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绝色诗句余光中(余光中散文绝色101句)

余光中的诗绝色

1、余光中的绝色是情诗吗

(1)、在刹那,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2)、余光中所向往的中国并不是台湾,也不是大陆,而是唐诗中洋溢着‘菊香与兰香’的中国。

(3)、                                  

(4)、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绝色》

(5)、比如《听听那冷雨》里,蒋捷爱好者一望而知的段落。

(6)、作者把月和雪比喻成了译者,这个比喻十分新奇,把似乎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月和雪为什么是译者呢?因为它们让景物换了一种颜色和模样,一看令人疑惑,仔细一想却再合理不过。

(7)、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梁实秋评)

(8)、相比人人都熟悉的乡愁,余光中的《绝色》写的比较艳丽,情绪也比较明亮饱满。

(9)、云只开一个晴日,虹只驾一个黄昏,莲只开一个夏季。为你,当夏季死时,所有的莲都殉情。 

(10)、诗人在思索,他是有温度的。而天行健,而地势坤,是我们人,给了这些冰冷的概念,以生命力。所以,在最后,诗人最为肯定的是人的存在,因为他才是真正的自强不息的代表,他才是真正的厚德载物的模范。

(11)、静听嘉音|教师节视频特辑:老师,我想对您说

(12)、哈喽各位小伙伴,余光中先生的诗在网络上一度非常流行,本人也很喜欢他的作品。

(13)、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一个下午,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算命瞎子》七分月光,三分剑气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

(14)、余光中的《绝色》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当真是人间少有的绝色,玄妙到透明的喻,是常见的景,却偏偏那么浪漫多情,美不胜收。《绝色》的美在于言辞的美,在于想象的美 写的比喻的美,它的比喻那么的特立独行、独一无就仿佛它的美,毫不掩饰。

(15)、“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多么干净、清纯,不带任何杂质。整日的流淌,活泼好动,多情开朗,“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率真的常笑,如泉水叮咚,如银铃摇响,清脆悦耳,令人心驰神往,不禁进入苏轼的《蝶恋花·春景》的意境:“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如痴如醉的看着妹妹,“沉醉不知归路”!

(16)、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寻李白》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听听那冷雨》

(17)、(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8)、余光中先生自己,1970年代,台湾戒严时期,反过乡土文学,还出了唐文标事件——后来他自称反对的不是乡土文学,而是工农兵文学。

(19)、对去台湾的诸位而言,退守台湾,仿佛南朝失了江北。自觉文化正朔在东南一角,必须好自郑重。所以格外优雅,格外复古。比如我一直敬佩的唐鲁孙先生,晚年在台湾写专栏怀念北平故都饮食,末了总免不了提几句“还于旧都”之类,这是当时台湾的政治正确——这些话,后来的出版稿也删了。

(20)、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妻子是不一定的,更别说情人外遇,但母亲是无可替代的。

2、绝色诗句余光中

(1)、静听嘉音|没什么比听着钢琴曲醒来更惬意的了

(2)、世俗的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不然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写给未来的你》

(3)、“妹妹你是水—— 你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4)、今天,我们邀请到来自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锦江校区的吴勇老师,他将为大家朗读余光中先生的诗歌《绝色》,让我们在这细腻的文字中,回味那份真挚与热情,也缅怀余光中先生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沉思。

(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6)、(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7)、0 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们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听听那冷雨》

(8)、先说第一个关键词,译者。月是太阳的译者,它把炙热的阳光,反射给地球上的我们,同样把一种热转化为了冷。雪是大地的译者,它覆盖了一切真实的存在,就像《红楼梦》里说的那样,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可是那又是真的吗?雪是假象,月光也是一种假象吗?此时的诗人思索着天地造化,他也突然想到了人,人是什么颜色的,他是不是也是一位译者。这应该是一种很终极的思考。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个场景,一个月夜,也是一个刚下来大雪的月夜,万籁俱寂,一位白衣少女在这纯粹的天地间静静地伫立。

(9)、今生今世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今生今世》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听听那冷雨》

(10)、多年来,余先生笔耕不辍,如梁实秋所称,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11)、余光中名言大全寂是静止的时间,倒影多完整。----《诗集》听你说,你仍爱我,听你说凤凰死开声到开条能能满有凤凰春之在有死开声到开条能能满有春之在有,时过成把么只少有一个五第把真之曾属于我们NN:时间不开声到停驻,滚滚没实了前,人们擦肩声到之在过,沧桑爬上面庞,留下彼此的片段,深埋心底。握永恒于一瞬啊,这第把真一瞬握成永恒----《乡愁》梦道这为不知打发个种那是客,忙发把生他用盲,一晌贪赶。你是旅客,短暂的也是永久的,血肉下了打发个种那的也是形发把生上的。----《雨城古寺》

(12)、余光中曾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会魂飞魄散,被西潮淘空。”

(13)、他们的结合,是两个有趣的灵魂,恰到好处的契合。他们聊关于西洋绘画的见解,他们徘徊在电影院门口讲着说不完的话。

(14)、静听嘉音|本期主播:达州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白皓

(15)、他理想中,诗句可以穿越一切,直达梦里少年长安的。

(16)、(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17)、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老了,唯山河不变。

(18)、作者把月和雪比喻成了译者,这个比喻十分新奇,把似乎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月和雪为什么是译者呢?因为它们让景物换了一种颜色和模样。这一看令人疑惑,仔细一想却再合理不过。

(19)、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

(20)、0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听听那冷雨》

3、余光中散文绝色

(1)、投稿|报名邮箱:jiangyixiao@jxfls.com

(2)、静听嘉音|一段旅程的结束,也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

(3)、雨在只成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小是那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提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听听风天后外过冷雨》

(4)、原文理解:正如乡愁这首诗一样的含有情意。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乡情怀。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5)、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6)、静听嘉音第四期|首位男主播来临,江湖风云,等你来战!

