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女哲学家(女哲学家144句)

女哲学家

1、为什么没有女哲学家

(1)、《黄金时代》:2014年,***,许鞍华执导,汤唯等主演。影片以民国时代为背景,讲述女作家萧红的人生经历,她特立独行的性格,对爱情的执著,对人生力透纸背的描摩,以及悲剧性的命运令人动容。电影通过对当时与她有交集的文学艺术家的访谈形式,还原出那个充满自由与理想的时代,以及为改变***命运而努力奋争的青年人群像。该片曾获2015年第34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以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等殊荣。2013年霍建起也拍摄过一部传记片《萧红》,由宋佳、黄觉主演。

(2)、安妮·康韦遭受严重的偏头痛折磨,据说曾考虑进行环锯手术作为可能的治疗。

(3)、萨拉·玛格丽特·富勒SarahMargaretFuller

(4)、著作包括:《变异逻辑(DeviantLogic)》(1974),《逻辑哲学》(1978),以及《捍卫科学-在理性范围里在科学主义和犬儒主义之间》(2003)。

(5)、——作者为费城艺术大学(UniversityoftheArts,Philadelphia)文科教授。以下为随文的附录(没有按照年代顺序,大抵是根据一定的重要性排序):

(6)、哲学曾一度宣称提供一个严格的方法来探寻生命的意义,它也是宗教教条的珍贵替代品。但在现代社会,宗教已经在欧洲和北美的知识分子阶层失去了基础,知识分子们不再注意寻找答案的基本人类需求。哲学现在处于边缘。哲学已经在名誉和境界上大大缩水,它现在只是一个学术化的练习。

(7)、她的一些关于人类自由诸如“自为”“自在”的观念与萨特重复,但是她的其他这学工作,诸如《关于模棱两可的伦理学》(1948)本身就十分重要,还有她塔标式的女性主义著作《第二性》(1949),波伏娃认为通过一个把女性当作男性规范分支的历史,女性被抑止着,如果女性主义想要成功的话,这一假设必须破除。

(8)、她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她被认为教授过关于不同层次的现实和理解现实的人文能力的观念。她相信自然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来自“一”,而人类缺乏足以理解最终真实的精神能力。

(9)、我感觉女人一般比男人要更不适合居于一个高度苦行的、冰冷的、分析的空间,而这正是哲学所在。女人从整体上——显然还是有例外——更接近于实践的、个人的事务。并不是她们天生缺乏哲学或更高的数学的天赋或才能,而是她们比男人更加不愿意将生命专注于一个已被自然和人类替代了的冰冷世界。

(10)、我去翻阅了至少三套现代出版的百科全书,都没有找到这些名字(除了希帕提娅)。并非不存在研究哲学的女性,而是那些哲学家决定忘记她们,可能是在占有了她们的思想之后,把她们的名字抹去了。

(11)、她后来并不出名极有可能是因为她的著作无一幸存(即便是学生的书信也是如此)。然而,看来她的存在使得城邦里的基督教团体倍受威胁,可能部分是因为她强调科学的价值。她被一群基督徒折磨至死(包括用牡蛎壳的僧侣)。崇拜者把她尊为与苏格拉底齐名的哲学殉道士。

(12)、生于***,迈阿密大学哲学与法律教授。她在界限的艰难边缘,提出基础融贯主义的认识论,一种介于基础主义和融贯论的第三条道路(如果你想问,你就不会理解)。著作包括:《变异逻辑(DeviantLogic)》(1974),《逻辑哲学》(1978),以及《捍卫科学-在理性范围里在科学主义和犬儒主义之间》(2003)。

(13)、1926年,海德格尔感受到了婚外情的压力,他也不想让私情妨碍自己的前程,于是结束了这段师生恋的关系。随后阿伦特来到海德堡,跟随她后来的导师雅斯贝尔斯学习,在他的指导下,阿伦特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论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

(14)、生于***的男女平权主义者,先验唯心论的捍卫者,她的《19世纪女性》是***大陆第一个重要的男女平权的声明。作为爱默生的学生,她在1846年搬到欧洲前就教于罗德岛和波士顿,嫁给了一个意大利贵族。在逃避意大利革命之后,她和她的丈夫、孩子一起溺于纽约火岛。

(15)、国际女哲学家学会成立于1976年,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动女哲学家间的互动与合作。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6)、人的“无思想”使“***”变得再寻常不过,一个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极有可能因“不思考”而犯下罪***,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化身,未必只是狂暴的***魔,也有可能就是看着极为不起眼的普通人。

(17)、而更为悲哀的是,最邪***的事情是由那些心里没确定是从善或作***的人所做的。就像艾希曼这样,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作***,甚至从未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18)、萨拉·玛格丽特·富勒(SarahMargaretFuller):1810-1850

(19)、主要作品有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出版了多种小说散文童话选集。

(20)、(客观主义哲学分裂为两派,另成立一个“客观主义中心”。客观主义哲学并不被学院哲学所承认,只是在非专业人士中流行,“客观主义”这个词会产生许多歧义,有的哲学家用来表达超伦理学派或中庸现实主义。兰德的观点在苏联解体后在***非常流行,但在***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据说最近兰德的小说在印度很流行。兰德和她的客观主义哲学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非议,学院派哲学家批评兰德,不仅是由于她指摘学院派哲学,而且还因为她将哲学观念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而不是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拥护者认为兰德反对现代学院哲学,自然不会在他们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且兰德想将自己的观念直接传播给普通人,而不是只向哲学界发表。反对者则认为兰德的观念经不起专业哲学家的研究,是一种简单而粗糙的想法集合,没有上升为一种理论,她为生活设立的原则实际是和现实世界脱节的,不可能实现。

2、***女哲学家

(1)、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安妮米·哈尔萨教授,介绍了国际女哲学家学会自1976年成立以来推动女哲学家互动与合作的相关情况。

(2)、“平庸的***”或许已通过各种形式,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沾染这种“无思考”“无判断”“心不在焉”的特性,那么善***道德也终将崩塌,社会的伦理基础也终将被摧毁。这才会给人类现代社会带来巨大的难以想象的灾难。

(3)、然而,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哲学领域,这似乎是科学家和数学家的情况。当然,我们似乎能够列出一两个公众熟悉的女科学家,但这并没有反映出女性在科学和哲学上的差异。相反,它似乎反映了科学家和哲学家在数量上的差异。

