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谚语摘抄
1、三国演义的谚语和成语
(1)、(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2)、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3)、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雨果
(4)、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后世对孙权的评价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
(5)、《三国演义》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制作,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沈好放任分部导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张光北、洪宇宙主演的历史剧。
(6)、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
(7)、且说董承自刘玄德去后,日夜与王子服等商议,无计可施。建安五年,元旦朝贺,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帝知国舅染病,令随朝太医前去医治。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平到董承府用药调治,旦夕不离;常见董承长吁短叹,不敢动问。
(8)、3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袁绍)
(9)、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10)、40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11)、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1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13)、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屈指可数。
(14)、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15)、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 肖伯纳
(16)、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7)、17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18)、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19)、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云吾:“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玄德曰:“子龙真丈夫也!”评论:此段描写了赵云拒婚之事,充分体现了其正直,君子气概。
(20)、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2、三国演义谚语摘抄大全
(1)、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
(2)、20和顺门第增百福 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3)、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4)、东汉末年,汉灵帝死后,董卓借口惩除宦官,进兵京城。途中,他救起落难的新立少帝和陈留王。到了洛阳以后,为了独揽朝廷大权,董卓又废掉少帝,令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董卓自为相国,专断朝政。后来,曹操和袁绍起兵反对,董卓又挟持献帝从洛阳西迁长安,并自为太师,残暴专横到了极点。比喻某人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5)、天下无难事,有志者成之;天下无易事,有恒者得之. 书摘
(6)、典故:姜维北伐时,当时蜀之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得让原来在关公帐下做主簿的廖化(做过山贼,归顺关羽)做先锋。原义是蜀国连个像样的人都没了,廖化那样的大将居然要去做先锋。
(7)、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
(8)、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三结义)2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3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袁绍)4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曹操)5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袁绍)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9)、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一切可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踏成泥沙. 郭小川
(10)、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11)、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中有: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第九十回
(12)、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13)、·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14)、98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15)、21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16)、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17)、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18)、汉朝无起色,医国有称平;立誓除奸d,捐躯报圣明。极刑词愈烈,惨死气如生。十指淋漓处,千秋仰异名。
(19)、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为报当日之恩情,关羽放了曹操,后世的评价
(2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清)蒲松龄
3、关于三国演义的谚语和歇后语
(1)、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2)、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
(3)、周瑜登台号令威严,跃马勇冠三军,上可以抱君侯知遇之厚恩,下可荣妻荫子,日抚摇琴以听音,夜有骄妻拌读,吾平生之原足以!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评论:此两段话描写了周瑜的儒者之风,和忠义的气概,大丈夫生天地之间,当为国效死力,马革裹尸而还,体现了公谨不仅才智过人,更有国者之风,且心如铁石,非名利可动其心。
(4)、赵云玄德与孔明亲赴桂阳。云迎接入城,推赵范于阶下。
(5)、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6)、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7)、人们说生命是很短促的,我认为是他们自己使生命那样短促的. 卢梭
(8)、"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9)、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
(10)、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
(11)、手不释卷:(吕蒙)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2)、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13)、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14)、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15)、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
(1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17)、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18)、16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19)、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曹操用计--又奸又滑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曹操转胎--疑心重蒋干盗书--上了大当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吕布见貂蝉--迷上了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十七回
(20)、曹操将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张超自刎,张邈投袁术去了。山东一境,尽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在话下。
4、三国演义谚语摘抄100句
(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2)、(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生子当如孙仲谋"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
(4)、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5)、23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6)、融即应声曰:“如君所言,幼时必聪明者。”炜等皆笑曰:“此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
(7)、谁敢杀我?——魏延最后一句孔明曰:“新野小县,不可久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玄德曰:“公言甚善;但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孔明曰:“今若不取,后悔何及!”玄德曰:“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
(8)、67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9)、61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10)、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以其经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为演义d所不齿。原因很简单,因为其没有正确的心态。面对一个才能和智谋都高过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讨教,而是选择了嫉妒和想方设法的与之争斗甚至陷害,这种要不得的心态终究使自己心愿难遂下英年早逝。这是《三国演义》为了凸显出诸葛亮高大形象所虚构的一句话,历史上的周瑜心胸宽广深受孙权及文武百官乃至后世英雄的敬重与怀念。
(11)、89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12)、(三国时■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
(13)、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14)、10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15)、91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1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7)、(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18)、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19)、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遣使入川,与蜀同盟,共分天下,缓缓图之--张昭对孙权语
(20)、52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5、三国演义谚语摘抄及感悟
(1)、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刘安
(2)、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继任统帅,才识不如周公瑾 (周瑜),又与关羽为邻,确实很难。关羽其人虽已年老却好学不倦,读《左传》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气,但却颇为自负,老兄既与之相邻,应当有好的计策对付他。”他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
(3)、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
(4)、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粱启超
(5)、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6)、11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关羽评张飞)
(7)、24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8)、74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9)、1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10)、《三国演义》中,东吴夺得了荆州杀害了关羽,刘备得知后不顾诸葛亮嘱咐的“北拒曹操,东和孙吴”的战略,也听不进中臣的劝阻,一意孤行率七十五万大军寻东吴报仇。结果被陆逊火烧联营七百里,非但未能报仇反而一朝命丧,可怜了众将士。一般用来形容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侧重小利益与大损失的对比。
(11)、“单刀赴会”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释义: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12)、11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13)、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 ‘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孙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从此开始学习,专心嘞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14)、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15)、99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16)、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17)、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清)曾国藩
(18)、★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19)、95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20)、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
(1)、76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2)、如果羊牯仅仅因为上奏不受重视就要忧伤、郁闷而终,那么,流离逃亡、困顿苦熬多年的刘备简直早就应该抹脖子自尽!所以,这是典型的悲观者论调。面对完全相同的形势,悲观者苦着脸说什么“屡战屡败”,乐观者却会斗志昂扬地说“屡败屡战”!即便人生真的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那些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也会欢呼:“天下如意事,起码十有一二啊!听兄一言,使我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吕布(李肃说吕布反叛丁原后)听了您的话,我心里的疑惑全部没有了,好像满天乌云散尽,突然见到了阳光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曹操(比喻有些事情,虽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总觉得惜。)
(3)、城上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4)、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吃不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那不行吗?
(5)、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6)、(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7)、(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8)、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
(9)、·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既生瑜,何生亮"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11)、好词:(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2)、哪有斩不掉的荆棘?哪有打不死的豺虎?哪有推不翻的山岳?你必须奋斗着,勇猛地奋斗着,胜利就是你的. 邓中夏
(1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4)、学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15)、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谏孔明
(16)、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7)、初出茅庐,赔了夫人又折兵,鼎足三分,锦囊妙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呼风唤雨(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回肠荡气
(18)、“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喻假借名义,发号施令。
(19)、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20)、88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1)、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2)、39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3)、12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4)、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