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
1、刘基是谁
(1)、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县人。自小聪慧过人,十二岁考中秀才,十四岁入郡庠(府学)读书。泰定四年(1327),从名儒处州教授郑复初学,至顺三年(1332)中举,元统元年(1333)中进士。其家室,明初黄伯生《诚意伯刘公行状》中载: 娶富氏,封永嘉郡夫人。继室陈氏、章氏。长子刘琏、次子刘璟为陈氏所生,二女为章氏所生,适吴彪、沈安。 张时彻《明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赠太师谥文成护军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亦录: 公初娶富氏,封永嘉郡夫人。继陈氏,赐章氏。陈生子男二:长琏,由考功监丞任江西参政,卒于官;次仲璟,授合门使,赐“除奸敌佞”铁简侍朝,寻升谷府左长史、提督肃、辽、庆、宁、代、谷六王府军务,成祖时死事,别有传。 二者基本相同,故刘基妻室三人:富氏、陈氏、章氏。而富氏、陈氏、章氏三者关系:富氏,初娶(富弼八世孟谦之女),属原配结发,当为刘基母亲富氏的远房侄女。元统元年(1333),刘基二十一岁高中进士并授瑞州高安丞的大喜期间,在父母主导下与富氏结婚。惜富氏不知何故而未育,大约到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封刘基诚意伯,被赠为永嘉郡夫人。 陈氏为继室。“继室”,《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晋杜预《注》:“诸侯始娶,则同姓之国以侄娣媵。元妃死,则次妃摄治内事,犹不得称夫人,故谓之继室。”因此古代诸侯的夫人称元妃,元妃死后,次妃代理内事,叫继室。汉朝以后,称续娶之妻为继室。《晋书·礼志》:“前妻为元妃,后妇为继室。”我们从“继室陈氏”之义推测,刘基应当有丧偶、续弦的经历:即原配富氏中年逝世,而后再续弦陈氏。 丧偶,一般习俗三年后方可续弦。从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继室陈氏生长子刘琏去推想:那富氏之卒,就应是至正四年,即刘基三十三岁(1344)之前,富氏可能三十岁。此年刘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的艰难时期。 刘基继室陈氏,《温州鼓词》说名叫秀英,生长子刘琏、次子刘璟。刘琏,官至考功监丞江西参政。明洪武十二年(1379),与胡惟庸的d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刘璟,少年通经,才学过人。授合门使,赐“除奸敌佞”铁简侍朝,寻升谷府左长史、提督肃、辽、庆、宁、代、谷六王府军务。建文四年(1402)被明成祖抓捕入狱,狱中自缢。而让人费解的是,他俩生母陈氏的籍贯生卒,却一直未见记录。 章氏,刘基第三房妻子,一般来说称妾,而张时彻《明诚意伯神道碑铭》中前加有“赐”字。“赐”,指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给予。似乎宋龙凤六年(1360),刘基五十岁时,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谋臣。次年(1361),刘基母亲富氏去世。此时当富氏年高多病,需要照料,继室陈氏不能随夫。刘基只得一身前往,章氏当为朱元璋所恩赐。《诚意伯刘公行状》云:章氏生二女:一适吴彪(青田北山人。国子监太学生,唐中书令吴畦的第十六代孙)、一适沈安。而张时彻《明诚意伯神道碑铭》中不知什么原因,却不载了。 《明史·刘基传》:“太祖即皇帝位……会基有妻丧,遂请告归。”周群、林家骊等《刘基年谱》均载云:明洪武元年(1368):“夏,妻丧”。此“妻”,以名份角度观察,陈夫人为继室,章氏朝廷恩赐,两人都符合。而陈夫人民间传说有“葬夫”一节,当三妻章氏为宜。
(2)、刘基以诗议政,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参政意识和批判精神,其所议论的范围包括元季至正年间吏治、军政等种种社会弊端。从诗歌的渊源角度考察,以诗议政,客观上承续宋人“以议论为诗”之传统,主观上则因其固有的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念使然。诗作情、理兼具,既有社会认识价值,又有艺术审美价值。
(3)、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4)、刘基的父亲叫刘爚,传说他的父母心肠非常好。一日,一位化作癞头乞丐的白鹤仙师来家乞讨,他们不仅不嫌弃,给他饭吃,而且还上山采来草药,为其医治烂头脓疮。白鹤仙师感念他们的善良,就告诉他们将先人的尸骨埋在家后面的五峰山脚下,日后必出将相之才。在仙人的帮助下,刘爚将祖先的尸骨埋在了山脚下。三年后,刘爚的妻子生下了刘基。
(5)、 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6)、刘基颇有预知的能力。据说朱元璋当吴王的时候,江南发生了一场旱灾。刘基掌管天文,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发生大旱,怎样才能求上天下雨。刘基说:“天一直不下雨,是因为牢狱里关押的人有冤屈。”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就派他去查牢监里关的犯人。刘基一查,果然有不少冤案。他向朱元璋奏明后,平反了冤案,把错抓的人放了。果然不出几天,乌云密布,接着就下了一场透雨。
(7)、刘基将词作为抒情言志的重要工具,题材广泛,内容丰厚,艺术上长于兴寄,长于铺叙,且善于用典。描景状物秀丽入神,造语精工典雅,词风以婉丽为主。
