单耳,是风的预兆;如果两侧出现日晕,叫双耳,是雨的预兆。

(3)、锄地可疏松土壤,有利于根的有氧呼吸;锄地可减少杂草与黄豆的竞争

(4)、C.植物体内的磷酸盐可参与ATP、DNA和糖类的合成

(5)、《齐民要术》“种谷”一节中指出“谷田必须岁易”,农谚有云“谷连谷,坐着哭”,均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只种谷子,其产量会逐年下降。下列关于谷子不宜重茬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6)、“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pěng)”

(7)、农谚是劳动人民积累的关于农耕方面的经验和感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8)、C.“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9)、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是“芒种”节气这天下雨打雷是好的象征,有雷的雨下一阵就停了,不会阴雨绵绵,既能给农作物补充水份,又不影响后期劳作。端阳节这天要是下雨,预示这年会是风调雨顺的一年,粮食会获得丰收。但是,如果初夏刮南风,可能后期雨水就比较多了,瓜果可能会出现病害减产。

(10)、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合理灌溉有助增加产量

(11)、(1)    离子    磷脂、核酸、核苷酸

(12)、D.细胞中无机盐的含量很少,其在细胞中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13)、五月查某雨(五月初五前后几天,常有浓积云下小阵雨,一天下几阵,对家庭妇女晒东西不利)

(14)、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影响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

(15)、(1)土壤中无机盐被吸收到植物细胞内,大多数无机盐以______形式存在,根系吸收磷可用于合成______(答出1种即可)等有机物。

(16)、“霜打”后的有菜细胞中的多糖水解,自由水减少,这也是植物对低温的一种适应

(17)、头伏萝卜末伏菜,中伏荞麦熟得快刚进入头伏(初伏),山里人就开始忙着种胡萝卜、水萝卜、红心萝卜等蔬菜了。

(18)、C.“氮长枝条磷长籽”体现不同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19)、“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施肥是农作物高产的保障。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20)、古人这话就是和“该冷不冷,不成年景”有相似的道理,因为腊八节一般都是处在小寒、大寒期间,也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农谚还说“腊七腊冻死鸡鸭”,或者是“腊七腊冻掉下巴”,都是说这个期间的气温已经很低了。

3、农谚及农谚解释是什么

(1)、“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保障。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2)、(2)中耕松土是农作物增产的一项措施,该措施能促进农作物增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灌溉和追肥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保障。现有一麦农发现其种植的小麦有“焦边”——小麦叶片边缘出现枯黄色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4)、1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耕牛遍地走。

(5)、——白露这个节气种麦子就偏早,而寒露种麦子就晚了,在这个两个节气中间的秋分种小麦正是好时候。

(6)、A.植物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还可以通过叶片等吸收水分

(7)、(3)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防治效果持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等

(8)、C.“谷甜必须岁易”是关于轮作的俗语,轮作会导致专一性侵害某作物的害虫和病菌大量繁殖

(9)、看天经验:冬春季同安西、北面山头方向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夏秋季南一东南方向海口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预示未来12~48小时内本地天气的变化,闽南方言“允冬”意即晚季稻生长收成这一季节

(10)、A.AB.B       C.C       D.D

(11)、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咫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23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记载,所以农谚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支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倾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即着重社会关系方面的;而农谚则描写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这种区分是后来逐渐发展的结果,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截然划分的界限。因为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的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也难与歌谣截然划分。古代农业社会更是如此。例如诗经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等,既是歌唱农事操作的,又是农民抒发感情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谚才从歌谣中逐渐分化出来。同时,属于纯粹生产经验的农谚,也不断增加、丰富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12)、在我国古代,关于生物间关系的诗句、农谚、歇后语等较多,下列说法没有体现捕食关系的是()

(13)、农谚是指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产生于农业生产实践,叉指导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对促进农业生产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下表中有关农谚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14)、地方农谚是劳动人民多年丰富经验的概括,它蕴合着深刻的科学道理,下列是种植黄豆的四句农谚,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15)、“晚霞行千里,早霞不出门”:就是说有晚霞的话,以后几天都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早霞出现的话天气就会变坏。    

(16)、A.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17)、农谚有云:"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意思是说,在开始种植前,要对土壤施用底肥,才能保证种子萌芽;发芽后,对土壤进行适度追肥,会使庄稼茁壮成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8)、(2)除了合理施肥外,施肥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适当灌溉,这样才能够达到“以水促肥”的效果,原因是______。

(19)、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合理灌溉有助于增加产量

(20)、第五句是“大雪不寒明年旱”,说的意思是大雪节气的时候,天气还比较的暖和,那么这样的年份就是很反常的,来年的雨水就偏少,这样对农作物的生长是不利的。过去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的,雨水少了,那农作物的生长就要受影响,产量就会减少,农民又要受苦了。这个和农谚“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的意思刚好相反。

