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子曰名句英文(论语子曰名句76句)

子曰名句

1、子曰经典语录

(1)、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2)、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3)、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7)、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8)、(翻译)孔子说:“出门做事就像接待贵宾一样认真,役使老百姓就像承担重大祭祀一样慎重。凡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无论在邦国里做事,在家族里做事,都不要让人怨恨自己。”

(9)、(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0)、子曰:“君子道者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11)、秦晋殽之战之前秦军劳师远袭郑国出兵的时候,秦国老臣蹇叔以哭师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反对意见,恼羞成怒的秦穆公说了这么一句话: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知道什么? 你如果在中寿的年龄死去,你坟上种的树也该长到两手合抱粗了。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3)、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1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15)、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儒虽旧教,其命维新;孔虽旧人,其命维新。那些讲国学的永远不懂,常变常新才是孔子的内核。

(16)、(翻译)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挑选住处,不选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17)、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18)、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春秋 孟子《孟子.梁惠王下》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

(2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2、子曰名句英文

(1)、(译文)叶公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民感到喜悦幸福,使远处的人民来投奔归附。”

(2)、(译文)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少儿能得到关怀,使朋友能够信任我。”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5)、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6)、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7)、这句话同样是孔子说的一句脏话,但对象却变成了孔子故人原壤。《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8)、(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0)、如果问我孔子是什么样的人,那么只要拿来一面镜子,那里就是孔子应有的样子。我们早已从他身上学会了,温文尔雅的挥剑,内敛低调的放肆,悄无声息的争胜。

(11)、(译文)《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2)、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3)、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14)、第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15)、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6)、(翻译)孔子说:“君子达到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遇事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评论啊。”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3、论语子曰名句

(1)、哭晕的理由:圣人都说不要想太多!Justdoit!俺之前做事反复想几遍,现在才知道是浪费时间。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子路勇猛,颜回推让,子路冲动,颜回克制,子路进取,颜回无为,子路狂,颜回狷。

(6)、(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

(7)、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8)、从表面上看来这句话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脏话,它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1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13)、(译文)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14)、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语录

(15)、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语录

(16)、我很喜欢这段是因为我觉得这就是人生各个阶段中的最好状态,年少时应该积极向上,勤学苦练,“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成年后自立自强,中年时能明白凡事不可强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年老时成熟睿智,豁达大度。

(17)、这两句诗文出自五代时期的女诗人,花蕊夫人创作的《述国亡诗》,全诗为:“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18)、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19)、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一个家庭走向兴旺的三个标志,有一个,就很了不起!

4、子曰名句拼音版

(1)、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2)、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孔子语录

(3)、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这样的人根本不必与他们争论,毕竟和井底之蛙说大海,亦或是夏虫说冰雪,都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情。

(5)、(译文)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6)、教育的最大骗局,叫“孩子,你只要快乐就好”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8)、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哭晕理由:老人家的意思是两种角度去考虑问题就OK了,不要想太多!Justdoit!想来想去的还不行动,墨迹啥那!

(10)、(翻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1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2)、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13)、(译文)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典籍。

(1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5)、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6)、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