(8)、洪武八年(1375年),刘基虽然不良于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员一样,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颁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据说正月中旬,宋濂的门人刘刚来到刘基的住处,商请刘伯温将宋濂一百多卷的作品,择取精华部分编辑成书,以便诵读,也请刘基为新书写一篇序文。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9)、刘基的立制思想具有构建和谐社会治理的特征,对和谐社会构建是形成自身体系。其和谐之道是以宇宙视野考察人性,以遵循天地人三才互为影响为前提的。他在《天说》中指出了人之所以可以与天地并列为说:“天有所不能而人能之,此人之所以配天地为三也。”“三才一理,治道无二”,天地人及社会治理都与天道相关,天道之变化关系着社会运行的发展变化。他把制度建设提到“王道”层面上,提倡“善盗天地”之思想,强调人性善根的引导和培育,并与时势相谐。刘基和谐社会治理思想是具有宇宙全息性、动态和谐性特征的。
(10)、(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11)、村老们不服,提出了张良。我认为张良虽对亡秦兴汉有功,但在《史记》和《汉书》中均无明确记载,他一生也没有留下治国平天下,或军事学方面著作,我们不宜以推想来给他排名。他们之所以如此排名次是受到《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影响,而对刘基的生平他们知之甚微所致。当时的几次辩论似乎难分胜负,但至今我认为我的说法是对的。也许正因为如此,逐步成长后,我对刘基的生平及其著述也较其他历史人物更有所留意。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黄岩见到刘基的琴,立刻引起重视并向省文管会和青田报告,多年后仍不能忘怀,也是我多年关心刘基生平及其著述有关。
(12)、要说季谦办湖山义塾之时,刘基正在杭州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那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刘基又是如何知道其事的呢?
(13)、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元末,兵荒马乱,战火连连,在家闲居三年。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14)、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15)、 (注:本文参考陈国生《刘国师雅宅娶亲》和朱勇华《刘基的缙云渊薮》两文综合写成)
(16)、语出明·刘基《郁离子》。长江和大海不会痛废弃的水去比清澈,响雷也不会与青蛙与蚯蚓去比声音谁更高。
(17)、语出明·刘基《登卧虎山写怀二十八韵》。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
(18)、刘基的父亲叫刘爚,传说他的父母心肠非常好。一日,一位化作癞头乞丐的白鹤仙师来家乞讨,他们不仅不嫌弃,给他饭吃,而且还上山采来草药,为其医治烂头脓疮。白鹤仙师感念他们的善良,就告诉他们将先人的尸骨埋在家后面的五峰山脚下,日后必出将相之才。在仙人的帮助下,刘爚将祖先的尸骨埋在了山脚下。三年后,刘爚的妻子生下了刘基。
(19)、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刘基赴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高中进士。然因战火连连,在家闲居三年,至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授予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之职。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成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一些豪绅勾结贪官污吏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决心为民除害。掌握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恶霸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进行了整治。他处理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畏强权,决不宽宥违法行为,因此深受百姓爱戴。同时因正直不阿,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对他进行陷害,因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20)、尾联两句“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中“轩裳”指车服,引申为官位爵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如果姜太公建功立业是天命所注定,那就不由得让数千年后的诗人也想着自己完成功业也会是天命所归。
2、刘基贤
(1)、刘集,受父亲影响,没有出任官职,将刘家迁至青田的武阳,于是刘氏以青田人自称。以实践仁义自我要求,敦勉子孙遵行祖先与先圣先贤所训神的仁义之道。