4、农谚及其解释

(1)、豆打长秸,麦打短节。豆子秸子长,角结的就多,打的就多;麦子节短穗大,产量就高。

(2)、C.适当浇水能使有机物溶于水中并被农作物直接吸收

(3)、“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4)、“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有关水与无机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5)、D.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6)、(3)人工梨树林树种单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弱    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防治效果持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等

(7)、(1)土壤中的无机盐被植物细胞吸收后,大多数以_____形式存在,Mg是构成_____的元素,这体现了无机盐具有_____的功能。

(8)、D.施肥后松土有利于肥料中的无机物被根系吸收和利用

(9)、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_____。

(10)、(4)氮、钾等随梨(果实)不断从梨园输出,不能归还到梨园土壤,所以需要施肥

(11)、(2)研究发现,缺水时,植物的一些水解酶活性会增强,这会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影响”)植物的抗旱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12)、“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保障。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13)、D.无机盐是细胞中许多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14)、许多农谚和农学著作中都涉及到了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5)、“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

(16)、D.“耕而不劳,不如作暴",晒田能促进根系细胞呼吸,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

(17)、天上沟沟云,地上雨淋淋。观云测雨,很实际。

(18)、没有树林,景色不秀丽,没有水,树林不幽静。

(19)、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农历八月初一下雨,来年春季会干旱无雨。这是多年的传统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20)、D.叶绿素含有Mg,在蓝细菌中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5、农谚是什么意思,视频百科

(1)、《齐民要术》中指出“谷田必须岁易”,农谚有云“谷连谷,坐着哭”,均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只种谷子,其产量会逐年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2)、D.“向阳瓜果格外甜”体现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对农作物制造有机物的影响

(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有关农谚的资料非常丰富,这些农谚,有的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有的揭示了农作物生长繁殖的规律等。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

(4)、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业谚语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天时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虽寥寥几字,却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可谓道理深刻。

(5)、C.水的作用小于肥的作用D.水的作用大于肥的作用

(6)、“天上有了扫帚云,不出三天大雨淋”:天上出现扫把云,表示要下大雨了。

(7)、长点种,短施肥。这是一种陋习。为什么?种地时,有的人,总想占便宜,往道上种,甚至越道,所以垄沟有多长,种就点多长,而在施肥时,只施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地里,如果在道边出来的苗不被路人踩死,也就偏得了,如果没出苗,或出了苗被人踩死了,也就搭几粒种子,而施的肥仍旧在自家地里。

(8)、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

(9)、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积攒了丰富的劳动经验。下列有关水稻生产的四句农谚解释错误的是()

(10)、除此之外还有“腊八遇大寒,牛马不得安”,意思是说在腊八节的时候天气非常的寒冷,那么这一年的冬季就会偏冷,牛马都会被冻得嗷嗷叫。但实际上腊八节的时候冷一点才好,因为“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11)、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通俗编·俚语集对》:“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2)、A.谷子在生长期间从环境中吸收的C、H、O、N较多

(13)、(2)除了合理施肥外,施肥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适当灌溉,这样才能够达到“以水促肥”的效果,原因可能是____。

(14)、A.AB.B       C.C       D.D

(15)、今年“立春”这天是晴天吗?这句话也是有地域性的,不是每个地区都准的,简单了解一下就行。

(16)、末伏(三伏)是播种大白菜的最佳时节,一到末伏,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小菜园里忙着种白菜。

(17)、A.磷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18)、(4)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需要给梨园的梨树施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

(19)、B.液泡中无机盐的浓度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20)、A.AB.B       C.C       D.D

(1)、(1)农谚“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揭示了农作物种类不同________不同,所以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合理灌溉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2)、A.“稀苗结大穗,密植多打粮”,强调合理密植,确保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3)、适当提高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增加产量

(4)、棒子不出手,能打五六斗。这是在过去,对玉米亩产的估产。就是说,用手攥玉米棒子,尖儿和根不能出手的情况下能打五六斗,当时一斗是40斤,一亩地的产量是200至240斤。

(5)、施用有机肥可为农作物提供CO2和能量,增加产量

(6)、B.叶绿素含有Mg,分布在叶绿体内膜上,可以吸收光能

(7)、农谚是劳动人民积累的关于农耕方面的经验和感悟。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    )