(4)、可是,这世界“做自己”却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安·兰德的视界里,“做自己”是一件道德事、伦理事,更是一件浪漫的事。她的宣言简单粗暴:我们的时代没有艺术,也没有未来。惊悚故事只是幼儿园的算数而已,文学界那些高踞顶峰的小说作品才是高等数学。惊悚故事只是骨架——只有情节结构——浪漫主义文学则具有血肉和思维……令人简直瞠目结舌的是她所谓的“惊悚小说”“自然主义”,那些被她嗤之以鼻的人,都是文学巨匠,大多数还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在她的书里,也不止一次的抨击过叔本华之类的哲学家,认为他们“缺乏理性”,这样活力全开的哲学家,很难想象,搁在她那个时代,不被各种沙文主义的男性学者、作家批判,就算放在今天,大概也是会被“喷”的吧!但是安·兰德根本不在乎,经历了苏联极权主义、集体主义的时代,她所拥有的全部力量就是为“个人”振臂高呼。今天的我们,读着各种鸡汤,哼唱着“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殊不知,这本最初刊于《客观主义者》和《安·兰德通讯》的文集,为我们寻找自己、坚持自己提供了理论意义上“做自己”哲学解读。安·兰德在她最为著名的著作《阿特拉斯耸耸肩》中阐述了她的全部哲学,即“我的哲学就是个人至上,以个人幸福为其人生的意义,以获得利益为最高尚的活动,以理性为其绝对的原则。”她认为,在自然主义的伤害中,人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最终放弃了“做自己”,但是又无法彻底的杀死内心中的那个“自己”,所以人才会苦痛。她还认为,某些看似“伟大”的著作,着眼于人类的痛苦是不值得的,而像相机一样的描摹这个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那是“有***我的自尊的”工作,只有“做自己”,通过思索通过灵魂的共鸣用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的“那些可能和应该成为的样子”,才是最美好的,也是人类的终极幸福。

(5)、***男女平权主义者和平等主义者,与托马斯.潘恩(***出版家)和威廉.戈德温(后者为其丈夫,个人无***主义者)相联合。《人权的辩护》(1790)年反对奴隶贸易,《女权的辩护》(1792)。她把婚姻描述为“合法卖淫”,反对君主制,教会和军队。她死于产子后的并发症。

(6)、希帕提娅在罗马之行之后,她决心从此不再向往男女之情,一心都扑在了自己的学术上面,她认为理性是获取真知的唯一源泉。

(7)、1924年,阿伦特以合格的成绩进入马堡大学,也就是海德格尔执教的大学。与海德格尔的相遇,对阿伦特一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8)、伊丽莎白·安斯康(Elizabeth Anscombe):1919-2001

(9)、总是抱怨在男人的性别歧视下女人生活中的小斑点是令人厌烦的。现在缺乏重要的女哲学家不是因为女性缺乏才能,而是因为哲学本身的坍塌。像传统所作的那种哲学已经是一个僵死的类型。当今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在此被信息碎片淹没。电脑前的每个人都在着手寻求和捏造他的身份。网络模仿人类的神经,它已经根本改变了年轻人的脑子。无论好坏,网络是即时的。哲学属于一个消失了的时代,一个缓慢的、修辞形式的追问。

(10)、,是现代哲学史上少数能够建立自己理论体系的哲学家。冯友兰曾自拟“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一联,总结自己得意之作。

(11)、“女哲学家”这个词对我来说甚至并无意义。西蒙.德.波伏娃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哲学家。对我来说,哲学家远离日常关怀并操控术语和概念,就像一个网格或棋盘上的计数器。西蒙?德?波伏娃和艾茵?兰德,以及其他我所喜欢的,有着她们自己极具影响力的思维系统,因而她们也应属于伟大哲学家之列。

(12)、在性别偏见之上,大家长期以来都觉得女人不擅长绘画,除了极个别的像罗萨尔巴·卡列拉或者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这样的女画家。起初,绘画都是教堂里的壁画,让一个姑娘家穿着裙子爬上脚手架,可能不是很合适;主持一家有三十个学徒的画坊,也不适合女性。但自从可以在画架上进行创作,大批女画家就冒了出来。这有点像说***人在其他方面都很擅长,但在绘画方面要差一点,直到最后马克·夏加尔出现了,大家都没话说了。说真的,***人的文化主要是听觉文化,而非视觉文化,因为他们不能呈现神的模样,但在***人的作品中,也出现了很多很有价值的视觉艺术作品。问题在于,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绘画艺术始终掌握在教会手中,一个***人很难被授命去绘制圣母或者耶稣遇难,所以说***人不擅长绘画,那就好比说没有***人成为教皇一样。

(13)、兰德的混合理论,社会观察以及评论完全是创造性的,尽管也能看到一些浪漫主义的苗头。她的体系是宽广和复杂的,非常值得并入哲学课程。

(14)、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来一场与自我心灵之间的对话吧!

(15)、女修道院院长的职位也不容低估,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女哲学家——马利亚·特蕾莎·福马加利用长篇文字分析了这个角色,女修道院院长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和***领袖,具有组织能力,在中世纪有非常重要的传承知识的作用。一本非常好的哲学课本应该把那些伟大的神秘主义女性也收录进来,比如说圣加大利纳,希尔德加德·冯·宾根就不用说了,在形而上学和无限的观念方面,她们都是火炬一样的人物。

(16)、《波特小姐》:2006年,***、***出品,克里斯·努安执导,蕾妮·齐薇格等主演。影片讲述***童话、插画作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1866-1943)创造出“彼得兔”经典动物形象的历程,以及她与出版商诺曼·韦恩间的爱情故事。美好的大自然,可爱的小动物,淡雅的画面,天真童趣的女主,世外桃源般的湖区,美好而倏忽消失的爱情,让电影散发出浓郁的英伦风味。

(17)、她的一些关于人类自由诸如“自为”“自在”的观念与萨特重复,但是她的其他这学工作,诸如《关于模棱两可的伦理学》(1948)本身就十分重要,还有她塔标式的女性主义著作《第二性》(1949),波伏娃认为通过一个把女性当作男性规范分支的历史,女性被抑止着,如果女性主义想要成功的话,这一假设必须破除。