(2)、回家后,刘基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地维持正常的饮食。数日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不要让我们刘家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作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地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达到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法律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的临终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当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刘基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葬于乡中夏中之原。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赠为太师,谥号“文成”。
(3)、刘基的智慧之一是“智之用百”,他说:“夫智,人出也,善用之,犹山之出云也,不善用之,犹火之出烟也。”所以刘基强调用才用智要善用。刘基用才之智有一个前提,用人者智慧高于人才者,德广量宏者,有识才辩才之能。在这样前提下“安才”更有可能。
(4)、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5)、杜甫有诗说“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而我是“历历豆棚事,分明在眼前”。我的论据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战乱不绝,百姓遭灾,诸葛亮辅佐刘备使“天下三分”,虽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结果还是“天下三分”中国没有统战乱频仍。而刘基辅佐朱元璋先平陈友谅,再平张士诚等,把元顺帝妥懽帖睦尔赶走,结束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的种族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使百姓能在较前更清明的环境中生活,其结果是使“天下统一”,这是诸葛亮的“天下三分”无法相比的。其次是诸葛亮虽然有不多的著述传世,却很少。但刘基著述甚丰,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因此我认为刘基应该是“头名”,诸葛亮是“第三名”。
(6)、这时,有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刘基的隐居生活,这个人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攻下浙东后,仰慕刘基的才名,同时也为了笼络天下士人,便主动召见刘基,请他出山做官。刘基毕竟受儒家思想浸润太深,心中的那份匡扶天下的理想未全部消失,被领袖人物朱元璋重新唤起,便毅然抛弃了隐居的念头,再度出世,做了朱元璋身边的一个谋臣。
(7)、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8)、奥野纯:“际会风云,平定海宇,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盖诚意伯刘公一人而已矣。”
(9)、朱元璋这才意识到刘基是不可缺少的;加上对李善长的逐渐失望,便又想起刘基的好来,便给刘基手书一封,书中写道,爱卿啊,你告假这么久了还没回来,我非常想念你啊!现在天下已经统一了,你应当马上回来,我们共同开创大明王朝的千秋伟业!我说的这番话,都是出自诚心啊!
(10)、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风寒,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往探望。御医开了药方,刘基照单抓药服用,觉得肚子里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二月,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地向他禀告胡惟庸带御医探病及服药后更加不适之情形,朱元璋听后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使刘基极为寒心。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基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特遣人员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
(11)、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刘基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
(12)、全诗借太公钓渭的图画,叙说周文王与姜子牙君臣相知,改朝换代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荒淫的元朝的愤慨和胸怀报复,渴望明主,建功立业的志向。诗人借题画以表明自己的心志,托物寄兴,巧妙地将主观心志寄寓于客观的描述之中,为不可多得的题画佳作。后来诗人终得一代雄主朱元璋礼聘,他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了大明王朝。
(13)、元朝末年,诗人以诗文明志,此诗就是在鉴赏《太公钓渭图》时,触画生情而作。诗中通过述说姜太公在璜溪独钓以及姜太公与周文王的君臣际遇,抒发了自己怀命世之才,盼望得遇明主,报效家国的心情。
(14)、《季氏湖山义塾之记》一文说明,刘基与青田有血脉相连、情感相通、文化相同的关系。
(15)、刘伯温自勉联。人生在世,怎么可能什么事情都顺心如意?只求能做到无愧于心,便可以了。
(16)、听说燕王被贬为庶民,姚广孝来到老友刘基的灵前,默默道,“为你申冤的日子不远了。”
(17)、可是,就在刘基接旨之后的夜间,刘基突然暴毙,令人好不惊异。这个害死刘基的真凶是谁呢?哪三个细节直指真凶,姚广孝早已猜出答案,从何说起?
