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得陇望蜀的典故是指谁(得陇望蜀哪个时期150句)

得陇望蜀

1、得陇望蜀的陇是指哪里

(1)、诸葛亮为孤立祁山魏军,并开辟军资来源,于建兴七年春,三出祁山,夺回武都、阴平二郡。后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抚羌人。

(2)、当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郃乘势困败,失去要地。诸葛亮因初战受挫,失去前进的依托,退兵汉中,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挥泪斩马谡。

(3)、南朝宋时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岑彭传》中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刘秀给大将军岑彭写的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句“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

(4)、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5)、《东观汉记·隗嚣(áo)传》:“西城若下,便可见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6)、在汉军不断的攻击和劝降下,隗军渐有叛降的将领,隗嚣见形势窘困,派大将王元入蜀向公孙述求救,自己则带着家属,投奔西城守将杨广。光武帝再次招降不成,就命令吴汉、岑彭包围西城,耿弇、盖延包围上部,自己动身返回洛阳。月余之后,杨广身亡,隗嚣的处境更加危急。又捱过了几个月,王元、周宗带着蜀军五千,突然赶到西城,登高大呼:“百万大军来到!”汉军大惊,还未排好战阵,王元就冲入包围圈,把隗嚣接到冀县去。汉军粮食耗尽,撤兵返回关中。于是,安定、北地、天水、陇西诸郡,又倒向隗嚣。建武九年隗嚣财力人力消耗殆尽,处境每况愈下;而且又病又饿,只能以大豆和米,熬成稀饭充饥,终于愤恨而死。隗嚣部下拥他的少子隗纯为主,据守在落门(在今甘肃甘谷)。一年后,来歙率军攻克落门,隗纯和诸将投降,只有王元单身入蜀,投靠公孙述为将。

(7)、  刘晔的观点认为攻占汉中后令蜀人震惊,只要进攻他们就会望风归附;否则让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稳定人心,据守险要,那日后就难以征服。但曹操不听。

(8)、西和州一直是南宋的西部边防重地,保卫四川的屏障。本来陈寅坚守的应该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坚城,早在他到任四年前的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二月,西和州城曾大规模整修。不幸的是,这座耗费巨大的西和州城,竣工仅两个多月,就于当年四月发生大火,烧毁民居营房两千余间。当时的知州商震午惊慌失措,误以为蒙古兵破城,弃城而逃。而在陈寅就任的前一年,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西和州就曾被蒙古兵攻破。

(9)、释义:欲:欲望;壑:山沟,深谷。形容欲望像深谷一样,很难填满,指贪心重,无法满足,也作“欲壑难平”。

(10)、刘秀无异于告诉岑彭,“革命尚未取得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此外,这封信也透露出刘秀创业的艰辛,不然他不会发出“每一发兵,头鬓为白”的感慨。

(11)、前因: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据守汉中的张鲁。当时张鲁弟弟张卫领兵坚守,曹操攻阳平山上各个屯寨,但山势险峻难登,难以攻克;而且士兵死伤甚多,粮食又缺乏,曹操于是打算撤军,命令夏侯惇和许褚呼叫山上的军队撤退。此时有一些军队在夜里误闯张卫别营,营中士兵大惊四散,当时在军队后方的刘晔见此认为可以取胜,劝夏侯惇等不要退军。夏侯惇见后相信,于是回去告诉曹操,曹操于是进攻张卫,张卫不敌退走。张鲁不久投降,曹操得汉中。

(12)、”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陇:今甘肃一带;蜀:今四川一带),后成为讥讽人不知道满足、总想得到更多的意思;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本为中性词,后多含贬义。

(13)、此时颍川(河南禹州一带)、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一带)地区发生叛乱,守将向刘秀求救,刘秀急于赶回洛阳平定叛乱。临行时就给大将军岑彭留下一封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告诉岑彭,如果攻下两城后,不要满足于眼前的胜利,要乘胜进取,攻下蜀地,进而一统中原,“得陇望蜀”一词也由此而来。而刘秀言语中的“即得陇,复望蜀”表现了他远大的抱负和乘胜进取的决心,明显是一个褒义词。