(18)、普罗提诺的跟随者,大约在公元400,在亚历山大里亚发展新柏拉图主义,直到415去世。她显然十分出名,以至于专门写给哲学家的书信中常常提到她。

(19)、伊丽莎白·安斯康ElizabethAnscombe

(20)、兰德的混合理论,社会观察以及评论完全是创造性的,尽管也能看到一些浪漫主义的苗头。她的体系是宽广和复杂的,非常值得并入哲学课程。

3、女哲学家

(1)、在大会总结中,肖巍教授指出,“国际女哲学家学会第17届研讨会”在***的举办彰显了***传统文化中阴阳平衡的性别文化,对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表明女哲学家群体已经在国际哲学界发展壮大,本次研讨会在***的成功召开有利于呈现女性对***社会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并促进中外女哲学家间的学术与文化交流。

(2)、汉娜·阿伦特是西方思想史上少有的女性人物,也是公认的***哲学家,但她自己却更愿意称自己是“***理论家”或“***作家”,而避免用***哲学家或某类哲学家这样的称呼。

(3)、她是古希腊文明最后的哲学代表,她是一位柏拉图主义的学者,她对于古希腊哲学的贡献极大,她将柏拉图哲学融入到了埃及的现实社会之中,对希腊化埃及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4)、《成为简·奥斯汀》:2007年,***。朱利安·杰拉德执导,安妮·海瑟薇等出演。影片讲述1796年,时年20岁的奥斯汀聪慧端庄,热爱写作,有志于当一个作家。她拒绝了牧师父亲让她嫁给有钱人的建议,而与英俊的爱尔兰律师勒弗罗伊一见倾心。虽然因经济的原因终是一段无果之爱,却深深影响了奥斯汀的生活和写作。安妮·海瑟薇在片中的表演细腻动人,她才因此获得2007年******电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5)、玛丽·渥恩诺克对***社会自我认识的影响比任何在世的男性哲学家都要更多。她是女性进行哲学活动的权力的捍卫者。作为一个皇家***会的老手和调查***,她出版了《哲学的用途》(1992),《女哲学家》(1996)。

(6)、在“哲学史中的女性”分会场,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亚·普克基宁教授、******学者安娜·以西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岩教授、***浸会大学伊娃·凯特·曼教授等与会专家通过对著名女哲学家思想的梳理、阐释与反思提出了新思考,也对部分文化现象中的诸如女性身体审美、女性书写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7)、宗璞既承***文化的深厚渊源,又得外国文化耳濡目染,宗璞的作品蕴含着东方和西方人文思想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

(8)、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阿伦特的“***人”身份。在1964年,阿伦特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人一词,从未在家中提起,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在街上玩耍时孩子们的反犹言论。”阿伦特从她人口中得知自己***人的身份,“***人”是别人贴给她的一个标签。

(9)、玛丽·渥恩诺克对***社会自我认识的影响比任何在世的男性哲学家都要更多。她是女性进行哲学活动的权力的捍卫者。作为一个皇家***会的老手和调查***,她出版了《哲学的用途》(1992),《女哲学家》(1996)。

(10)、对知识、科学与价值等的反思,是女性主义哲学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当下,仍需要不断在上述领域展开讨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凯琳·格林教授、***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王蓉蓉教授、清华大学肖巍教授在“知识、科学与价值”分会场,深入讨论了女性权利、道家思想对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影响、建构精神病学哲学等问题。

(11)、哲学世界最近的一个真正重要的运动是存在主义,主要代表是战后巴黎的让·保罗·萨特,阿尔波特.加缪和西蒙.德.波伏娃。自那以后有过语言哲学,但缺乏对最好的哲学进行特别深刻的洞察。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通过他们不可靠的相对主义,毁掉了哲学的概念。没有人在意哲学家,文化批评主义开始走向前沿。媒体和锋芒毕露的流行文化现在成为主宰,然而人们需要帮助来超越这一主宰并存活下来。

(12)、然而,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哲学领域,这似乎是科学家和数学家的情况。当然,我们似乎能够列出一两个公众熟悉的女科学家,但这并没有反映出女性在科学和哲学上的差异。相反,它似乎反映了科学家和哲学家在数量上的差异。

(13)、其实,早在1905年这位女哲学家就出生了,1982年离世,留下了为数不少的文学著作,可是为什么人们的视野中还是缺少女性哲学家的身影?也许是,她们的言说还是被沙文主义的男性学者给否认和压制住了。所以,把安·兰德这样的女性哲学家、文学家带到人们的视界中,推到前台来,才更有时不我待的亟需。也许,你曾经听过安·兰德,那必然是那本出版于1957年的《阿特拉斯耸耸肩》,其书极厚,甚至有人将这本书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相提并论,虽然是在书的厚度调侃,但也可以想见前者在真正的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这本***读者可能并不太熟悉的著作,据说在***的销量仅次于《圣经》,是对***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

(14)、(客观主义哲学分裂为两派,另成立一个“客观主义中心”。客观主义哲学并不被学院哲学所承认,只是在非专业人士中流行,“客观主义”这个词会产生许多歧义,有的哲学家用来表达超伦理学派或中庸现实主义。兰德的观点在苏联解体后在***非常流行,但在***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据说最近兰德的小说在印度很流行。兰德和她的客观主义哲学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非议,学院派哲学家批评兰德,不仅是由于她指摘学院派哲学,而且还因为她将哲学观念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而不是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拥护者认为兰德反对现代学院哲学,自然不会在他们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且兰德想将自己的观念直接传播给普通人,而不是只向哲学界发表。反对者则认为兰德的观念经不起专业哲学家的研究,是一种简单而粗糙的想法集合,没有上升为一种理论,她为生活设立的原则实际是和现实世界脱节的,不可能实现。

(15)、知性特质的哲学家型(INFP):内向(I)+直觉(N)+情感(F)+知觉(P)