(8)、(1)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植物根细胞的渗透压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土壤;向土壤中施加过多可溶性氮肥时,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9)、C.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东乡野生稻只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10)、(3)在同一块田里连年种同一种作物会出现产量下降现象,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来缓解这一现象,间作同时也能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见下表。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__________。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腊月三场挂,来年收棉花。树挂,即雾凇,景色很美。而冬天尤其是腊月下树挂的年头,预示着来年棉花收成好。

(12)、眼下正是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了,距离2020年也就20多天了。马上就要进入中旬了,而12月7日,也就是这周星期六就要迎来24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大雪了。这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进入大雪节气以后,也就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了。

(13)、谚语“深种玉米浅种麻,辣子种上扫帚拉”;这句话提出了玉米播种深浅的技术要求;从谚语的表述来看,玉米适宜深播;玉米要求深播,主要有二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深播玉米,有利于提升出苗率,利于保障出苗质量;因为土壤越深,土壤水分蒸腾量越小,利于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基础条件,只有水分适宜,才能保障出苗率和出苗质量;反之,玉米播浅,土壤水分蒸腾量过大,土壤失水严重,造成土壤干旱,种子得不到充足水分,出苗率和出苗质量就无法保障;玉米要求深播的另一原因是,防止野鸡鸟类叼走种子;每年的玉米播种时节,鸟叼玉米种子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深播玉米让禽鸟无法刨出种子,可减少重播补播的种植成本投入与劳动成本投入,可保障播种苗齐苗壮的种植目的;一般情况下,玉米播种要求每穴两粒种子,播种深度约为4至5厘米为宜。

(14)、地方农谚是劳动人民多年丰富经验的概括,它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下列是种植黄豆的四句农谚,其中解释有错误的是(  )

(15)、C.“千担粪下土,万旦粮归仓”是因为粪便中的有机物经分解后能为农作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16)、麦子掉头,高粱没牛。告诉人们,拔麦子的季节,也是高粱玉米等大田作物趟三遍的时候——莫忘了管理。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18)、重视农时的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不误农时才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产,获得丰收。

(19)、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下雨的时候听到蝉叫,说明天快晴了。

(20)、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着很多生物学原理。下列关于农谚的分析正确的是()

(1)、B.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矿质元素的需求是有差异的

(2)、D.“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

(3)、D.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结合水比例会逐渐上升,自由水比例降低

(4)、A.AB.B       C.C       D.D

(5)、C.叶绿素含有Mg,在真核细胞中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可以吸收光能

(6)、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气暖和有青草。

(7)、夏至西风刮,麦子干场打,夏至东凤摇,麦子水里捞。夏至季节,刮西风干旱无雨,有利于小麦收割,打场晾晒;如果刮东凤雨水要多,不利于小麦的收割,打场,晾晒。

(8)、爱好谚语,更喜收集农谚,现就以农谚中气象谚为题,提供一束:(仅限六字)

(9)、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10)、而在12月30日就要迎来农历的十二月初八了,也就是传统的“腊八节”。在农村有一句老农谚说:“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这又是什么意思?又该如何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的老农谚咋说的。

(11)、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有一句农谚叫“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水肥管理的问题。

(1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利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在农业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经验被编成了通俗易懂的谚语广为流传,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

(13)、B.苗期增施有机肥能提高CO2浓度,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14)、挂羊头,买狗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后汉书·光武帝记》:“悬羊头,卖马脯。”

(15)、第四句是“大雪纷纷是丰年”。这是很好理解的一句俗语,和上面一句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在大雪节气的时候下雪了,就表示这一年的天气很应节气,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同时降雪也是有好处的,一方面雨雪会冻死地里的病虫害,来年庄稼生长就会少一些病虫害的破坏。另外一方面是雨雪还可以给农作物保暖和灌溉,同时雪水中也有一些矿物质,可以起到施肥的作用。

(16)、(拦在山腰的云一般是局部性的云彩,云层不厚,会很快消失,所以不会有雨。)

(17)、(2)农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蕴含的食物链中,___________与梨星毛虫属于同一营养级;梨星毛虫幼虫啃食梨树叶片后,粪便中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的同化量。

(18)、(1)土壤中无机盐被吸收到植物细胞内,大多数无机盐以__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根系吸收磷可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__(答出1种即可)等有机物。

(19)、“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pěng)”

(20)、B.磷是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许多化合物的成分

(1)、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2)、A.AB.B       C.C       D.D

(3)、C.磷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4)、某村因地制宜,在荒山地栽上了黄金梨,荒山野岭变成了一片梨园。要提高黄金梨的品质和产量,需要适时施肥并积极防治病虫害,施的肥以氮肥、钾肥为主;对梨危害较大的害虫是梨星毛虫(幼虫钻蛀梨芽、花蕾和啃食叶片)。回答下列问题:

(5)、(4)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需要给梨园的梨树施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