(14)、曹操看了一眼司马懿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右,还想得到蜀。"最终曹操没有听取司马懿的意见。成语得陇望蜀出自于曹操之口。

(15)、两宋时期,陇南是宋金、宋元对峙的前线,金人企图攻取陇南后顺江而下灭掉南宋朝廷,但遭到吴玠、吴璘兄弟的顽强抵抗没有成功。蒙古的元军也是按照这条路线来攻取南宋,同样遭到了陇南儿女的顽强抵抗。虽然城池陷落,但在此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抗金、抗元的故事,也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最著名的就属当时西和州知州陈寅。

(16)、欢迎儿童培训教育机构、京郊周边风景区、市内青少年益智机构精诚合作。

(17)、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

(18)、(英文):Appetitecomeswitheating.

(19)、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20)、魏太和元年,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开始谋划攻打曹魏。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得陇望蜀的典故是指谁

(1)、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朋友喜欢和了解陇南,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更好的素材,请联系我们……

(2)、这个***霸占了王家的宅子以后,又得陇望蜀地想占有王家的田产。

(3)、①得寸进尺,读音dé cùn jìn chǐ,意思是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 指贪心不满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出自《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意思是不敢采取攻势而宁可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

(4)、长史荀攸献计:“张鲁手下有一个贪官,名叫杨松,若给予一些金银,再让他为内应,肯定能够把城攻下。”曹操便依计而行,结果真的把张鲁打败了。打了胜仗后,将士们都很高兴,主簿司马懿献计:“起奏大王,今汉中已平,然尚有刘备、诸葛亮虎居两川,倘领兵来犯,吾势危矣。今我军心正齐、锐气正胜,不若趁两川民心未稳,领我得胜之兵讨之,一举可定也。此计甚妙,唯大王察之。”

(5)、(解释):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6)、释义:意思是贪得无厌,永不满足,指人的需求永不满足。

(7)、很多人主张这个时候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拿下蜀郡。提出这个建议的有两个人,一个就是刘晔(音:yè),还有一个司马懿。但是曹操没有接受。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意思就是说:人哪,就是贪心不足啊,已经得了陇,还想要蜀。于是他决定撤军,不再往前进了。很明显,在这里,“得陇望蜀”已经被曹操看做是“贪心不足”的同义词了。

(8)、公元24年,隗嚣归顺了更始政权,但第二年,因为参与谋划劫持更始帝东去的事情暴露,在刘玄派兵的追讨下,又回到天水。当时,刘秀已经称帝,刘玄的更始政权失败后,隗嚣麾下聚集了一大批名士,也逐渐名震一方。公元26年,光武帝建武二年,隗嚣归顺光武帝刘秀。

(9)、内容来源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10)、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

(11)、人只要上了赌桌,就是输了也想捞个够本,赢了又得陇望蜀,哪里还割舍得开。

(12)、科普游子自然教育平台由5位来自***科学院系统的年轻人创办,在全国率先提倡让自然科学考察走进现代都市人,让孩子们在山野、***地、高原、森林等自然环境中认识植物、鸟类、走兽、昆虫、鱼类及两栖爬行动物,让孩子们学会用专业科学考察方法了解自然、爱上自然,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13)、曹操打下了汉中,张鲁投降,曹操不仅扩大了势力范围,还威胁到了刘备集团的安危,因为汉中是蜀郡的咽喉和门户,汉中被曹操拿下,蜀郡就直接和曹操的军事力量对峙。曹操如果乘胜进军,就可能威胁蜀郡的安危。

(14)、(解释)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15)、光武帝从陇中东返时,留下一函给围攻西城的岑彭说:“如两座城池都攻下,你就可带兵南下去攻下西蜀。人心苦于不知足,才平定陇右,又想着蜀地。”从此,“得陇望蜀”就成为讥讽人心没有厌足之时的成语。而光武帝正是在不断的“得陇望蜀”中,完成其“中兴”大业的;这也是历代王朝更迭时,无数次兼并战争的内在动力。

