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做官名言
1、曾国藩为官名言
(1)、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3)、12)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4)、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5)、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能文不求名。
(7)、什么是天命呢?就是老天爷所主宰众生的命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如果不顺应天命,逆天而行的人,往往都是不得善终的,难以成功的。一般很有智慧的人,都是很遵循天命的人,都知道天命不可违。
(8)、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9)、15)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10)、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1)、能忍一次就能忍耐三次,一旦这种本事形成习惯,就会奠定成就大事的基础,因为能耐得住火?烧和麻烦,能忍耐琐碎痛苦软剑之人,对于那些大风大浪,刀光剑影的硬伤外伤,反而有一种不失平衡的把握和不丧失方向的定力。
(12)、20)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13)、再有雄才伟略之人,傲气生,且自满,自满就自骄,骄兵必败。这是历朝历代的残痛教训证明的事实。也应了物极必反的哲理。能否,否极太来,就在于知错能改,敛傲骄,纳智慧,自勉自励,方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4)、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5)、有功劳的时候不要自己独享,有过错的不要只想着如何推诿
(16)、常言为官为三忌:一忌功高盖主;二忌权大压主;三忌才大欺主。曾国藩这一赫赫战功带来的不是奖赏,而是一忌和三忌。咸丰帝听了大学士祁隽藻的话,嫉妒之心未尝没有,猜忌之心必然也有,又怎么可能再重赏曾国藩呢?所以,第二道圣旨很快就发出了。
(17)、半斛装满了东西,便会由人去刮平。人如果骄傲自满了,便会由上天去刮平。
(18)、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曾国藩
(19)、26)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20)、全书包含首卷一卷,奏稿三十卷,书札三十三卷,十八家诗抄二十八卷,经史百家杂抄二十六卷,批牍六卷,文集四卷,诗集四卷,鸣原堂论文两卷,经史百家简编两卷,求阙斋读书录十卷,求阙斋日记类钞两卷,年谱十卷等。
2、曾国藩的官场哲学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话糙理不糙,现实往往是地位越高的人越是看不懂自己,越是会迷失自我。曾国藩几十年为官生涯,深知官场的险恶并不是来自己周边和他人,最大的危险往往是就是来自自己,做好自己,才是最安全的官场守则。
(3)、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
(4)、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5)、2)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则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弃也。孝其所以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
(6)、一念之慈亦足作福,一言之戾亦足伤和,存心不忽微,所造自即于大。——曾国藩
(7)、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8)、20)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9)、憎我者祸,仇我者死,皆当生悲悯心。有一毫庆幸之心,便与心术有伤。——曾国藩
(10)、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读书宜精宜熟。
(11)、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见小人。故曰:“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曾国藩”
(12)、3)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13)、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4)、19)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15)、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16)、曾国藩听完这首古剑铭后,明白岳父的深远用意,十分感激地站起来说:“国藩牢记在心。”
(17)、曾国藩年轻时在官场沉浮,难免有心烦气躁之时,便向理学名臣唐鉴先生请教,唐鉴送了他一个字——“静”,心静下来,就能处理各种纷乱的军国大事。
(18)、曾国藩任湘军主帅时,曾在给他的副将洪德发写的批牍中说道:“作营官之要,不外‘勤’‘廉’‘明’三字。‘勤’则足以率众,使常有奋兴之象;‘廉’则足以服人,不致来怨讟(怨恨)之声。此皆人力之所能为也。”他还强调:“惟‘明’之一字,须带有几分天性,然亦可以由人力做去。如事理有不明者,时时向统领、僚友讲求之,退而加以思索;思之不得,仍复再问,必使了然于心然后已。如此日积月累,自觉进益无穷,心境渐几于明白矣。”
(19)、6)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20)、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靡俗不交,恶d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见善必行,闻过必改,可以畜德。
3、曾国藩官场
(1)、《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
(2)、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3)、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4)、17)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5)、这一天,曾国藩带着日记,又去拜见老师唐鉴。唐鉴审读他的日记,见满纸都是痛骂自己不成器的话,很是满意。翻到二十二日的日记,看上面写道:“自今日起改号涤生。
(6)、纵与人有相争,只可就事论事。断不可揭其祖父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曾国藩
(7)、9)纵与人有相争,只可就事论事。断不可揭其祖父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
(8)、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第三要有恒。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9)、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0)、4)有过不令人知,是大恶事。然有过辄自表白,又未免因不讳过三字,把改过功夫,松了一分。
(11)、11)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1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3)、如果轻易的使用它,一定会造成破坏,那么它是杀人的凶器。 如果把它深藏于怀,在关键时刻使用,那么它就是神兵利器。
(14)、有句古话说的好,人言可畏,人言是很可怕的东西,一旦误会起来,一旦诬陷起来,一旦毒辣起来,那杀伤力甚至胜过武器。在古代,我们就深深明白,有的人一句话,就能抵挡千军万马。而有的人一句话,让成千上万的人跟着倒霉,丢掉性命。
(15)、20)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16)、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7)、25)容耐是处境第一法;安祥是应事第一法;退让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若将富贵贫贱死生,置之度外,是养心第一法。
(18)、不要因为别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
(1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20)、8)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4、曾国藩为官
(1)、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3)、利益是要共享的而不能独占,面对利益时,一定要权衡取舍之道。
(4)、唐鉴曾送给曾国藩一本自著《畿辅水利》,一张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
(5)、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6)、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7)、①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8)、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9)、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0)、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11)、21)老来益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其老。
(12)、10)血气盛,则克治难。欲养心者,先治其气。