(16)、《宁静的热情》:2016年,***,由***导演特伦斯·戴维斯编剧执导,辛西娅·尼克松主演。影片讲述***19世纪浪漫主义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一生的故事。狄金森生前创作过1700多首诗歌,但只发表过7首;一生足迹几乎没有离开过家乡,但精神的疆域却无比广阔;一生没有结婚,却表达过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就文学史地位而言,甚至可以和惠特曼相比,两人的诗歌一个微观内省,长于哲思;一个宏阔外视,长于抒情。电影以油画般的质感,以平静内敛的风格展现了狄金森的一生,求学、写诗、养花、烹饪,在夜晚宁静地写作,只为表达内心的热情,正如片名所概括的那样。

(17)、生于***的男女平权主义者,先验唯心论的捍卫者,她的《19世纪女性》是***大陆第一个重要的男女平权的声明。作为爱默生的学生,她在1846年搬到欧洲前就教于罗德岛和波士顿,嫁给了一个意大利贵族。在逃避意大利革命之后,她和她的丈夫、孩子一起溺于纽约火岛。

(18)、以下为随文的附录(没有按照年代顺序,大抵是根据一定的重要性排序):

(19)、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浪漫主义”。在安·兰德这样的哲学家看来,卡夫卡这样的文学家简直就是对人类的伤害,用现在的流行语可以解读为“负能量滚粗”。既然“做自己”那么具有蛊惑人心的力量,不妨从哲学的角度上思考一下“浪漫主义”。没错,人活的太现实了,太写实了,就没意思,没意思怎么也不能算是“最有意义”的人生。不过安·兰德的哲学,玻璃心甚读。但是在男性话语霸占了哲学圈的今天,安·兰德不但应该被阅读,而且应该被重视。

(20)、苏珊·哈克(SusanHaack):1945-,生于***,迈阿密大学哲学与法律教授。她在界限的艰难边缘,提出基础融贯主义的认识论,一种介于基础主义和融贯论的第三条道路(如果你想问,你就不会理解)。著作包括:《变异逻辑(DeviantLogic)》(1974),《逻辑哲学》(1978),以及《捍卫科学-在理性范围里在科学主义和犬儒主义之间》(2003)。

4、最著名的女哲学家

(1)、玛莉.渥斯顿克雷福特(MaryWollstonecraft):1759-1797

(2)、她后来并不出名极有可能是因为她的著作无一幸存(即便是学生的书信也是如此)。然而,看来她的存在使得城邦里的基督教团体倍受威胁,可能部分是因为她强调科学的价值。她被一群基督徒折磨至死(包括用牡蛎壳的僧侣)。崇拜者把她尊为与苏格拉底齐名的哲学殉道士。

(3)、很长时间以来,女性主义者都推崇五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希帕提娅,这是她们的楷模,她是一个柏拉图哲学大师,对数学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希帕提娅变成了一种象征,但不幸的是,她的作品后来都遗失了,她也被遗忘了,只留下了一个传说。我们可以说,她的作品被一伙恼怒的基督徒撕碎销毁了,按照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这些基督徒是被亚历山大城的区利罗挑拨起来的,他后来居然被封为圣人,但并不是因为这桩事儿。只有希帕提娅遭遇了这种情况吗?

(4)、2018年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本研讨会首次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女性发展”专题,探讨马克思主义这一人类解放理论对于赋权女性寻求自由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是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流派。面对当前女性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中寻找启发。西班牙拉古娜大学玛丽亚·格拉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苏珊娜·莱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王宏伟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女性发展”分会场,具体分析讨论了代孕、新唯物主义对女性主义理论的挑战、马克思恩格斯在妇女劳动探究上的三条不同逻辑进路等问题。

(5)、《这份爱》:2001年,法国。让娜·莫罗主演。“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这是法国女作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的人生格言,也是她情感的真实写照。本片即是讲述文学大师玛格丽特与她的年轻仰慕者,后来成为恋人的甄之间的感情生活。故事讲述朴素且细腻,让人相信灵魂的呼应激发的爱,可以超越年龄的限制。新浪潮文艺女神让娜·莫罗以73岁高龄出演老年杜拉斯,形神兼备,为电影增色不少。

(6)、同时,从受欢迎程度的角度来看,女性哲学家应该比男性哲学家更受欢迎,就像总统不吸引注意力一样,但女性总统确实吸引注意力。然而,即使有这样的效果,女性哲学家仍然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只能表明女性哲学家在水平和数量上都不如男性哲学家。

(7)、她逃到巴黎,七年后,随着法国沦陷,她移居***。对存在主义和对圣·奥古斯丁思想的最初兴趣被她更为***性的意识所取代。她因《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以及对于阿道夫·艾希曼审判的报道(首先发表在《纽约客》,然后在其1963年出版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之罪的报道》)而出名。

(8)、毕淑敏最值得一看的一本书,我认为是《花冠病***》,它与眼下在世界上肆虐的新冠病***不谋而合,这部关于传染病的小说和她当初在非典一线的体验密不可分,书中所描述的对***的从容,以及如何在天灾来临时怎样保护自己,对于如何防范目前新冠病***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当然,毕淑敏本人也说过,如果你没有人道主义情怀,那干脆就不要读,扔了它。

(9)、生于德国的***哲学家,曾跟随海德格尔学习,之后,在1933年因其关于反犹宣传的著作而被盖世太保监禁。

(10)、她的一些关于人类自由诸如“自为”“自在”的观念与萨特重复,但是她的其他这学工作,诸如《关于模棱两可的伦理学》(1948)本身就十分重要,还有她塔标式的女性主义著作《第二性》(1949),波伏娃认为通过一个把女性当作男性规范分支的历史,女性被抑止着,如果女性主义想要成功的话,这一假设必须破除。

(11)、生于***,迈阿密大学哲学与法律教授。她在界限的艰难边缘,提出基础融贯主义的认识论,一种介于基础主义和融贯论的第三条道路(如果你想问,你就不会理解)。

(12)、哲学世界最近的一个真正重要的运动是存在主义,主要代表是战后巴黎的让·保罗·萨特,阿尔波特.加缪和西蒙.德.波伏娃。自那以后有过语言哲学,但缺乏对最好的哲学进行特别深刻的洞察。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通过他们不可靠的相对主义,毁掉了哲学的概念。没有人在意哲学家,文化批评主义开始走向前沿。媒体和锋芒毕露的流行文化现在成为主宰,然而人们需要帮助来超越这一主宰并存活下来。

