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佛教经典语录
1、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1)、为除三毒刺,专求利智犁。——源自:《华严经》
(2)、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3)、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4)、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5)、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6)、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7)、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8)、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9)、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10)、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
(11)、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12)、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13)、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14)、一切法各各为因,各各为果,是各因果相。——源自:《大智度论》
(15)、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6)、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17)、感谢遗憾,就是感谢生命的馈赠;感谢遗憾,前方的路才会走的更坚实;感谢遗憾,未来的日子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18)、于佛起恶心,毁谤生轻慢,入大地狱中,受苦无穷尽。——源自:《分别善恶报应经》
(19)、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20)、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2、佛教经典语录100句
(1)、争什么、比什么、计较什么?没有善心,谁都帮不了你,争也争不到,比也比不上,计较也没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爱,你就会自在。
(2)、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3)、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4)、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5)、首先“道”是什么?他是世界最初的圆点;演道为玄,难以说清的众妙之门;道之升华,人道合一的天人之境;道之居所,飘缈的人间仙府;道之人格化,烟霞中的神仙谱;道之德尊,众生的护法神:丰盈的道之意象,要从何处来说?
(6)、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7)、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8)、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9)、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释迦牟尼《心经》
(10)、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11)、“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12)、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13)、1修什么法都一样,念什么佛都一样,不能有分别。
(1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15)、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16)、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1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8)、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19)、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源自:《楞严经》
(20)、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3、佛教经典语录短句
(1)、过堂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2)、又如大海同一咸味,佛法亦尔,同趣涅盘,一味解脱。——源自:《佛说华手经》
(3)、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4)、8)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5)、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8)、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9)、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10)、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11)、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12)、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13)、说金钱是罪恶,都在捞;说美女是祸水,都想要;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说天堂最美好,都不去。
(14)、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5)、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6)、人生,像海上的波浪,难免潮落潮涨;命运,像山中的小径,难免起伏跌宕。纷繁红尘,总有寒暑炎凉;季节变幻,总会有雨雪冰霜。要相信:暴雨过后,才能感受彩虹的绚丽;炎夏闷热,才会体会清风的凉爽。
(17)、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18)、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19)、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20)、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需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4、佛教经典语录一千句
(1)、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3)、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4)、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5)、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6)、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7)、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9)、人生就像风一样,飘过就不再回来,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放弃,生命中总是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我们成功除了勇敢、坚持不懈外,更是需要方向。人生是需要反思,常回头去看看,那样的你才能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升华。
(10)、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却可以做到完美。
(11)、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2)、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13)、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14)、(1)首先是读文学名著,因为:"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
(15)、老子的才思学养,洋洋洒洒五千言《道德经》,深邃的哲思,透彻的说理,一字蕴千言,玄机难明,内藏修仙之术,外现治国安帮之理,大有天机洞察,小有教化齐家。
(16)、世间的人要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17)、佛说,给你修路的,是你自己;埋葬你的,也是你自己;帮助你的,是你自己;毁灭你的,也是你自己;成就你的,自然还是你自己。所以佛说:自作自受,自性自度!
(18)、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9)、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0)、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5、最新佛教经典语录100句
(1)、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2)、1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3)、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4)、也许我们应该将远志封存起来,用闲逸的山水蓄养,于杯盏中自在把玩。看一场烟雨,从开始下到结束;看一只蝴蝶,从蚕蛹到破茧;看一树的蓓蕾,从绽放到落英缤纷。不为诗意,不为风雅,不为禅定,只为将日子,过成一杯白开水的平淡一碗清粥的简单。
(5)、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6)、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王鹏运《浪淘沙》
(7)、礼佛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8)、人们曾猜测献祭、杀俘或者违反族规被杀等等原因,但都无法解释这种行为的残忍,如果是上述原因,没有必要让她受到这么多的伤害,而且行凶者也不可能如此义愤填膺或者疯狂。在排除了上述原因之后,有专家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零口姑娘”很可能是一位双性人或者性特征不明显的人。这样的人在远古部族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慌,认为是上天降下了灾难,或许也意味着部族的灭亡,所以众人才痛下杀手。
(9)、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10)、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11)、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
(12)、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佛说十善业道经》
(13)、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14)、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1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6)、为了体验人生,应以道德严律人格;为了追求学问,应以智慧扩充心光。
(17)、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18)、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19)、佛曰: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0)、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3)、1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
(4)、若悟实相,即藉一法,或藉一字,均可证果。——源自:《中有闻教得度密法》
(5)、世人误将假我当真我,以无常当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6)、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7)、没有发心,就没有修行,发什么心呢?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永远也解脱不了。
(8)、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9)、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10)、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1)、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2)、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1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心经》
(14)、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源自:《瑜珈师地论》
(15)、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16)、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17)、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谁都逃避不了,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科学家、哲学家解决不了,有钱有权也解决不了,只有用佛的智慧,用佛法的教育,面对现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1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20)、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生命是一树繁花,它注定会接受命运的洗礼,人生需要欣赏,抛弃想占有自己喜爱的一切东西的想法,不要奢望你能拥有很多,用一种平常心态去欣赏一个人、一件事,就象欣赏一幅画一样,你会很快乐,也会很坦然。
(2)、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3)、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4)、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5)、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6)、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快乐、报复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8)、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9)、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0)、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11)、不会尊敬别人,不知道照顾别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
(12)、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13)、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14)、6)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15)、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