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的典故
1、目不窥园的典故简短
(1)、开来继往: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2)、开弓不放箭: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3)、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4)、开云见天: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同“开云见日”。
(5)、开心见胆: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同“开心见诚”。
(6)、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
(7)、(字若涂鸦)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比喻书法拙劣、幼稚
(8)、(字夹风霜)夹:夹杂、搀杂。字句里夹杂着风霜。比喻文章森严而有力
(9)、如果要更多的知道古人努力读书的故事,可以去购买一本《中国古人刻苦好学趣事》。真本书是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99年的一部图书,作者是卡恩才、翁文豪、孙以楷。书中记录了孔子好学不倦、苏秦刺股而读、张良拾鞋得兵书、黄霸狱中学(尚书》、路温舒放羊读书、匡衡凿壁借光、郑玄三年见师一面等故事。
(10)、目不窥园是一个成语,读音是mùbùkuīyuán,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出自《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11)、形容狂妄无礼。出处:巴金《家》:“她不满意觉慧的目无尊长的态度,更不满意觉民的反抗家长、实行逃婚的手段。”
(12)、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13)、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14)、开科取士: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15)、开宗明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16)、zūn:声母:z,韵母:un,声调:第一声。zhǎng:声母:zh,韵母:ang,声调:第三声。
(17)、东汉·班固《汉书·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18)、开云见日:开:散开。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19)、所以“目不窥园”的意思: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20)、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2、目不窥园的典故出自哪里
(1)、开疆展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
(2)、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往事如云(wǎngshìrúyún)):云,大面积的在天空中飘浮,很虚幻,很飘渺,流动缓慢,静悄悄,轻飘飘。往事如云,意思就是指过去的事情像云一样的虚幻,缥缈,不靠谱。
(3)、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4)、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5)、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中性词,含贬义或褒义词,本词的词性仍处于争议中;出处为《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曰:“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锲而不舍’”
(6)、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7)、开花结实: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同“开华结果”。
(8)、开足马力:比喻为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尽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
(9)、心不在焉:心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出自《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10)、开基立业:开创基业,通常比喻旧时开国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国家。
(11)、在西汉时期,大儒学家董仲舒在年少时就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常常快到黎明前才睡,然后鸡一叫,就又来读书,总共也就睡不到3小时。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总是读书。有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呆在家里读书。他却说:“我不读书,只顾去玩,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后来他长大了,是有名的高等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12)、开国元勋: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13)、jiǒng:声母:j,介母:i,韵母:ong,声调:第三声。目不转睛(mùbùzhuǎnjīng)释义: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
(14)、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5)、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16)、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泛指勤奋读书,刻苦治学。
(17)、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8)、(字字珠玉)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19)、mù:声母:m,韵母:u,声调:第四声。bù:声母:b,韵母:u,声调:第四声。
(20)、出处:孙中山《行易知难》第六章:“不图彼国***目光如豆,深忌中国之强,尤畏民d得志而碍其蚕食之谋。”mù:声母:m,韵母:u,声调:第四声。
3、目不窥园的典故是什么
(1)、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目无王法已极。”mù:声母:m,韵母:u,声调:第四声。
(2)、开物成务:开:开通,了解;务:事务。通晓尤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
(3)、zhuǎn:声母:zh,介母:u,韵母:an,声调:第三声。jīng:声母:j,韵母:ing,声调:第一声。
(4)、定义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彩,包括贬义和褒义.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编辑本段成语的来源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编辑本段形式结构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编辑本段四字的语法结构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愚公移山万象更新;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并列式:千山万水、画蛇添足;偏正式: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思,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5)、目字开头的成语大全集如下:目光炯炯、目不转睛、目中无人、目不暇接、目瞪口呆、目不识丁、目无王法、目无法纪、目无尊长、目光短浅、目空一切、目不窥园、目无全牛、目不见睫、目光如炬、目不交睫、目不斜视、目光如豆、目迷五色、目染耳濡、目不暇给、目眦尽裂、目无余子、目指气使、目不邪视、目送手挥、目使颐令、目若悬珠、目不忍视、目牛无全、目下十行、目无下尘、目眩神摇、目空一世、目挑心招、目擩耳染、目击道存、目酣神醉、目不忍睹、目成心许、目眩头晕、目断魂销、目目相觑、目不识书、目别汇分、目不给赏、目濡耳染、目挑心悦、目光如鼠、目无三尺、目达耳通、目定口呆、目瞪舌强、目量意营、目牛游刃、目如悬珠、目成心授、目呆口咂、目眩神夺、目营心匠、目断魂消、目光如镜、目披手抄、目不识字、目瞪口哆、目不转视、目空天下、目睁口呆、目不旁视、目不妄视、目无流视、目可瞻马、目瞪口噤、目守延年、目大不睹、目想心存、目不给视、目所履历、目盼心思、目光远大、目成眉语、目语心计、目眩魂摇、目眩神迷、目瞪神呆、目之所及、目秀眉清、目兔顾犬、目空余子、目交心通、目治手营、目瞪口僵、目注心营、目窕心与、目注心凝、目断鳞鸿、目乱精迷、目眢心忳、目乱睛迷、目瞪舌挢、目怔口呆、目挑眉语、目不别视、目不忍见、目逆而送、目不知书、目不苟视、目睫之论、目睹耳闻、目动言肆、目不忍覩、目眐心骇、目见耳闻、目击耳闻、目光如电、目空四海、目瞪心骇、目瞪口张、目瞪口结、目语额瞬、目瞪口歪、目眩心花、目食耳视、目瞪舌强、目似朗星、目知眼见、目眩头昏目光炯炯(mùguāngjiǒngjiǒng)释义:炯炯:明亮的样子。