(13)、她后来并不出名极有可能是因为她的著作无一幸存(即便是学生的书信也是如此)。然而,看来她的存在使得城邦里的基督教团体倍受威胁,可能部分是因为她强调科学的价值。她被一群基督徒折磨至死(包括用牡蛎壳的僧侣)。崇拜者把她尊为与苏格拉底齐名的哲学殉道士。

(14)、《春光奏鸣曲》:1991年,***出品,朱迪·戴维斯和休·格兰特主演。故事发生在1836年春天,乔治·桑已是知名作家,热衷于为女性争取权利,在艺术圈也非常活跃。在一次拜访钢琴家李斯特时,认识了波兰作曲家肖邦,两人开始了一段爱情佳话。关于乔治·桑和肖邦的电影有好几部,此片风格轻松优雅,乔治·桑的活泼热情与休·格兰特饰演的肖邦的敏感脆弱相映成趣,也是可看性最强的一部。

(15)、生于德国的***哲学家,曾跟随海德格尔学习,之后,在1933年因其关于反犹宣传的著作而被盖世太保监禁。

(16)、亲人的相继过世和战争的气氛,这些经历让小时候的阿伦特感受到了生活之动荡与不安。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阿伦特对人类的苦难就特别敏感。

(17)、以牛津剑桥为根基的学术界主要关注为诸如心灵和道德这些现象的自然现实进行定义,格特鲁德·伊丽莎白·玛格丽特·安斯康被称为20世纪超凡脱俗的哲学家。她不仅拥有古典哲学的理性根基,也具有罗马天主教信仰以及现代维特根斯坦和弗雷格的哲学背景。作为维特根斯坦的一个朋友,安斯康对1953年《哲学研究》的翻译是决定性的(至今仍无修正),还有1959年对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介绍也是如此。她的《意向》(1957)被认为是当今“行为理论”的奠基之作。作为一个格外严格的分析哲学家,她曾对艾耶尔说“如果不是你说话这么快,人们本不会认为你这么聪明”,艾耶尔回答道:“如果不是你说话这么慢,人们本不会认为你这么深刻”。

(18)、海巴夏(HypatiaofAlexandria):C370-415AD

(19)、以牛津剑桥为根基的学术界主要关注为诸如心灵和道德这些现象的自然现实进行定义,格特鲁德·伊丽莎白·玛格丽特·安斯康被称为20世纪超凡脱俗的哲学家。她不仅拥有古典哲学的理性根基,也具有罗马天主教信仰以及现代维特根斯坦和弗雷格的哲学背景。作为维特根斯坦的一个朋友,安斯康对1953年《哲学研究》的翻译是决定性的(至今仍无修正),还有1959年对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介绍也是如此。她的《意向》(1957)被认为是当今“行为理论”的奠基之作。作为一个格外严格的分析哲学家,她曾对艾耶尔说“如果不是你说话这么快,人们本不会认为你这么聪明”,艾耶尔回答道:“如果不是你说话这么慢,人们本不会认为你这么深刻”。

(20)、《汉娜·阿伦特》:2012年,德国、卢森堡、法国出品,德国女导演玛格雷特·冯·特洛塔执导,芭芭拉·苏科瓦等主演。该片讲述1961年,在***居住多年的著名***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1906-1975)受《纽约人》之邀,为阿道夫·艾希曼在***受审判这一重大历史事情撰稿评论,进而引发的一系列质疑和误解。此片女主演曾因这一角色获得过多项国内外大奖,此前的1986年,她和本片导演还一起合作过另一部女性传记电影《罗莎·卢森堡》。

5、***现代女哲学家

(1)、玛莉·渥斯顿克雷福特MaryWollstonecraft

(2)、一个笛卡尔的***追随者,对***神秘哲学(kabbala)和教友会主义感兴趣。

(3)、来自20余国的近百名研究者围绕“哲学史中的女性”“知识、科学、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女性发展”“女性与哲学的未来”四个主题展开了研讨,共享多元的哲学盛宴。

(4)、阿伦特的“平庸之***”从深层次表达出对人类现代性危机的忧虑,因此,阿伦特的反思也具有着现代性批判的特性。

(5)、以牛津剑桥为根基的学术界主要关注为诸如心灵和道德这些现象的自然现实进行定义,格特鲁德·伊丽莎白·玛格丽特·安斯康被称为20世纪超凡脱俗的哲学家。她不仅拥有古典哲学的理性根基,也具有罗马天主教信仰以及现代维特根斯坦和弗雷格的哲学背景。作为维特根斯坦的一个朋友,安斯康对1953年《哲学研究》的翻译是决定性的(至今仍无修正),还有1959年对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介绍也是如此。她的《意向》(1957)被认为是当今“行为理论”的奠基之作。作为一个格外严格的分析哲学家,她曾对艾耶尔说“如果不是你说话这么快,人们本不会认为你这么聪明”,艾耶尔回答道:“如果不是你说话这么慢,人们本不会认为你这么深刻”。

(6)、有争议的俄国小说家和哲学家,一个“激进资本主义者”,她的著作在年轻的保守dd员中非常流行。1924年迁至***,发展了她称为“客观主义”的个人主义哲学。最为出名的著作是《源头(TheFountainhead)》(1935),《阿特拉斯摆脱重负(AtlasShrugged)》(1957)。(客观主义哲学分裂为两派,另成立一个“客观主义中心”。客观主义哲学并不被学院哲学所承认,只是在非专业人士中流行,“客观主义”这个词会产生许多歧义,有的哲学家用来表达超伦理学派或中庸现实主义。兰德的观点在苏联解体后在***非常流行,但在***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据说最近兰德的小说在印度很流行。兰德和她的客观主义哲学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非议,学院派哲学家批评兰德,不仅是由于她指摘学院派哲学,而且还因为她将哲学观念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而不是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拥护者认为兰德反对现代学院哲学,自然不会在他们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且兰德想将自己的观念直接传播给普通人,而不是只向哲学界发表。反对者则认为兰德的观念经不起专业哲学家的研究,是一种简单而粗糙的想法集合,没有上升为一种理论,她为生活设立的原则实际是和现实世界脱节的,不可能实现。

