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孟浩然名句精选(孟浩然名句名诗80句)

孟浩然经典名句

1、孟浩然经典名句野旷天低树

(1)、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2)、张祜(约785年-849年),唐代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3)、(原文)晚泊浔阳望庐山1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4)、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

(5)、“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实际上指的孟浩然以退为进。“垂钓者”暗指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6)、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

(7)、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10)、《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唐诗鉴赏(作品介绍) 《晚泊浔阳望庐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律。

(11)、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2)、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节妇吟

(15)、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

(16)、这首《宿建德江》,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脍炙人口,成为一首难以超越的经典。公元730年(即唐玄宗开元十八年),不惑之年的孟浩然离开家离乡前往洛阳。途经吴越时,作者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往事,心中无比失意苦闷,于是便写下了这首经典名作。

(17)、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8)、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诗艺精湛,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对后世影响深远。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19)、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0)、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孟浩然名句精选

(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这首诗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4)、(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7)、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8)、10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0)、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创作背景)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五月,诗人孟浩然漫游吴越之后,自越州返襄阳,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时,晚泊江边眺望庐山,发思古幽情而作此诗。

(1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13)、孟浩然的笔下对于山水有非常精彩的书写,这两句可以说是他对山水景色描写最精彩的诗句。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诗词当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他同时也显露出自己渴望一展抱负的雄心。

(1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1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7)、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0)、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孟浩然名句名诗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2)、出自唐·孟浩然《题义公禅房》。见到莲花如此的洁净,才知道它虽然出自淤泥之中,但却没有半点污垢。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应保持高尚的节操。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4)、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5)、一首诗,写尽夏日夜晚的清凉,兼有淡淡惆怅。其实,“怀念”诗也不必字字牵肠,不用句句清泪,看看孟浩然的这首诗,应该能悟出点道理的。

(6)、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8)、总结:像《过故人庄》《春晓》一样,孟浩然的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闲情逸致。房日晰在《略谈孟浩然诗风的清与淡》一文中对孟浩然的风格归纳得就很好。

(9)、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10)、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

(12)、就这首诗看,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着“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的情趣。

(13)、唐·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14)、古代成年男子都是束发带冠的,散发意味着舒适和自在,同时,散发也是不受世俗约束的隐士的象征,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就是要去归隐啊!

(15)、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

(16)、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他们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17)、豫有相思意,闻君琴上声。——孟浩然《送张郎中迁京》

(18)、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19)、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20)、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孟浩然经典名句

(1)、嗅着“荷风”吹送,听着“清响”悦耳,这天籁之音勾起诗人的兴致,良宵美景,心静神闲,怎能辜负?他要取琴弹奏,泠泠的古琴声正好配上这清幽的环境。但是,诗人还是颓然放弃了,因为没有人听,没有人懂。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3)、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4)、1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苏溪亭

(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6)、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9)、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上李邕

(10)、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1)、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1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如叙家常,显得轻松自然。“黍”是田中所收,“鸡”是家中所养,二者正契合“田家”二字。又因为“鸡黍”是田家美食,只具鸡黍而无其他,不讲虚礼与排场才是至爱亲朋之间感情自然的表现。

(13)、人须有志气、和气与浩然之气。志气为中,和气为表,内圣而外王。----张文木

(14)、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15)、和陶渊明的“遇凉风暂至”相比,此时来的不仅是凉风,而且是拂过荷花的、带着清香的凉风,这“风”是来自于嗅觉,是“闻”来的;竹叶的露水滴在水池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这“露”是来自于听觉,是“听”来的。“荷”之“气”,“露”之“响”,细微而有情趣,给人以真切清心的感觉。连竹露荷风都能捕捉到,都能感受到,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安静,诗人内心的清静。恰如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之意境。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8)、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19)、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和张仆射塞下曲

(20)、1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喜见外弟又言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