(13)、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14)、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5)、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16)、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17)、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曾国藩
(18)、人皆狎我,必我无骨。人皆畏我,必我无养。——曾国藩
(19)、能够处理极为混乱复杂局面的能力,才是真正有用的学问。
(20)、第十一册:经史百家杂钞第十四卷至第二十六卷
5、曾国藩做官名言名句大全
(1)、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2)、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曾国藩
(3)、9)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而不忠。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4)、 锋芒毕露,为当权者所嫉,亦为同事所嫉,前者担心有人争权,后者出于嫉妒。
(5)、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6)、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7)、这就是天命,很多人不信命,终其一生去努力奋斗,最后也难逃命运的捉弄。就如周瑜遇到诸葛亮这样的事儿,就是一种天命,既生瑜何生亮,多么痛的领悟。
(8)、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9)、这句话也非常适用现在的社会,意思是:当我们要别人的时候,最好在公开场合赞美,因为赞美一个人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品位和欣赏,是自我素养的体现,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对大家都有利;
(10)、还是老师了解学生,正当曾国藩郁闷的时候,穆彰阿送给曾国藩一张条幅,上书“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八个大字。
(11)、陪聊 两性关系 挽回前任 撩妹...
(12)、20)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13)、好为诳语者,不止所言不信,人并其事事皆疑之。——曾国藩
(14)、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15)、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6)、23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8)、12)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尘滓之伏于下也;静之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19)、2)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2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是喜爱一个人而知道其缺点,厌恶而知道其优点。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2)、13)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
(3)、 持身俭,则自尊自立,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坠。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
(4)、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5)、20)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6)、4)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7)、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没有一份耐心,如何过得。
(8)、1)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9)、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作出决定,总要通过几番静思、反复权衡之后,才拿出一个主意来。为让气氛更宁馨些,还往往点上一支香。每见到这种情况,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扰他。
(10)、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1)、从前的往事再多,到今天为止就全部无关了。以后的事情,不管发生什么,从今天开始就当重头来过。
(12)、前面两个是关于为学的:“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训诂学是国学特有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主要就是考订文字的来源和含义,有一本著名的书叫《说文解字》就是这一学科的代表性著作。通读古书首先要做到的便是知晓每一个字的来源和含义,语句说的是什么,代表了什么意思,这样才能够深入理解,在今后加以引用的时候,不至于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13)、9)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14)、46张老照片,记录那些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女性
(15)、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6)、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7)、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8)、“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19)、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20)、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纳,此皆学问得力处。——曾国藩
(2)、汉高祖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韩信后来被杀,不能说与他这种性格无关。
(3)、翻开历史,再想想身边,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平庸的人基本上都是好逸恶劳,最后往往一事无成,有才华和能力的人也往往恃才傲物,该低头时总是不肯轻易低头,最后导致灾祸。
(4)、“当官要学曾国藩”的下一句是:做生意要学胡雪岩。
(5)、而面对当官的,我们更是畏惧,更是惹不起,因为当官的都是有权有势。所以说曾国藩直言不讳的名言,道出了他的一生三大畏惧,让人读完也畏惧!
(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7)、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9)、7)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喜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嫉恶心不可不明;嫉恶语不可不忌。
(10)、③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1)、 持身俭,则自尊自立,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坠。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
(12)、曾国藩所说的“心勤”其实就是坚定的意志品质。
(13)、17)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14)、 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15)、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曾国藩对其抱有极大希望,一力促成其办厂办洋务,然而容闳近年在办事的过程中,深感处处棘手,步步难行,多少次都想甩手不干,但最后还是挺下来了容闳本想向曾国藩吐一肚子苦水,听曾国藩这一说,便不敢再讲了,硬着头皮把总督交给的担子担起来。
(16)、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7)、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反省,不断修炼自己。
(18)、8)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19)、 浑字是收敛才华,积累才华,进而显露才华。
(20)、13)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1)、8)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2)、而如果我们想对一个人提意见、或者去批评和指正别人时,一定要在私下里去沟通,切忌直接在公开场大声去批评,对于现代人来说,有一种最典型的方式就是直接社交媒体上指名道姓的去指责某个人,甚至公开@某某人,这就不是提意见,这叫“公开宣战”。
(3)、经常说别人短处的人,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可以说是“存心不厚,识量太狭。”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4)、比如说我们小时候,都很怕狼,很怕鬼。为什么怕狼怕鬼呢?因为我们晚上只要不听话,哭闹,总会被父母吼着说,再哭就把你扔到外面,让狼叼去。甚至会吓唬我们说,再哭,鬼来了。我们听到这些话后,就会忍住不哭。
(5)、曾国藩所说的“手勤”其实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