(6)、(字里行间)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
(7)、(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8)、第二年的时候,小花园已经初具规模了,旁边的邻居和亲戚家的孩子都来到园中游玩,但是董仲舒却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9)、开山老祖:开山:指在名山创立寺院;老祖:第一代创业的人。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10)、目无王法(mùwúwángfǎ)释义: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11)、开柙出虎: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12)、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14)、相传一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自幼便对读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官僚家庭,家里面有丰富的藏书,这对于董仲舒来说简直是没有更加让他感到兴奋的事情了。于是他夜以继日地熟读家中的藏书,有时候读到入迷处甚至忘记了吃饭和睡觉。他的父亲董太公是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担忧。为了让孩子在读书之余可以放松一下身心,他决定在家后面的空地上修建一个花园,这样董仲舒在读书读到疲乏的时候就有一个地方可以歇息一下了。
(15)、开台锣鼓: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16)、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17)、开疆拓宇: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
(18)、因怕困倦影响学习,而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学习十分刻苦。
(19)、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练武。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
(20)、开合自如: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和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4、目不窥园的典故是谁
(1)、开心见肠: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同“开心见诚”。
(2)、mù:声母:m,韵母:u,声调:第四声。wú:声母:w,韵母:u,声调:第二声。
(3)、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4)、但是修建一个花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第一年,董太公派人到南方去学习,看他人是如何修建花园的,同时准备各种材料。开始动工的时候,董仲舒的姐姐邀请他来到院中观赏但是他只是捧着书简,谢绝了姐姐的好意。
(5)、(字字珠玑)珠:圆的珍珠;玑:不圆的珍珠。形容诗文语言精炼,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珍贵。
(6)、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出自《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
(7)、词性:通常在句中用作形容词,修饰主语或宾语。
(8)、开诚相见: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9)、凿穿墙壁以借邻家的光亮。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10)、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11)、开门延盗: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同“开门揖盗”。
(12)、往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往返徒劳、往古来今、往蹇来连、往来如梭、往哲是与、往渚还汀、往日无仇、往者不谏、往事如云、成语解释往返徒劳(wǎngfǎntúláo):徒劳,白花力气。
(13)、开天辟地: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14)、有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跟家里读书,他回答:“我不去玩,只顾读书,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后来他成为有名的高等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15)、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16)、开疆拓境: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
(17)、有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跟家里读书,他去说“我不读书,只顾去玩,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
(18)、开山始祖: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同“开山祖师”。
(19)、时值隆冬, 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 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20)、开疆辟土: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5、目不窥园的典故300字怎么写
(1)、dòu:声母:d,韵母:ou,声调:第四声。
(2)、开心见诚: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3)、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4)、开眉笑眼:高兴愉快的样子。同“开眉展眼”。
(5)、膏:灯油;晷:日影。点燃油灯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学习或工作。
(6)、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总是读书。
(7)、开口见胆: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同“开口见心”。
(8)、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9)、“往”读作wǎng,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常见组词有:交往、往日、过往、往常。
(10)、(解释)《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意思是说,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1)、往往来来(wǎngwǎngláilái)谓多次往返。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我在再版《引玉集》,因为重排序文,往往来来,从去年底到现在,才算办妥,足足四个月。”