(16)、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

(17)、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18)、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

(19)、隗嚣是谁,刘秀为什么要征讨他呢?事情要从西汉末年说起。隗嚣是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出生在当地一个大族里,知书通经,还被王莽的国师赏识所用。公元23年,刘玄自立为帝,建立更始政权。隗嚣的叔父隗崔听说了这一消息,并且听说王莽节节兵败后,就打算联合人起兵,响应刘玄,在陇右一带起事。由于隗嚣在当地有名望,被众人推举为上将军,成为一方的割据势力。

(20)、    欲壑难填 贪心不足  贪多务得 贪得无厌 贪猥无厌 漫无止境 获陇望蜀 得寸进尺

3、得陇望蜀哪个时期

(1)、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率大司马吴汉、大将军岑彭向西进军,讨伐隗嚣,以图完成***的统一。东汉军队一路高歌猛进,很快拿下了天水,隗嚣兵败后逃到了西城(今甘肃陇南盐官镇一带)。刘秀便派吴汉和岑彭包围了西城,公孙述眼看唇亡齿寒,就派兵援救隗嚣,刘秀就派大将盖延、耿弁(gěng yǎn)迎击公孙述。

(2)、“得陇望蜀”一语道出古代陇南在军事战略、经济贸易上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也通过“得陇望蜀”折射出陇南两千年来在***、经济、交通、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3)、另派侯丹率二万人拒守黄石(今四川涪陵东北横石滩),岑彭留臧宫于平曲拒蜀兵主力延岑,而自率军折回江州,溯江西上,袭破黄石,倍道兼程二千余里,迂回岷江中游,占领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进击广都(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东北岸),公孙述派人刺杀岑彭,刘秀命吴汉率兵三万赶到前线,接替岑彭指挥。

(4)、   接着又叹道:“人心总是苦于不能知足啊!攻下陇西,又盼望能进军西蜀,其实每次发兵,我的头发、鬓角就要白一些啊!”

(5)、地主霸占了王爷爷的田地,得陇望蜀,又要抢王爷爷的房子。

(6)、欲壑难填 贪心不足  贪多务得 贪得无厌 贪猥无厌 漫无止境 获陇望蜀 得寸进尺

(7)、知足不辱 如愿以偿 心满意足 适可而止 称心如意 进寸退尺

(8)、在人类社会里,人们常常见异思迁得陇望蜀,忘了自己该待的位置,而处心积滤地去谋别人的位置。

(9)、才分给你糖,你就想着要饼乾,真是得陇望蜀,人心不足啊!

(10)、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岑彭的人,字君然,南阳郡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中兴时期的名将。

(11)、   在王莽窜汉后建立新朝,此时岑彭在自己的家乡棘阳担任县官。后来刘秀起兵反新,欲光复汉王朝,岑彭便带兵投靠,被任命为大将军,立下不少汗马功劳,颇得刘秀信赖与赏识。

(12)、    岑彭跟着刘秀一路打天下,攻克天水之后,便与偏将军吴汉把叛将隗嚣围困在西城,正当此时,刘秀却因有其它要事而必须先回首都洛阳。

(13)、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14)、南宋初年,金军为攻克西北发动了富平战役、和尚原大战、饶凤关大战、仙人关大战等。

(15)、②贪得无厌,读音tān dé wú yàn,原意是贪婪到无法满足的地步,现多用以形容贪图名利或金钱之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意思是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忿恨没有结束的时候。

(16)、经过:刘晔和司马懿劝曹操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

(17)、  司马懿也对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

(18)、_是输了想翻本,赢了想得陇望蜀,于是越陷越深。

(19)、(举例造句):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

(20)、“得陇望蜀”这个成语通常被看作贬义词,用来比喻某人贪心、不知满足,得寸进尺。但也有人认为,得陇望蜀的原意并非如此,它不仅没有贬义,反而带有褒赞的意思。

4、得陇望蜀的拼音

(1)、    《后汉书·岑彭传》:“两城若下(指西城、上邽),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2)、(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望:期望。既已得到陇地,还想攻取蜀地。比喻贪心不足。