(18)、刘基颇有预知的能力。据说朱元璋当吴王的时候,江南发生了一场旱灾。刘基掌管天文,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发生大旱,怎样才能求上天下雨。刘基说:“天一直不下雨,是因为牢狱里关押的人有冤屈。”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就派他去查牢监里关的犯人。刘基一查,果然有不少冤案。他向朱元璋奏明后,平反了冤案,把错抓的人放了。果然不出几天,乌云密布,接着就下了一场透雨。
(19)、可是闻讯之后,胡惟庸与涂节同样震惊。涂节道,“是谁害死了刘基?我们可没下手,不关我们的事。”由此可见,刘基意外死亡,与胡惟庸一干无涉。那么真凶是谁,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20)、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刘伯温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3、刘基之死因
(1)、►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因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帝国而驰名天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可悲的是,这样一位料事如神的千古功臣,最终却落得个被毒死的下场。
(2)、《中庸》说:“诚者自成,非诚无物。”只有忠诚内心,由“诚而明”,能明心见性,才能“成己”,长成“有我”之才。“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仁”、自在的根性,只有忠诚于这一根性,并借助一定技艺体己生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才。
(3)、安才的第三招是养其能,促其成长。使用人才要教诲要引导,教其所不知,引其所不能,促其逐渐成长。刘基说:“君子之使人也,量能以任之,揣力而劳之。用其长而避其缺,振其怠而提其蹶。教其所不知,而不以我之所知责之。引其所不能,而不以我之所能尤之。”用才者要视其才质区分对待培养,譬之如树之材,“松、柟、栝、柏可以为栋梁,种之必三五十年而后成。其下者,为柽柳、朴樕,种之则生,不过为薪”。假如急于求成,不待其成长,栋梁之才就没有了,“今君之用人也,不待其老成,至于不克负荷而辄以法戕之,栋梁之材竭矣。一朝而屋坏,臣恐束薪不足以支之也”。用才者要视才质区分对待更因为“教可行于质近,道难化乎性成”。
(4)、刘光世,字平叔,刘延庆次子,官至太师杨国公。
(5)、徐达一直把刘伯温的话记在心里,自上楼后,他就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边,寸步不离。朱元璋一一给功臣们敬过酒后,看了李善长一眼,推说要去小解,便与李善长下楼去了。
(6)、刘基故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旧属青田县),刘基上五代均故居图片住此。故里图片刘基故居为五开间。1311年6月15日,刘基生于此;1375年4月16日死于此。现存有刘基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明史·刘基传》载:“洪武四年正月赐老归,惟饮酒,奕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见。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茅舍。”由此可见刘基当时住房的简陋。
(7)、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并不以功臣自居,被封诚意伯。后与丞相李善长、胡惟庸意见不合,逐渐失去朱元璋的信任,61岁的刘伯温告老还乡,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8)、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9)、安才第二招是容其短,不鄙视甚至包容其陋习。刘基记述了一则故事。一个赵国人患鼠害,请来了中山之猫。这只猫善于抓鼠,同时喜欢吃鸡,一个月下来,老鼠被抓完了,鸡也没有了。儿子很担心,要求父亲赶走猫,父亲说:“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猫能把鼠害镇住,可以让人衣食无忧,至于这个猫有抓鸡的毛病,就当赏赐吧。
(10)、刚出生的刘基也不发声,好象是个哑巴。刘爚夫妇正在发愁的时候,白鹤仙师再次出现了。他对刘爚说:“这孩子眉清目秀,天仓饱满,地库方圆,日后必能成为王候将相。”说完,他伸手往孩子的喉管一摸,又拍了拍胸膛,刘基一下张口发出了声音。白鹤仙师随即驾着祥云飞走了。
(11)、关于刘基遇到仙人黄石公,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刘基从白猿洞中得到无字天书后的一天清晨,刘基拿着一本书,在山上石门洞飞瀑左侧数十丈的崖壁下诵读。突然,一声巨响,崖壁徐徐分开。刘基走着走着,来到一座石室,只见石室正中后壁洁白如莹玉,壁上刻着两个神仙,相向而立,四手同持一金牌,金牌云“卯金刀、持石敲。” 刘基天赋超人,自然领悟了。立刻拿起一大石,连敲石壁。许久,石壁自开,露出一石匣。石匣中藏着四卷兵书。
(12)、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朝廷征召刘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支持且被责难,只好上书辞职。至正六年(1346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邀请,与其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不远的蛟溪书屋住下,过起了半隐居生活。其间以教授村中子弟维持生计,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交游往还。至正八年(1348年),刘基结束隐居,来到杭州,不久夫人为他生下儿子刘琏。居杭州四年,与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唱和。至正十二年(1352年),于徐寿辉陷杭州前回到故乡,不久朝廷发来公文,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协助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最主要者为方国珍。左丞帖里帖木儿欲招安方国珍,刘基认为方氏兄弟为首犯,不诛无以惩后,然方国珍重赂官府,终被招安授以官职,反而谴责刘基擅作威福。刘基一怒之下辞官还里,以表对元朝腐败昏聩之不满。
(13)、至正八年(1348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
(14)、 江海不与坎井争萁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硁硁之夫,何足杀哉?