(7)、你说,我们就山居于此吧,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9)、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10)、静听嘉音第三期|本期主播:嘉祥成华校区李勤

(11)、静听嘉音|嘉祥诗歌朗诵比赛视频选辑:逐梦的远方

(12)、   让我们沿着余先生诗歌创作的足迹,一一采撷那些曾经盛开的诗文珍宝,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13)、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有客自远方来,眉间有远方的风雨----《读脸的人》

(14)、初秋的云,一片比一片白净比一片轻。裁下来,宜绘唐寅的扇面,题杜牧的七绝。且任它飞去,且任它羽化飞去。

(15)、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余光中 

(16)、0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忆李白》

(17)、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18)、也可以透过时空的压缩和景象的映衬、重叠、交替,让意象变得繁复,例如:

(19)、温柔的黄昏啊唯美的黄昏,当所有的眼睛都向西凝神,看落日在海葬之前,用满天壮丽的霞光,像男高音为歌剧收场,向我们这世界说再见,即使防波堤伸得再长,也挽留不了满海的余光,更无法叫住孤独的货船,莫在这苍茫的时刻出港。

(20)、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余光中 

4、余光中绝色全诗

(1)、静听嘉音第五期|三毛: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2)、⑤一场醒目的清明雨过后,满街的木棉树,约好了似的,一下子开齐了花,像太阳无意间说了个笑话,就笑开城南到城北那一串接一串镶黑的红葩,看亮了行人道上的眼睛,烘熟黄昏的街景。――《木棉花》

(3)、台湾诸位先生的文笔,有乡愁,有涵养,懂典故,知文化。他们的气质,是一种上溯历史的复古气质。所以,真回大陆来了,他们怕反而要失望的——逯耀东先生写他回大陆吃东西,摇摇头,“不是那个味道了”。

(4)、余光中,生于1928年10月21日,于南京。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0年因内战迁居台湾。2017年12月14日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5)、余光中《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乡愁的诗句余光中

(6)、(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7)、(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8)、    余光中(1928—2017),男,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开始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余光中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余光中参观泉州开元寺(陈英杰摄影)

(9)、静听嘉音|嘉祥诗歌朗诵比赛视频选辑:放飞爱的梦

(10)、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追月逆江河 包黑斩龙顺民心 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我辈此中惟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 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11)、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12)、如果你热爱朗诵,也欢迎你加入我们用心说话的“嘉音主播团”

(13)、余先生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研习,让余先生在中西文学界享有盛誉,往返于两岸多国,却依然从未有过“归属感”。他诗文的主题,多离不开“离乡”“乡愁”“孤独”“死亡”,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苍凉与顽强。

(14)、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带笑地向我走来,月色和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15)、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赖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听听那冷雨》

(16)、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 

(17)、该诗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 (5)  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

(18)、嘉祥锦江校区生物老师。兴趣广泛,擅长主持、朗诵。在锦江区经典诵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有较为丰富的大型活动主持经验,风格多样,得到多方好评。

(19)、在这里读诗歌就像倚着梧桐听广播希冀与回忆都是我们的N天一首,寻找诗意的世界

(20)、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梦见唐宫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梦见另一个夏夜一颗星的葬礼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以及你的惊呼我的回顾和片刻的愀然无语----《星之葬》有些书不但不宜精读,且亦不必略读,只能备读,例如字典。

5、余光中绝色名句

(1)、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劳人听过思妇听过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孤客听过伤兵听过——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从天琴到天罡,一切奇幻的光都霎眼示意,噫,何其诡秘一时子夜斜向我们,斜一道云梯我们携手同登,弃时间如遗。----《茫》城,是一座孤城。----《丹佛城》

(2)、出自余光中《绝色》:“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带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3)、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余光中 

(4)、错过了自己的童年,多是带了有第二次机道成气,把而路然任是出是自己子女的童年。----《日不落家》

(5)、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老了,唯山河不变。

(6)、所谓“时主儒雅,笃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焕乎俱集。”辞藻美,声律谐、隶事精、属对工。优美协调,富有古韵。后期太发达了,还流行骈文与宫体诗。

(7)、0 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坐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希望你不要媚俗。——《写给未来的孩子》

(8)、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10)、静听嘉音第九期|本期主播:嘉小萝莉和博士妈妈

(11)、如果有两个情人一样美一样的可怜,让我选有雀斑的一个

(12)、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听听那冷雨》

(13)、余光中的诗歌偏重叙述,娓娓道来,又捎带议论,因此,余光中的诗歌读起来更像散文诗。余光中的文字纯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是,余光中诗歌中的意象单薄,意境不深,追求纯美而已,是文字上的华美,浅浅地,不够深沉。

(14)、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15)、现在,他是回到自己少年长安、李白杜甫的中华梦里去了。他对古中华的乡愁,圆满了。

(16)、下面再次让我们领略一下《乡愁》的魅力,去感受一下余光中老先生那永远的大陆心,病一次来缅怀余光中先生:

(17)、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18)、“温柔的黄昏啊!唯美的黄昏,当所有的眼睛都向西凝神,看落日在海葬之前,用满天壮丽的霞光,像男高音为歌剧收场,向我们这世界说再见,即使防波堤伸得再长,也挽留不了满海的余光,更无法叫住孤独的货船,莫在这苍茫的时刻出港。”夕阳斜下的《苍茫时刻》那么美,也那么伤!

(19)、所以呢,我们不必太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遗憾。

(20)、为了无端端那斑斑点点,蜷在耳背后,偎在唇角或眉间

(1)、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