(7)、生于德国的***哲学家,曾跟随海德格尔学习,之后,在1933年因其关于反犹宣传的著作而被盖世太保监禁。

(8)、不应被其情人让.保罗.萨特所遮蔽,波伏娃在传统哲学(她写了关于莱布尼茨的论文)中,把教育发展成为一种更为激进的女性主义和存在主义的解释。

(9)、一个笛卡尔的***追随者,对***神秘哲学(kabbala)和教友会主义感兴趣。

(10)、安妮·康韦(Anne,LadyConway):1631-16一个笛卡尔的***追随者,对***神秘哲学(kabbala)和教友会主义感兴趣。出生时名为安妮·芬西,她通过她的哥哥在剑桥的亨利·摩尔手下间接研究哲学。她的性别禁止她自己去学习哲学,只有在她短暂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与摩尔通信,她47岁去世。她着迷于实体问题,怀疑内在事物的存在,她发展了以上帝为基础的自然理论,一个综合了物质和精神的秩序(“生命和形体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属性”),这个秩序由单个的“原子”构成。在这一点上,她先于莱布尼茨,而莱布尼茨正是受了她的影响。她的一部留存的著作《大部分古代和近代哲学的诸种原理》于她死后1690年匿名出版。安妮·康韦遭受严重的偏头痛折磨,据说曾考虑进行环锯手术作为可能的治疗。

(11)、版权声明:对于部分优秀文章及特定层次交流分享,在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文中所有观点,并不代表是本平台的观点或意见。欢迎读者投稿、荐稿。如更多更好的了解,可另行联系沟通说明。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12)、《萨冈》:2008年,法国出品,西尔维·泰斯蒂主演。萨冈(1935-2004)是法国二战之后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当她18岁还是索邦大学的一名学生时,即以小说《你好,忧愁》风靡法国,名重一时:“这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萦绕,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以忧伤这个美丽而庄重的名字是否合适……”小说清新简约的文字,追求自由的不羁个性,恰好传达了战后一代青年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诉求,也造就了萨冈之后的人生传奇。电影即讲述了她在年少成名、才华、写作、车祸、***瘾、赌博、双性恋等事件背后,隐藏的一种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命运际遇。

(13)、以牛津剑桥为根基的学术界主要关注为诸如心灵和道德这些现象的自然现实进行定义,格特鲁德·伊丽莎白·玛格丽特·安斯康被称为20世纪超凡脱俗的哲学家。她不仅拥有古典哲学的理性根基,也具有罗马天主教信仰以及现代维特根斯坦和弗雷格的哲学背景。作为维特根斯坦的一个朋友,安斯康对1953年《哲学研究》的翻译是决定性的(至今仍无修正),还有1959年对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介绍也是如此。她的《意向》(1957)被认为是当今“行为理论”的奠基之作。作为一个格外严格的分析哲学家,她曾对艾耶尔说“如果不是你说话这么快,人们本不会认为你这么聪明”,艾耶尔回答道:“如果不是你说话这么慢,人们本不会认为你这么深刻”。

(14)、西蒙·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1908-1986

(15)、说神秘主义不属于哲学,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哲学史收录了很多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比如说亨利·苏瑟、陶勒尔或者说埃克哈特。总的来说,大部分女性神秘主义者都更重视实体,而不是一些抽象的观点,按照这个标准,莫里斯·梅洛-庞蒂也应该从哲学课本里消失。

(16)、哲学家这个词已经过时了,应予以抛弃。现时代的思想家应该是部分抽象化、部分实践的。卡尔.马克思,作为伟大哲学家投票的获胜者,实际上是一个真正的主要思想者。他不是抽象的俘虏,他总是关注社会和革命。但在我看来,他的失败在于对个体的冷淡和对集体的粗暴特权。

(17)、海巴夏HypatiaofAlexandria

(18)、同时,从受欢迎程度的角度来看,女性哲学家应该比男性哲学家更受欢迎,就像总统不吸引注意力一样,但女性总统确实吸引注意力。然而,即使有这样的效果,女性哲学家仍然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只能表明女性哲学家在水平和数量上都不如男性哲学家。

(19)、西蒙·德·波伏娃的大部头《第二性》显示了她的混合意识。它不符合严格的哲学定义,因为它是抽象思维和历史以及人类学-现实的合成物,类型问题可能是为什么这些女哲学家没有被列入伟大哲学家之列的原因。但是柏拉图也是一个戏剧性小说的作者——因而不考虑兰德是毫无理由的。

(20)、主要作品有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等。出版了多种小说集。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接野葫芦》组成的多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

(1)、在这一点上,她先于莱布尼茨,而莱布尼茨正是受了她的影响。她的一部留存的著作《大部分古代和近代哲学的诸种原理》于她死后1690年匿名出版。

(2)、她逃到巴黎,七年后,随着法国沦陷,她移居***。对存在主义和对圣·奥古斯丁思想的最初兴趣被她更为***性的意识所取代。她因《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以及对于阿道夫·艾希曼审判的报道(首先发表在《纽约客》,然后在其1963年出版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之罪的报道》)而出名。

(3)、18岁的阿伦特求知欲很强,她选了海德格尔的课并被这位哲学教授的魅力深深吸引。那时,阿伦特还是个天真的女大学生,精神的孤独使她需要思想的慰藉,在被海德格尔思想深深震撼的同时,产生了崇拜之情以至萌生了不顾一切的念头。

(4)、当阿伦特提出艾希曼的***是一种“平庸之***”的观点后,便引发了社会的巨大争议。“平庸之***”不是指***不凶残,而是指再凶残的***也是空洞无意义的。其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无思想”性——人丧失了判断力和思考力。在阿伦特看来,这种脱离现实与无思想性恐怕能发挥潜伏在人类中所有的***的本能,表现出其巨大的能量的事实正是我们在耶路撒冷得到的教训。

(5)、安妮·康韦遭受严重的偏头痛折磨,据说曾考虑进行环锯手术作为可能的治疗。

(6)、你读过哪些哲学相关的作品?最喜欢哪个哲学家?哪句颇有这里的话给了你深刻的印象和启发?本期赠书《浪漫主义宣言》,三本哦~

(7)、波伏娃|阿伦特|海巴夏|安妮·康韦......