(15)、刚出生的刘基也不发声,好象是个哑巴。刘爚夫妇正在发愁的时候,白鹤仙师再次出现了。他对刘爚说:“这孩子眉清目秀,天仓饱满,地库方圆,日后必能成为王候将相。”说完,他伸手往孩子的喉管一摸,又拍了拍胸膛,刘基一下张口发出了声音。白鹤仙师随即驾着祥云飞走了。
(16)、首联两句“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酷似电影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同时展现两幅画面,一副是荒淫的宫廷生活,一副是即将埋葬这王朝的英雄的生活,并且由古代穿越而至当今。殷商末年商纣无道,性情残忍,好酒淫乐,沉迷妲己的美色,夜夜欢娱,荒理朝政。首句的“璇室”即指宫廷奢侈宴乐之所,商纣王“经典”的淫乐欢娱即是“酒池肉林”:他在摘星楼前设宴,令男女裸体追逐戏谑,同时在鹿台下挖两个坑穴,一个引酒为池,一个悬肉为林,令各嫔妃裸戏于酒池肉林,互相扑打。“璇室群酣夜”借写商纣昏淫暗指元末元顺帝惟淫是乐,据《元史·列传·第九十二》载:元顺帝“选采女为十六天魔舞。八郎者,帝诸弟,与其所谓倚纳者,皆在帝前相与亵狎,甚至男女裸处,号所处室曰‘皆即兀该’,华言事事无碍也。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无所禁止”。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当时元朝统治阶级的不满。荒淫的王朝必然会引起天下人的反抗,就会需要能建国立业的人才,需要能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明主。当年的姜太公有雄才大略,他在璜溪独钓,就是为了等待明主,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璜溪”即磻溪,相传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他在磻溪钓得玉璜,故名璜溪,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璜溪独钓时”也是借姜太公独钓遇到明主周文王,暗指自己也拥有“命世之才”,希望遇到像周文王一样的明君,辅佐他开天辟地。
(17)、在北京白云观道士徐信权(中)的陪同下,蒋逸人(右)终于寻到了朝思暮想的刘伯温古琴。
(18)、最后的说法,刘基自然病死,不过这个正如《明史》所说是忧愤气出了病,最后去世。也许事实真的就是这样。
(19)、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要封刘伯温为一品左丞相,可是刘伯温己看透了朱元璋,因此,他坚决辞封不受,要求告老回乡。朱元璋觉的反正基业己定,有没有他亦无关大局,也就顺水推舟,遂了他的意愿。
(20)、刘基在文章的最后写到“邑人洪应求道其事于予,且请为之记,予既乐乡里之有善人,而又嘉洪生之乐道人善也,故善而书之”。原来是乡人洪应求把湖山义塾之事讲给刘基听,并请刘基为之作记,刘基为家乡的好人好事所感动,所以作就此文。
4、刘基
(1)、蔡元培:“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2)、小时候的刘基,非常聪明,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书看几遍,就能背下来,所以深得老师的赞赏。
(3)、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4)、刘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刘伯温,生于1311年7月1日,卒于1375年5月16日,浙江青田,今天浙江文成人。
(5)、那么这座义塾为什么称作“湖山义塾”呢?原来高湖以前的村名就叫湖山,这也是现在位于高湖境内的北山移民安置点就取名为“湖山小区”的原因。
(6)、刘伯温抑郁成疾,朱元璋听闻后便让胡惟庸带着太医前去诊治,结果情况愈发严重,在1375年5月16日病故于家乡,享年六十五岁。
(7)、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成了其谋臣。其时陈友谅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县)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朱元璋帐下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钟山(南京)。朱元璋不能决断,刘基则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刘基有见地,召入内室与其密谋。刘基认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认为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中,应利用其弱点诱其入伏,一举重创,灭其锐气。刘基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使朱元璋茅塞顿开。朱无璋按计行事,先灭陈友谅,后灭张士诚,同时按刘基建议,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并取国号“大明”,以号令天下。
(8)、 当时军队的重要将领,大都是淮西人,他们在军队的威望很高,朱元璋为了安抚淮西勋贵,自然要将重要的爵位和官职留给淮西老乡。
(9)、刘基接到此书后,自然感激涕零,立即启程回到京师,以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这时朱元璋对李善长已是很不满,打算撤掉李善长,以刘基取而代之。
(10)、这一大胆的提法,试想一下,那么多功臣都被朱元璋杀掉了,他能放得过刘基吗?想来他欲杀刘基之心早就有了,只是没找到适当的借口。恰好胡惟庸与刘基有过节,欲治罪于刘基,朱元璋便决定借胡惟庸之手杀掉刘基。
(11)、这一段公案,到了明史专家吴晗那里,有了新的结论,吴晗经过多方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刘基被毒,出于明太祖之阴谋。胡惟庸旧与刘基有恨,不自觉地被明太祖所利用。”