(12)、在西汉时期,大儒学家董仲舒在年少时就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常常快到黎明前才睡,然后鸡一叫,就又来读书,总共也就睡不到3小时。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总是读书。有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呆在家里读书。他却说:“我不读书,只顾去玩,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后来他长大了,是有名的高等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13)、开花结果: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14)、开路先锋:原指古代军队中先行开路和打头阵的将领。现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15)、往古来今(wǎnggǔláijīn):指自古至今。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16)、第三年,花园终于正式建成了,很多的人都来到花园观赏休憩。父母也叫董仲舒出来玩,他虽然点了点头,却依旧埋头学习。在中秋佳节的时候,他的家人都在园中赏月吃月饼,唯有他仍旧捧着书简不放手。
(17)、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用尽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归彭城》:“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18)、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中性词,含贬义或褒义词,本词的词性仍处于争议中;出处为《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曰:“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锲而不舍’”
(19)、在西汉时期,大儒学家董仲舒在年少时就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常常快到黎明前才睡,然后鸡一叫,就又来读书,总共也睡不到三小时。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总是读书。
(20)、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1)、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2)、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3)、开门揖盗: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4)、“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5)、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6)、形容注意力集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7)、目不窥园是一个成语,读音是mùbùkuīyuán,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出自《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8)、北宋时期,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欧阳修就这样在母亲的教导下在地上用荻草秆在地上写字,终于学有所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9)、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你和公孙杵臼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因何告他藏着赵氏孤儿?”往者不谏(wǎngzhěbùjiàn)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多用作鼓励之辞。出处:《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0)、两眼明亮有神。出处: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先达葛苍公讳麟,号瞿庵,性敏多才,状奇伟,目光炯炯有英气,胆力过人。”
(11)、往渚还汀(wǎngzhǔhuántīng):指往返都须渡水。往日无仇(wǎngrìwúchóu):过去没有仇恨。
(12)、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13)、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盖三年不窥园。”
(14)、guāng:声母:g,介母:u,韵母:ang,声调:第一声。rú:声母:r,韵母:u,声调:第二声。
(15)、往蹇来连(wǎngjiǎnláilián):指往来皆难;进退皆难。往来如梭(wǎngláirúsuō)梭,织布时迁引纬线在经线中来回穿织的工具。
(16)、目光如豆(mùguāngrúdòu)释义:眼光像豆子那么小。形容见识短浅。
(17)、开山祖师:开山:指在名山创立寺院;祖师:第一代创业和尚。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18)、开国元老: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
(19)、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
(20)、开源节流:开:劝课;源:水源。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1)、开国功臣: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2)、mù:声母:m,韵母:u,声调:第四声。guāng:声母:g,介母:u,韵母:ang,声调:第一声。
(3)、开利除害:犹言兴利除弊。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4)、开口见喉咙:犹言开口见心。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5)、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出自唐代诗人崔融的诗《咏宝剑》:“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
(6)、wú:声母:w,韵母:u,声调:第二声。wáng:声母:w,韵母:ang,声调:第二声。
(7)、往哲是与(wǎngzhéshìyǔ)往哲,先哲,前贤;与,赞许。古代圣贤所赞许的。
(8)、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9)、所以“目不窥园”的意思: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0)、开怀畅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11)、唐代房玄龄等《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2)、出处:《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用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
(13)、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14)、开锣喝道: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亦比喻替人炫耀张扬。
(15)、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出处不明。
(16)、开阔眼界:指对事物的看法不要太拘束,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内,眼光要放宽。
(17)、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18)、fǎ:声母:f,韵母:a,声调:第三声。笔顺目无尊长(mùwúzūnzhǎng)释义:不把尊长放在眼里。
(19)、来回白跑。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