(3)、自建武元年(公元25年)至建武六年(公元31年)初,经过近六年的东征西讨,先后消灭掉了赤眉军、刘永、张步、苏茂、董宪的势力,此时的刘秀已经控制了除陇右和巴蜀之外的广大中原之地,基本上统一了***的东方,与西北陇右的隗嚣、西南巴蜀的公孙述形成了鼎足之势。  建武五年(公元30年)四月,光武帝至长安,告隗嚣将派建威大将军耿弇等七将军从陇西攻蜀,隗嚣反对,并派大将王元率兵据陇坻(今陕西陇县西北),伐市塞道阻止汉军进攻,四月,汉军沿渭北平原翻陇山仰攻陇坻,结果大败。  王元跟踪追击,幸马武率精骑断后,使汉军得以撤回,刘秀留耿弇守漆县(今陕西彬县),冯异守栒邑(今陕西旬邑东北),祭遵守沂县(今陕西陇县南),另调吴汉由洛阳西进,在长安集结兵力,隗嚣乘胜派行巡攻栒邑,王元取肝县,均被击败,时割据河西的窦融已归附刘秀,进攻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击破助隗嚣的羌族豪强何封等部,隗嚣腹背受敌,隗嚣大将马援也在隗嚣反汉时归附于汉,光武帝给其精骑五千,招降隗嚣部属和羌族豪长,从内部分化瓦解隗嚣,隗嚣上书刘秀表示亲善,企图以此作为缓兵之计,未遂,即派使向公孙述称臣。  建武六年(公元31年)春,公孙述立隗嚣为朔宁王,出兵援陇,秋,隗亲率步骑三万进攻安定郡(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进至阴架(今甘肃泾川东),另派部队进攻肝县,企图夺取关中,冯异、祭遵分别击败,次年春,来歙率军二千,秘密从番须、回中,袭占略阳,威胁嚣所据冀县,隗嚣集中精锐反攻略阳数月未克。     闰四月,刘秀利用隗嚣顿兵坚城、士卒疲惫之机,进兵高平第一城,窦融也率河西步骑数万前来会师,汉军分路挺进陇山,招降瓦亭守将牛邯等隗嚣大将十三人,属县军队十余万皆降,略阳围解。隗嚣率残部逃奔西城,汉军占领天水郡。适值农民军余部复起,京师***动,光武帝赶回洛阳。  同年十一月,岑彭水灌西城时,隗嚣部将王元、行巡、周宗率蜀援军五千人赶到,从高地反击,汉军措手不及,王元等突入西城,迎隗嚣入冀,时汉军补给困难,粮食已尽,各部被迫出陇西,隗嚣收拾残部,一时又夺占陇西数郡,九年正月,隗嚣死,部众拥立其少子隗纯为王。  建武七年(公元32年)八月,耿弇、寇恂攻破高平第一城,十月,来歙、盖延攻破落门,王元只身逃奔公孙述,隗纯等投降,此战,历时4年,陇西始平定。  平陇战后,刘秀即从南、北两个方向,对益州的公孙述展开攻势。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三月,大司马吴汉率荆州兵六万,马五千匹,于荆门与岑彭会合,沿长江西上入蜀;来歙、盖延率诸军自陇西南下攻河池入蜀,南线岑彭军溯江西上,攻克荆门,俘程讯,斩任满,田戎退守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彭遂由三峡,长驱直入江关。沿途郡县降附,大军直迫江州。  同年六月,北路来歙军大败王元、环安军,攻破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河池,挺进蜀中,公孙述派人刺杀来歙,刘秀乃派将军刘尚继续率军南下,江州城固粮多,不易攻破,岑彭遂留兵围困,自率主力直指垫江(今四川合川),攻破平曲(今四川合川东),公孙述令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公孙恢率军拒守广汉(郡治樟潼,今属四川)、资中(今四川资阳)。

(4)、从刘秀给岑彭写的信中,可以读出这样几个信息,首先,刘秀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看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欲建伟业,就必须拿下陇、蜀。其次,刘秀的信也是对岑彭的鞭策和鼓励,人最怕骄傲自满,没有上进心。