(12)、明初所定处州税粮,仿照的是宋制,每亩加五合,独青田县除外,太祖朱元璋的意思是让刘基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朱元璋巡幸汴梁,刘基与左丞相李善长留守京城。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因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人畏惧刘基之威严。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被治罪,李善长一向私宠李彬,请求从宽发落,刘基不听,并派人骑马速报朱元璋,得到批准,于祈雨时将李彬斩首。因此事,刘基与李善长开始不和。朱元璋返京后,李善长向其告状,说刘基在坛土下杀人,是不敬之举。平时怨恨刘基之人也纷纷诬陷刘基。其时正值大旱,朱元璋要求诸臣发表意见,刘基说:“士卒亡故者,他们的妻子全部迁往他营居住,共有数万人,致使阴气郁结。工匠死后,腐尸骨骸暴露在外。将投降的吴军将吏都编入军户,便足以协调阴阳之气。”朱元璋采纳其建意,但十天后仍不见雨,故而发怒。此时恰值刘基妻子去世,刘基请求还乡。朱元璋正在营造中都,同时积极准备消灭扩廓。刘基临走上奏说:“凤阳虽是皇上的故乡,但不宜作为建都之地。王保保不可轻视。”不久定西之役失利,扩廓逃往沙漠,此后一直于边境为患。同年冬,朱元璋下诏,叙说刘基征伐之功,召他赴京,赏赐甚厚,追赠刘基的祖父、父为永嘉郡公,并多次要给刘基进爵,刘基固辞不受。
(13)、 青田刘基,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尊为军师。晚年,在十分严峻的环境中,逐渐失去朱元璋信任。告老还乡后,为避祸,行为超乎寻常的谨慎,处事超乎寻常的低调,仍引起朱元璋疑忌而夺去俸禄,最后在忧郁中死去。建文四年(1402)次子刘璟被明成祖抓捕入狱,狱中自缢。刘基家人族戚为避诛连,秘密出逃,亡命山林,从而造就他一生的坎坷经历包括家室,至今让人不断探问。近日发现刘基二夫人陈氏为缙云人氏,殊为意外,特予辑录,与君分享。
(14)、这个官儿在御史台属于三把手,没什么实权,刘基本可以每天上班走走过场,乐得个逍遥自在。可刘基主张依法治国,主张对各级官吏严肃法纪,结果得罪了一些人,弄得大家都对他心怀怨怼。得罪一般人没什么大问题,可刘基后来把当朝宰相李善长也得罪了,宰相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15)、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刘基入郡庠(府学)读书,从师习《春秋经》。此经隐晦奥涩、言简义深,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单纯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且能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试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旨要。老师十分佩服,称其奇才。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之教育。郑复初对刘基的父亲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有一次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覆船山有《六甲天书》(据传其死后分赠于朱元璋和徐达),前往探秘。此处隐藏着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刘基于其中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虚心好学才智出众,于山中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到家乡后很快名声大振,众人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16)、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刘基画像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叩首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后来,李善长辞官归居,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太祖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
(17)、刘基回到老家后,本想好好养老,过一过清闲的日子,可哪成想,朱元璋又把他想起来了。刘基走之前,曾给朱元璋提出了几点忠告,其中有一条,是让朱元璋集中力量消灭蒙元的残余势力。但江山在握、志得意满的朱元璋,当时没能重视刘基的这条建议,结果逃回大漠的蒙元残部成了北部边疆的大患。
(18)、以上所述事迹二则可信,有关张定边在乡间的传闻只是传说,但都可以说明刘基不仅为统一中国有功,且为人厚道,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历史人物。
(19)、其次刘基被朱元璋害死。这个只是推论,有人认为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派人下药毒死刘基,但是刘基在南京养病的时候已经是快不行了,要知道刘基的年龄很大,他他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的年龄段大概已经是50岁到58岁,之后在最后生命的最后一年已经得了风寒,但是据《故诚意伯行状》记载,胡惟庸带医生看望刘基,刘基喝药觉得不舒服之后,曾经向朱元璋上奏过这件事,但是朱元璋没有在意。很多人认为是朱元璋害死刘伯温,其实朱元璋没有必要,假如是朱元璋要毒死刘基,刘基又何必向朱元璋上奏胡惟庸要加害自己的事情呢?这完全说不通。
(20)、至正六年(1346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
5、刘基谏主解签
(1)、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同年大封功臣,又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刘基还归家乡。洪武八年(1375年),刘基虽然不良于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员一样参加元旦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乙卯岁早朝》诗,此诗虽属歌功颁德之应酬文字,但于其中仍可见出刘基之心情。