(8)、有争议的俄国小说家和哲学家,一个“激进资本主义者”,她的著作在年轻的保守dd员中非常流行。1924年迁至***,发展了她称为“客观主义”的个人主义哲学。最为出名的著作是《源头(TheFountainhead)》(1935),《阿特拉斯摆脱重负(AtlasShrugged)》(1957)。(客观主义哲学分裂为两派,另成立一个“客观主义中心”。客观主义哲学并不被学院哲学所承认,只是在非专业人士中流行,“客观主义”这个词会产生许多歧义,有的哲学家用来表达超伦理学派或中庸现实主义。兰德的观点在苏联解体后在***非常流行,但在***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据说最近兰德的小说在印度很流行。兰德和她的客观主义哲学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非议,学院派哲学家批评兰德,不仅是由于她指摘学院派哲学,而且还因为她将哲学观念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而不是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拥护者认为兰德反对现代学院哲学,自然不会在他们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且兰德想将自己的观念直接传播给普通人,而不是只向哲学界发表。反对者则认为兰德的观念经不起专业哲学家的研究,是一种简单而粗糙的想法集合,没有上升为一种理论,她为生活设立的原则实际是和现实世界脱节的,不可能实现。

(9)、不同领域都对人体做大量研究、探索,艺术领域同样如此。只是艺术领域更直观而已,通过绘画、摄影、雕塑、电影等艺术手段融入个人艺术观点展现出来,使观者产生美的享受,当然至于艺术作品创作出来的结果,会有价值评判所谓专业、好看、漂亮、高雅、低俗、色情等是展现出结果价值评判,价值的高低多少,以层级、受众不同而不同,,

(10)、历史上大部分开天辟地的哲学家都是男人,而且哲学通常是一个男性类型。女人既没有得到追求心灵生活的教育也没有这个时间。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过去200年,女人为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大多是对文学和艺术而不是哲学。她们在“伟大哲学家”的投票中缺席需要一个解释。

(11)、在这些繁杂的主题中,有一个核心的要素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对“人类事务之脆弱性”的关切。1958年,阿伦特出版那部著作《人的条件》(《人的境况》),其最初的标题就是“去爱这个世界”。或许,这个标题已经足以表达阿伦特对人类和世界的终极态度。

(12)、不应被其情人让.保罗.萨特所遮蔽,波伏娃在传统哲学(她写了关于莱布尼茨的论文)中,把教育发展成为一种更为激进的女性主义和存在主义的解释。

(13)、萨拉·玛格丽特·富勒(SarahMargaretFuller):1810-18生于***的男女平权主义者,先验唯心论的捍卫者,她的《19世纪女性》是***大陆第一个重要的男女平权的声明。作为爱默生的学生,她在1846年搬到欧洲前就教于罗德岛和波士顿,嫁给了一个意大利贵族。在逃避意大利革命之后,她和她的丈夫、孩子一起溺于纽约火岛。

(14)、海巴夏(Hypatia of Alexandria):C370-415AD

(15)、极权主义的统治虽已成为历史,但阿伦特的著作仍然能够给现代人以启迪。因为阿伦特通过艾希曼的“平庸之***”,折射出了日常生活中无数像艾希曼一样的普通人的“无思想、无判断”的特性。

(16)、,颜廷利,当代文化名人、著名文化大师,曾以原创‘升命学说’理论思想影响全球文化领域,例如,学校是学孝的地方,学校是学笑的天堂;小学生学生,中学生学升,大学生学圣等经典语录享誉国内外,尤其是最近几年,一篇原创对联撇捺人生,更是红遍互联网各个角落。

(17)、出生时名位安妮·芬西,她通过她的哥哥在剑桥的亨利·摩尔手下间接研究哲学。她的性别禁止她自己去学习哲学,她只有在她短暂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与摩尔通信,她47岁去世。

(18)、1940年,巴黎沦陷。她侥幸逃脱,并于1941年5月安全到达***纽约。十年后,阿伦特成了***公民。

(19)、她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她被认为教授过关于不同层次的现实和理解现实的人文能力的观念。她相信自然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来自“一”,而人类缺乏足以理解最终真实的精神能力。

(20)、普罗提诺的跟随者,大约在公元400,在亚历山大里亚发展新柏拉图主义,直到415去世。她显然十分出名,以至于专门写给哲学家的书信中常常提到她。

(1)、海巴夏(HypatiaofAlexandria)

(2)、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1906-19生于德国的***哲学家,曾跟随海德格尔学习,之后,在1933年因其关于反犹宣传的著作而被盖世太保监禁。她逃到巴黎,七年后,随着法国沦陷,她移居***。对存在主义和对圣·奥古斯丁思想的最初兴趣被她更为***性的意识所取代。她因《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以及对于阿道夫·艾希曼审判的报道(首先发表在《纽约客》,然后在其1963年出版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之罪的报道》)而出名。她对艾希曼案件中的极刑的证明如下:因为艾希曼并不想和***人分享土地,***民族也没有理由和他分享土地。她的三卷本《心灵生活》的前两卷死后才发表,作为她对康德***哲学的反思。

(3)、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男人和女人有什么不同?

(4)、安妮·康韦(Anne,LadyConway):1631-1679

(5)、1906年10月14日,阿伦特出生于德国的汉诺威市。

(6)、出生时名位安妮·芬西,她通过她的哥哥在剑桥的亨利·摩尔手下间接研究哲学。她的性别禁止她自己去学习哲学,她只有在她短暂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与摩尔通信,她47岁去世。

(7)、在这一点上,她先于莱布尼茨,而莱布尼茨正是受了她的影响。她的一部留存的著作《大部分古代和近代哲学的诸种原理》于她死后1690年匿名出版。

(8)、出生时名位安妮·芬西,她通过她的哥哥在剑桥的亨利·摩尔手下间接研究哲学。她的性别禁止她自己去学习哲学,她只有在她短暂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与摩尔通信,她47岁去世。

(9)、她着迷于实体问题,怀疑内在事物的存在,她发展了以上帝为基础的自然理论,一个综合了物质和精神的秩序(“生命和形体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属性”),这个秩序由单个的“原子”构成。

(10)、***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保定军校研究所研究员。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理事。内蒙古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文旅产业研究所所长。内蒙古国学研究会专家***会***。呼和浩特恪靖书院特聘学术院长。***医学救援协会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学组常务***。原***户外运动协会副***。清华大学内蒙古校友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团建设咨询指导***会***。