(5)、   后来刘秀还是消灭了据陇的隗嚣和据蜀的公孙述,一统天下,重新恢复了汉室政权,成为汉朝中兴之主,而他写给岑彭信中的“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这句话,一方面透露出一统天下的雄心,一方面却也透露着时势迫人的无奈。

(6)、危难之际,陈寅对其妻杜氏说:“你赶快想你的办法!”杜夫人厉声叫道:“难道能活着与君一起受俸禄,而不能以死来共同报答朝廷吗?”言毕,即登上城头战堡饮药自尽。两个儿子及儿媳,也一起***在母亲身旁。陈寅收敛了亲人的尸体举火焚化后,冠戴朝服,登上城楼。他遥望朝廷临安宫阙所在的东南方向,焚香跪拜:“臣当初图谋固守此城,作为四川的屏障,城破了,臣也该当死了……臣不负国!臣不负国!”他哭告后,再拜,伏剑而死。

(7)、《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8)、得陇望蜀读音是dé lǒng wàng shǔ,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白话文意思是人的烦恼在于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西,又想着去割据巴蜀,每次应征入伍的军士,头发胡须都在战争的岁月中变白。

(9)、他这个人贪得无厌,抢了小李子的客户,得陇望蜀,现在又在打我的客户的主意。

(10)、宣帝司马懿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成语得陇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对话。

(11)、“得陇望蜀”这个成语通常被看作贬义词,用来比喻某人贪心、不知满足,得寸进尺。但也有人认为,得陇望蜀的原意并非如此,它不仅没有贬义,反而带有褒赞的意思。

(12)、魏将急躁,率军尾随追击。待魏军***近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歼敌3000人,司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当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设伏张郃后,还师汉中。

(13)、不久,蒙古兵增加兵力,砍伐树木制造攻城器械,再度围攻州城。陈寅一面力战苦守,一面派人求援。但几路援军都踌躇不进。陈寅率兵民昼夜苦战,坚守月余,粮尽援绝,城池被攻破。

(14)、但是曹操没有接受。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意思就是所说:人哪,就是贪心不足啊,已经得了陇,还想要蜀。于是他决定撤军,不再往前进了。

(15)、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一月,吴汉败蜀军于鱼腹津(今四川眉山之岷江渡口),进围武阳,歼灭蜀援军五千余人,西上再破广都,***近成都,吴汉求胜心切,率二万步骑进攻成都,兵败,吴汉随即改变战术,乘夜秘撤到锦江南岸与副将刘尚合兵,并力对敌,转败为胜。  此后,吴汉根据刘秀敌疲再攻的战术,与蜀军战于成都、广都之间,歼灭公孙述大量有生力量,兵临成都城下,十一月,臧宫攻克繁(今四川彭县西北)、郫(今四川郫县)与吴汉会师,合围成都,公孙述招募五千敢死士交延岑指挥,准备决战,延岑在市桥(今四川成都市南郊)大败吴汉,吴汉隐蔽精锐,示弱诱敌,公孙述贸然出击,蜀军大败,公孙述重伤死(参见广都、成都之战),延岑见大势已去,率成都守军降。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刘秀登基后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克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古老***再次归于一统。

(16)、《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的书信。

(17)、建武八年光武帝率军讨伐公孙述,与大将军岑彭合力攻破天水,隗嚣被岑彭及偏将吴汉围困于西城。公孙述派兵增援,反被光武帝手下的盖延、耿弁包围。光武帝见战局已定,便回到了京都,写信授意岑彭:“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苦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18)、"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