(2)、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3)、刘伯温本名叫做刘基1311年7月1日在处州青田县南田乡出生,是明代初期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文化造诣上也有所成就,明初诗文三大家就指是刘伯温、宋濂与高启。
(4)、沈德潜在《明诗别裁》中说:“元代诗都尚辞华,文成独标高格,时欲追韩杜,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
(5)、其实,即使没有胡惟庸的加害,刘基也不可能得善终,因为朱元璋总会找到除掉他的借口!这是造成刘基人生悲剧的客观原因,如果从刘基自身找原因的话,是儒家那种兼济天下的思想害了他,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不满足于只是谈诗论文,不想只做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总想着“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怀揣经天纬地的理想,欲拯救苍生于水火,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6)、后来刘基回到南京,朱元璋向刘基咨询宰相人选,询问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怎么样?刘基坦言自己的看法,认为都不行,但是把朱元璋气到了,虽然事实证明刘基是正确的。刘基就是这样一个人,正人君子,刚直不阿,总是从大局出发,不求名利。但是这样的人最易收到攻击。
(7)、刘基娶富氏,封永嘉郡夫人。继室陈氏、章氏。长子刘琏、次子刘璟为陈氏所生,二女为章氏所生,适吴彪、沈安。
(8)、按理说,在斩杀李彬这件事上,刘基没有做错什么,朱元璋为什么还要让刘基下岗呢?主要是为了平衡各方面的矛盾。当时,朱元璋当时倚重的是宰相李善长,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盟主,刘基得罪了李善长,就等于是得罪了整个淮西集团。朱元璋权衡利弊之后,他不得不牺牲掉刘基。
(9)、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
(10)、你我兄弟相处二十余载,临别赠弟一言,望弟切切牢记,今年冬月庆功楼上,寸步莫离帝身,果然就在这年十月,朱元璋在庆功楼上大宴群臣。
(11)、语出明·刘基《卖柑者言》。外表如金玉般美丽,而内里却是一些破败的棉花。形容表里不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这与俚语“绣花枕头一包草”异曲同工。
(12)、“天地之盗”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是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天地是万物之盗,万物是人之盗,人是天地万物之盗,天地万物及人互为其贼,天地人三才彼此要和谐相处、权衡有度。第二层是遏其人盗,而通其为天地之盗。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让万物生生不息,天地之愈滋,庶民之用愈足。人能操天地之心为之君,可以致天地之大德。第三层是引“天地之盗”旨意从自然之理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士农工商各界,同样可以通过“天地之盗”原理达到和谐。
(13)、还乡后的刘伯温行事非常低调,但也触及了朱元璋的某些禁忌,有谣传说刘伯温所选的墓地的地方有君王之气,结果朱元璋听闻后就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
(14)、三四两句“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写姜子牙的垂钓生活,他淡看富贵如同浮云一般,虽然须眉已白仍然心志恬淡似流水平静。诗人依然是借写太公而写自己,向世人表白:自己过“草野自屏”生活的心态就是姜太公在璜溪垂钓的那种淡如水的心境。姜太公的情怀和诗人自己的情怀一样,既怀“济世”之才,又兼有淡如水的君子情操,这种人必将建立旷世功业。
(15)、刘基二十二岁时就進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使失职,受排挤回家隐居。刘基在隐居期间,寻访隐士仙道,据说还遇上了仙人黄石公。他最终具有了未卜先知、洞察今古的能力。
(16)、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太祖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
(17)、安才之道第四招是分期类,致才有别。或以德怀之,或以政导之,或以财使之。刘基说:“太上以德,其次以政,其下以财。德久则怀,政驰则散,财尽则离。故德者,主也。政者,佐也。财者,使也。致君子莫如德,致小人莫如财。可以君子,可以小人,则道之以政,引其善而遏其恶。”刘基的“才”的理念是符合最初造字“才”之本意的,同时也是有现代意义的人文关怀的。《说文》说:“才,草木之初也。从上贯一。将生枝叶。地也。”即草木刚萌芽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基于自身的根和种子的,是基于自身根性的,这才是“才”之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才”,是回归于自身根性成长而来的。
(18)、辞官后,刘基返回青田,至正三年(1343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
(19)、事迹之二:余姚王守仁(1472-1529)因曾筑室于会稽阳明洞侧而被学届称为阳明先生,他是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据《王文成公全书》记载,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是文武全才,元末奉老母避乱居诸暨五泄,他与诸暨的王冕、永嘉(今瑞安)的高则诚等均有交往。刘基也数度前往拜访,他对刘基说过:“你有辅佐君王成就大业之才,将来建功立业,但应‘厚施而薄受’,我是山野之人,勿以世俗之事累我’。”其后刘基辅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开国功臣多有封公封侯,而刘基只封了个诚意伯。