(11)、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阿伦特同时也是个杰出的伦理学家。她所谓的两种***:一个“根本***”或者叫“极端的***”,另一个则是“平庸的***”。这两种“***”分别在她的两部重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和《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得以阐述。——极权***下,人们附庸作***,视作***为常事,甚至视之为恪尽职守。这种***很平庸,很日常化,在作***者眼里,这些***都不是***,不但不是***,还是一种美德。

(12)、她的好朋友约纳斯,回忆起他在马丁·海德格尔研讨班上遇到阿伦特时的情景:“我是怎样记住这位新来者呢?她害羞、离群,举止非常美丽,眼神孤独,她出乎意料地以一种独特且难以描述的方式站出来。在那里,有才学的聪慧并不罕见,但它在她身上体现得特别强烈,此外还伴有一种内在的指引、追求品质的本能、对本质的把握和对奥秘的探查。”

(13)、1933年,阿伦特接受了一份***工作——支持***复国主义的组织活动,由此招致了拘捕,她逃到了法国。在流亡法国期间,她继续为这家德国的***复国主义组织工作,在这里她遇到了许多被流放的***复国主义者。也正是在法国,她结识了瓦尔特·本雅明以及雷蒙·阿隆,并和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14)、哲学家这个词已经过时了,应予以抛弃。现时代的思想家应该是部分抽象化、部分实践的。卡尔.马克思,作为伟大哲学家投票的获胜者,实际上是一个真正的主要思想者。他不是抽象的俘虏,他总是关注社会和革命。但在我看来,他的失败在于对个体的冷淡和对集体的粗暴特权。

(15)、有争议的俄国小说家和哲学家,一个“激进资本主义者”,她的著作在年轻的保守dd员中非常流行。1924年迁至***,发展了她称为“客观主义”的个人主义哲学。最为出名的著作是《源头(TheFountainhead)》(1935),《阿特拉斯摆脱重负(AtlasShrugged)》(1957)。客观主义哲学分裂为两派,另成立一个“客观主义中心”。客观主义哲学并不被学院哲学所承认,只是在非专业人士中流行,“客观主义”这个词会产生许多歧义,有的哲学家用来表达超伦理学派或中庸现实主义。兰德的观点在苏联解体后在***非常流行,但在***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据说最近兰德的小说在印度很流行。兰德和她的客观主义哲学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非议,学院派哲学家批评兰德,不仅是由于她指摘学院派哲学,而且还因为她将哲学观念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而不是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拥护者认为兰德反对现代学院哲学,自然不会在他们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且兰德想将自己的观念直接传播给普通人,而不是只向哲学界发表。反对者则认为兰德的观念经不起专业哲学家的研究,是一种简单而粗糙的想法集合,没有上升为一种理论,她为生活设立的原则实际是和现实世界脱节的,不可能实现。批评家们指责兰德笔下的理想人物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为此兰德发表了《我作品的目标》一文,和其他收集在她《浪漫的宣言:一种文学的哲学》(1975年)一书中的散文,说明她的目的是写出一种理想的人物,不是现实中存在的,而是应该和可能存在的人物。

(16)、萨拉·玛格丽特·富勒(SarahMargaretFuller)

(17)、(玛莉无疑是开女权主义运动先河的一代先驱,无论是19世纪、20世纪还是21世纪,许多女性都是在阅读了她的著作之后,方才逐渐意识到自身所受的不平等对待。自从她开始,女性文学逐渐成为文学中主要的分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就是女权主义的开山鼻祖。玛莉大胆***的爱情观也使其成为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妇女性解放运动的偶像之一。进入20世纪以后,她逐渐成为女权主义运动的一个标志,她的生平和著作也成为不少女性学者的研究。包括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都承认深受其影响。近年来,她的著作受到了全面的重新审视。部分学者认为,她的著作横跨文学、哲学、宗教和***等多个方面,她不仅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

(18)、生于德国的***哲学家,曾跟随海德格尔学习,之后,在1933年因其关于反犹宣传的著作而被盖世太保监禁。

(19)、《简·奥斯汀的遗憾》:2008年,***BBC广播公司制作。该片讲述奥斯汀即将步入40岁时,在帮助侄女芳妮挑选丈夫的过程中,也引发了对自己过往生活与创作的回忆。影片使用了大量奥斯汀当年的信件、日记和小说片段,揭示了她在写作的孤独、爱情的失落中所处的落寞境遇,既是简的遗憾,也是观众的遗憾。

(20)、《柯莱特》:2018年,***、***出品。茜多妮·加布里埃尔·柯莱特(1873-1954)是法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小说家、演员、记者,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当选过龚古尔奖评委会***,被同时代的很多作家赞赏,也西蒙·波伏瓦的文艺偶像。她的代表作《琪琪》曾被改编成歌舞片《金粉世界》,获得1959年第3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9项大奖。她去世时,法国为她举办了国葬,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

(1)、玛丽·渥恩诺克DameMaryWarnock

(2)、她着迷于实体问题,怀疑内在事物的存在,她发展了以上帝为基础的自然理论,一个综合了物质和精神的秩序(“生命和形体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属性”),这个秩序由单个的“原子”构成。

(3)、《薇塔与弗吉尼亚》:2019年,***出品,由女导演钱亚·波顿执导,改编自***著名演员艾琳·阿特金斯创作的同名舞台剧,伊丽莎白·德比齐和杰玛·阿特登出演。该片讲述了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与薇塔·韦斯特之间的一段真实的同性恋故事。1920年代的伦敦,弗吉尼亚在一次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聚会中结识了出身贵族的诗人薇塔·韦斯特,两人进而发展出一段长达十年之久的同性恋关系,期间互通诸多书信,即使恋情结束仍保持着友谊,直到1941年伍尔芙去世。薇塔更成为伍尔芙小说《奥兰多》的创作灵感与来源,她“漂亮,高贵,带点懒散,还带点忧郁,似乎是为了让弗吉尼亚喜欢而创造出来的”。片中饰演伍尔芙的法国女演员190公分的身高,天鹅般的身材与气质,很好诠释了伍尔芙的才华与倾情,和妮可·基德曼在《时时刻刻》中的表现又有不同。

(4)、一个笛卡尔的***追随者,对***神秘哲学(kabbala)和教友会主义感兴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