(19)、出处:出自《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

(20)、出处: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道理。

5、得陇望蜀的成语源于哪个时期

(1)、祁山,东起礼县盐官,西至大堡子山,横卧在礼县西汉水北侧,绵延25公里,扼陇蜀咽喉,控南北要冲,是三国时蜀魏相争的古战场。

(2)、不久,赤眉从东攻来,又传闻刘秀已在河北称帝,更始派在洛阳的张印、申屠建等将领密谋劫持更始帝逃出长安,回南阳地区另谋出路。隗嚣也参与密谋。更始帝发觉后,捕杀了申屠建,又派邓晔逮捕隗嚣。隗嚣与手下当夜冲出长安,逃回天水。隗嚣重新招集旧部,自称西州上将军。赤眉进入长安,更始政权分崩离析,三辅地区的耆老士大夫,都西来投奔隗嚣。隗嚣平时就是一个谦恭下士的人物,此时更是一一重用这些前来归附的士人。所以,在当时的割据者中,隗嚣的名望最大,连山东地区也闻其盛名。

(3)、得陇望蜀读音是délǒngwàngshǔ,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白话文意思是人的烦恼在于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西,又想着去割据巴蜀,每次应征入伍的军士,头发胡须都在战争的岁月中变白。

(4)、东汉初年,边疆战事不断,光武帝无暇他顾。汉臣公孙述趁机割据蜀地,于建武元年(25)自立为王,并勾结陇西(今甘肃)的隗嚣,一同抗衡朝廷。

(5)、地主霸占了王爷爷的田地,得陇望蜀,又要抢王爷爷的房子。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俗语: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7)、“得陇望蜀”(读音:délǒngwàngshǔ)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后来常用于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甚至贪得无厌。陇:指甘肃东部;蜀:指四川中西部。

(8)、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

(9)、当时著名的守蜀大将吴玠,驻守在河池(今徽县)。饶凤关危急!吴玠日夜行军300里赶到了饶凤关。

(10)、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把战略重点放在了陇右,也就是现在陇南、天水一带。这里是中原通向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关中的大后方。司马懿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

(11)、    他这个人贪得无厌,抢了小李子的客户,得陇望蜀,现在又在打我的客户的主意。

(12)、邓艾从沓中出发,通过了阴平小道,直扑涪城。沓中就是现在岷县南部、宕昌、舟曲这一带。

(13)、他刚获升迁,位高权重,但却想全权在握,得陇望蜀,真不知足!

(14)、人如果欲望无穷,时刻计较,得陇望蜀,生活一定很痛苦。

(15)、人只要上了赌桌,就是输了也想捞个够本,赢了又得陇望蜀,哪里还割舍得开。

(16)、很多人主张这个时候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拿下蜀郡。提出这个建议的有两个人,一个就是刘晔,还有一个司马懿。

(17)、张鲁听到前线兵败,立刻要投降,谋士阎圃劝说:“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与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张鲁就往巴中撤退,当时手下想烧毁城中辎重钱粮,被张鲁阻止:“本欲归命***,而意未得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意。宝货仓库,***之有。”

(18)、知足不辱 如愿以偿 知足常乐 称心如意  心满意足 适可而止

(19)、(反义词): 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20)、一个人在一生内做好一件事已经足以自豪,得陇望蜀诚属不智。

(1)、③欲壑难填,汉语拼音yù hè nán tián,欲:欲望;壑:山沟,深谷。形容欲望像深谷一样,很难填满,指贪心重,无法满足,也作“欲壑难平”。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道理。

(2)、隗嚣是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青年时曾投在王莽国师刘歆的门下。更始政权建立的消息传入陇中,隗嚣的叔父隗崔起兵攻下天水郡治平襄,拥戴隗嚣为上将军。隗嚣听从军师方望的建议,出兵攻杀雍州牧陈庆和安定大尹(即郡太守)王向,又遣将略取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边郡。更始二年更始朝廷派使者来征召隗嚣入长安,封隗嚣为右将军,而隗崔、隗义得不到官职。当年年底,崔、义两人商量要逃回天水,隗嚣害怕自己受牵连,就向更始帝告发。于是,崔、义二人就被诛杀,而隗嚣因忠诚而任为御史大夫。

(3)、诸葛亮为夺取关中,进攻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对魏军进攻作战。

(4)、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5)、这里史书还有一种记载,并非曹操军迷路,而是某天晚上,山上的一群麋鹿,冲进了张卫军营,导致营啸大乱。不管如何,张卫的运气真是背到家了。