(20)、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1)、1370年11月29日-1375年5月28日
(2)、刘基非常高兴,拿着兵书四卷,回头就走。待他走出洞外,石壁复合如故。
(3)、刘基二十二岁时就進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使失职,受排挤回家隐居。刘基在隐居期间,寻访隐士仙道,据说还遇上了仙人黄石公。他最终具有了未卜先知、洞察今古的能力。
(4)、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5)、聪明的刘基到了半夜,两寸厚的书就能背记了。道长感叹不已,说:“真是一个天才也!”他随手打开一座石室,引刘基入内。刘基看到室中有各种各样的书,他异常激动。于是,道士将石室之书连同刘基带来的四卷天书一并讲论。经过道长的悉心传授,刘基终于弄懂了四卷兵书与石室之书的要旨。下山前,道长告诉刘基,他就是当年授兵书于汉张良的九江黄石公也。
(6)、2013年7月经刘基后人之召,我有幸来到山明水秀地灵人杰的刘基故乡文成,目睹了纪念他诞辰七百周年的盛会。回来后想起他在世时和我的老家诸暨还有一些交往,虽然这些不能视为重大历史事件,但并非文成、诸暨两地人尽皆知的事情,旧事重提也许能增加一点乡谊。按刘基自1333年23岁中进士,1336到江西任高安县丞起,在此前后他是不可能到诸暨的,直到1348年38岁时他才寓居杭州,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1352年42岁时任浙东元帅府都事,1353年43岁时任行省都事。彼时,地方不宁,他办事认真负责,也不可能到诸暨作非公务之游。因他对方国珍的主张与朝廷的抚绥政策不合,于年底被“羁管”于绍兴,直到1354-1355年即44-45岁时。这里所谓“羁管”,不同于“羁押”,“羁押”须进“看守所”,而“羁管”相当于“安置”,允许有活动空间。果然到1356年46岁时就复为行省都事。就在这两年多的“羁管”期内,他登过会稽山,到过萧山、诸暨等地,还留下了墨迹。
(7)、刘基非常高兴,拿着兵书四卷,回头就走。待他走出洞外,石壁复合如故。
(8)、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呈上《戊申大统历》。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天气大旱,刘基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刘基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现象。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基便问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将自己所做的梦告诉他。刘基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三日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基释放了。不久,又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9)、在依法治国方面刘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刘基认为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法律的制定要相对宽松,但是在执行时一定要严格执法,特别是对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基的法律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对打破中国古代“人治”传统,并使法律日益走向客观、公正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符合法律制度发展的进步趋势。
(10)、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1)、这既是他本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在那样一个皇权专制的权力结构下,他怎么也躲不开的宿命。
(12)、刘基固然是“自尽”,根源是胡惟庸的势力太大,为了扳倒他,不得已而为之。因此,真正的凶手,仍然是胡惟庸。而这,也就是姚广孝在刘基灵前说的“为你申冤的日子不远了”的意思吧?
(13)、语出明·刘基《郁离子·卷任己者术穷》。善于猜忌别人的人,别人也在猜忌他;善于提防别人的人,别人也在提防他。佳句赏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本是我们在交往中对待他人的一个底线,但太过投入,难免会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
(14)、成为天子的朱元璋此时的心境已完全不同,猜疑之心非常重,所以刘伯温将自己的儿子留在了京城,用意十分明显,朱元璋也会将这些老臣之子召集起来,嘘寒问暖。
(15)、有一些人仰慕刘基的大名,便前来拜见,可刘基总是想方设法拒绝。刘基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明智之举,虽然自己已经回了老家,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民,但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是不会放心自己的,自己如果不避嫌,今天接见这个人、明天接见那个人,就会给人结d营私之嫌,那样一来,灾祸就不远了。
(16)、刘基天资聪明却好学习,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17)、刘基临终前,与姚广孝见过一面。刘基拜托姚广孝说,“眼下,只有你能帮助燕王。”姚广孝是如何帮助燕王反败为胜,暂时不得而知。但是从姚广孝的祈愿可见,他的计划早已实施,且胜利在望。而刘基的死因,也从姚广孝的举止中透露出重要信息。
(18)、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