(6)、经过3年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军10万,与魏军20万对峙与渭水南。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渭水,背水筑垒拒守。诸葛亮识破司马懿以逸待劳的阴谋,进驻五丈原。这样,魏、蜀两军相持4个多月。八月,诸葛亮病故在军中,最后蜀军还师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长达7年之久,诸葛亮虽苦心筹谋,但最终因国力不济等原因,以致师劳而功微。

(7)、(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望:期望。既已得到陇地,还想攻取蜀地。比喻贪心不足。

(8)、解释:如果拿下西城和上邽(guī)两城,就可以率兵向南进攻蜀国。人的烦恼在于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西,又想着去割据巴蜀,每次应征入伍的军士,头发胡须都在战争的岁月中变白。

(9)、跟《那年花开月正圆》学表白:诗词表白,爱意满满

(10)、地主霸占了王爷爷的田地,得陇望蜀,又要抢王爷爷的房子。

(11)、  解释:如果拿下西城和上邽(guī)两城,就可以率兵向南进攻蜀国。人的烦恼在于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西,又想着去割据巴蜀,每次应征入伍的军士,头发胡须都在战争的岁月中变白。

(12)、“东汉初年,隗嚣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邽,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13)、贪得无厌 得寸进尺 漫无止境 贪猥无厌 贪心不足 买铁思金

(14)、215年三月,曹操率军十万,进攻汉中张鲁。

(15)、《二十四史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司马懿》中记载:宣帝司马懿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成语得陇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对话。

(16)、一说,语出《后汉书·岑彭传》:“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山蜀虏。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一发兵,头须为白。”《东观汉记》成书于东汉本朝,《后汉书》成书于南朝宋,当以前者为源。

(17)、许多人对名利总不知足,常常得陇望蜀,贪得无厌。

(18)、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

(19)、虽然得陇望蜀的典故最早发生在刘秀身上,然而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段和这个成语相关的故事:公元214年,曹操对汉献帝发动了最后的一击:废后,伏皇后被废,曹操之女曹节为后。这是除了废帝之外对汉室最大的打击了,汉献帝默默地看着皇后被拖出去却没有忠臣响应,他自己明白下一步就是自己退位了。

(20)、当时天下尚未统隗嚣在陇右,蜀中的公孙述在成都称帝。隗嚣尽管归顺了刘秀,却在公孙述和刘秀之间游走。刘秀让隗嚣攻打蜀地,隗嚣以种种理由,力陈不宜发兵攻打蜀。这也让刘秀知晓了隗嚣的摇摆不定,后来,隗嚣也知道刘秀看出来自己的二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归顺了公孙述。公元32年,刘秀征讨隗嚣,还想再取得四川地区。于是留下“得陇望蜀”的记载。

(1)、    知足不辱 如愿以偿 知足常乐 称心如意  心满意足 适可而止

(2)、(示例):《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3)、当然,光武帝刘秀和魏武帝曹操在平定蜀地问题上面对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刘秀当时已经基本平定全国,自身又是汉室宗族,可以说无论实力还是舆论都占有绝对优势,这个时候就应该快速进取,以免日久生变。而曹操面对的不只是刘备的巴蜀,还有孙权的东吴,而且这两对手实力都远远强过公孙述,所以他没有可能举全国之力来进取西川。这个时候退一步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失,以待时机。

(4)、成语解释: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5)、话说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是西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第六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东征西讨,已经统一了中华大地的大部分地区,只有蜀地(今四川、重庆地区)的公孙述和陇西(今甘肃天水一带)的隗嚣(音:wěi áo)没有被平定。

(6)、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

(7)、”得陇望蜀“比喻得了这个、又想那个,总不知足;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原为中性词,后变为贬义词。”得陇望蜀“要求的往往是具体事物,适用范围较小;”得陇望蜀“多用在书面语里。

(8)、(示例):《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9)、翻译:意思是不敢采取攻势而宁可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

(10)、” 唐代·李白《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11)、(英语):covetSichuanaftercapturingGansu--haveinsatiabledesires;beinsatiable。

(12)、(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13)、你今天能有这份工作理当知足,不要得陇望蜀,太贪心了。

(14)、曹操从没去过汉中,只知道汉中地理利于防御,所以走陈仓大道,进击河池。河池是氐人的聚居地,当地人曾帮助马超叛乱,于是氐酋窦茂起兵反抗,被曹操攻灭。曹操问降将和凉州人,汉中好不好打。这些人没有进攻过汉中,但张鲁曾出过兵,被夏侯渊一顿胖揍,于是回复曹操:“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

(15)、 科普游子拥有中科青少年自然科普基地等多处科普场所,在天津、杭州、西安、内蒙等地拥有分支机构;自2014年8月11日至今已经在全国各地组织1500多期自然科普教育活动;深受青少年和家长的赞誉。

(16)、涪城守将马邈面对从天而降的魏军,不战而降。魏军从此迅速连下涪城、绵竹,***近成都,刘禅才如梦初醒,投降魏军,蜀汉亡。

(17)、吴玠到饶凤关后先玩心理战术,给金军主帅撒离喝送了两筐陇南产的柑橘并说:“大军远来,聊用止渴”,撒离喝大惊,以拐杖击地说:“尔来何速也。”

(18)、   据《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汉中太守张鲁想自立为“汉宁王”。魏武王曹操知道后,气愤极了,于是领兵四十多万前去征讨。曹操手下谋士、名将不计其数,所以一路上过关斩将,非常顺利地打到了汉中。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下,但是城中将士万众一心,攻打了很长时间,仍没有成效。

(19)、著名语言文字专家张昌余教授在其《广元昭化古今赋》一文中,有一句“得陇望蜀,弥漫司马氏驱兵之烟尘”,他说,“得陇望蜀”,既是成语,也是典故。而关于“得陇望蜀”这个成语的由来,张昌余说,有两个来源,司马氏的野心,并不是这个成语最早的出处。

(20)、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

(1)、出处: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2)、(英语):covetSichuanaftercapturingGansu--haveinsatiabledesires;beinsatiable

(3)、文县境内的阴平古道自古以来就是险要崎岖之路,历代除了当地农民行走之外,就只有必要的战争需要才用此道。阴平道上最险要的去处是摩天岭。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当年邓艾就是从这里裹毡而下,通过摩天岭直插江油关而灭蜀的。如今岭南已开辟了曲折小道,当地人叫“九倒拐”。

(4)、现在,就跟着小陇了解一下这些出自陇南的成语与典故,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吧。

(5)、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6)、曹操攻下汉中,看到仓储都没被破坏,顿时明白了张鲁的意思,派人安慰招降。此时曹操离刘备很近了,再往南就是剑阁,也是刘备入川的老路。蜀中人心未定,听到曹丞相来了,军心大乱,经常有人来投降,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守将虽斩之而不能安也。”

(7)、(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8)、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

(9)、有一次,隗嚣派使者周游来长安,途经冯异军营,被仇家杀害;而光武帝派卫尉铫期带珍贵礼物去赏赐隗嚣,刚到郑县(今陕西华县)地面,就被盗贼掠去礼品。光武帝常认为隗嚣是忠厚长者,一心要招揽他,至此只得叹息说:“我和隗嚣之间的事,看来好不了。他派来的使者被杀,我送去的礼物被抢!”正好公孙述出兵攻打荆州,光武帝就下诏书,要隗嚣出兵伐蜀。隗嚣上书说白水关险峻,当地栈道断绝。光武帝知道隗嚣不可能臣服,就亲自来到长安,派耿弇率七将军,经过陇地去攻打公孙述。隗嚣立即派大将王元据守陇坂,伐木阻塞道路。诸将与隗军交战,大败而退,王元乘势入三辅地区,被冯异、祭遵击退。隗嚣向公孙述称臣;公孙述派兵出蜀,与隗军呼应。

(10)、意思是说:平定陇西之后不要急着收兵,应一鼓作气再取蜀地,彻底消灭叛d。现在,“得陇望蜀”常用于指责某人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语意发生了明显改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