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写作背景
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者简介
(1)、 如文学评论家阿拉贡所言:“我要对米兰·昆德拉感激不尽,他的作品使我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生存下去,我全心全意在这个世界上所信仰、寻求和热望的一切都将恢复其人性的面貌。感激他是因为在这个悲剧的今天,他使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体会到,面对不朽的东西,即使死神也无能为力。”
(2)、 “媚俗”这一话题也是本书为人津津乐道的关键词之作为反媚俗的代表,萨宾娜这一人物形象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也有同学认为萨宾娜的反媚俗是不彻底的。胡清霞同学说:“我们回到刚才圆礼帽的话题。圆顶帽是在正经的场合才戴的,亲密时戴着变成了一种彻底背叛的象征。到了后来,圆顶帽的意义也在变,萨宾娜和朝夕相伴的老夫妇告别的时候,会流泪会难过,我想她也不是一个完全反叛的人,她对于感情和家庭生活还是很珍视的。”
(3)、 关于“灵与肉”的话题,分享会上同学们也进行了深入探讨。郑晓欣首先谈到,当她以一种同为女性的目光去观看书中的爱情时,她很受触动。“特蕾莎的童年是很不幸的,她急于摆脱母亲带给自己的阴影,因为在母亲那里,肉体的展露是无足轻重的。特蕾莎希望在托马斯身上找到自己存在的唯一性,但是托马斯的不断出轨让她觉得自己根本无足轻重。特蕾莎也因此感觉自己像是从一个噩梦走进另一个噩梦。她做了一个梦,她和一群女人在泳池上面赤裸着身体行走,托马斯在站台上射击,她认为世界是一个肉体的集中营,在这里,独特的自我没有了。在这本书中,特蕾莎是重的代表,当她出轨的时候,她是不适应的,感觉自己是罪恶的。我认为特蕾莎的人生有些悲惨,因为选择了托马斯,所以她一生都要负重前行。人的命运是不由自己选择的,自由没有因为制度的改变而改变。”
(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我觉得托马斯跟出走的特蕾莎一样,他们都处在各自人生的困境里,都在寻找自己追求的东西。这可以解释郑晓欣同学所说的为什么托马斯爱特蕾莎,但是他还是要出轨。因为托马斯是反媚俗的一面,他和特蕾莎在一起是互相成全。
(6)、征集原创稿件。以简述方式向听众介绍一本书的内容(PS: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名人著作或热门IP小说,非言情小说)
(7)、当时看到这段批判的话语的时候,对于正在求学路上的我来说,总感觉因为过于真实而感到悲凉和讽刺。
(8)、弗兰茨是一个生命之重人物。他是大学教授,在萨比娜看来,他聪明,懂她的画。他善良、正直、英俊。弗兰茨有着安稳的生活和自己的小家庭,他生命中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就是被一位哲学家写信嘲讽;但弗兰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想要追寻历史伟大进军的脚步,追求轰轰烈烈的冒险人生,结识萨比娜使他得以背叛自己原来的生活。弗兰茨的重是对历史的崇尚,对内心政治理想的固守,最终他在一次去柬埔寨的游行途中,被当地的恶人杀死。
(9)、 公开与隐秘,高尚与低下,它们分别形成一种对立。而这种对立结构贯穿了昆德拉的这部书,轻与重,灵与肉……轻是什么?重是什么?灵是什么?肉是什么?还有所谓的“不解之词”。什么是“不解之词”?是指一个词的逻辑意义跟它的隐含意义不一致,外延和内涵之间有矛盾。同一个词,它的隐含意义也许会走向它逻辑意义的反面。比如说“高尚”这个词,它可能会表示“低下”、“卑鄙”。所以,我们理解这部书,就是要理解生命的两个看似对立的侧面,公共与隐秘,政治与性。昆德拉不是就政治谈政治,也不是就性谈性,每一个主题都会倒向它的对立面。
(10)、 《笑忘录》是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小说作品,小说以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遭入侵为时代背景,描写捷克不同阶层知识分子的命运。书中一个个章节,如同旅行的不同阶段,朝向某个主旋律,朝向某种独一无二的情境,旅行的意义已迷失在广袤无垠的内在。作者探讨了人生中记忆和遗忘的哲学关系,人们希望保持或忘却的内容,如同附带欢娱和讽刺的笑一样,是相对应的永恒主题。
(11)、汪曾祺散文之好,读过的人有口皆碑。他写景、写人、写事、写物,看似冲和散淡,其实有着精心的布局,结尾尤其好。读每一个结尾都是一种享受。一切景语皆情语,但还不只是景语,每一句平实的话都有深情。全篇只一两句点到伤情之处,好比冰山露一角,我们就能体会到那座冰山。比如《北京的秋花》,通篇写的是各种植物,很生动有趣,像科普读物,后面写到秋海棠,带到自己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得肺病死了,锁在一个小屋里,怕传染不让人去看,所以对母亲没什么印象,小屋边开着秋海棠,看到秋海棠就想起母亲。语言非常的平静,一点不抒情,但给我巨大的感动。再说写他的老师沈从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通篇细密的写沈从文其人其事,非常平实,行文到最后写到老师的死。只一句,也是用叙事代抒情:“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这是多么高级文字,堪称人书具老。
(12)、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年4月1日— )是捷克裔法国小说家,1929年4月1日,生于捷克布尔诺。1948年,他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20岁他成为诗人,1967年,38岁的他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Žert)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13)、不尽然。虽然萨比娜曾因弗兰茨感动不已,在去阿姆斯特丹的列车上,她几乎大脑一发热,对弗兰茨说“别放开我,把我留在你身边,让我做你的奴隶”;而弗兰茨更是甘愿为萨比娜离婚,直到死前,他眼前浮现的仍是萨比娜的身影,但萨比娜与弗兰茨并不相互理解,两人之间的不解之词几乎可以编成一部字典。与其说弗兰茨对萨比娜的感情是爱恋,倒不如说是崇拜。
(14)、这种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可以解释很多东西,绝对认同事业的人,破产或失去工作后可能走向自杀;绝对认同权利和升学率的校长,随意缩减学生们的放假时间;绝对认可麻辣烫的人,你把他的那份吃了他就活不下去。我们回到正题,为什么昆德拉如此反对媚俗:你如此认同被灌输到你脑子里的那些价值观,那么你自己的思考在哪里呢?
(15)、Es muss sein,意思是非如此不可。
(16)、 特丽莎在学校本是班上最有前途的学生。可是母亲把两次婚姻失败带来的生活不如意都归罪于这个“不小心”生出的女儿,她怨恨女儿,找机会就发泄。女儿洗澡把门反锁上她也要骂,女儿14岁写的日记她竟当众宣读嘲笑。特丽莎15岁时,便被母亲领出学校,当上了餐馆的女招待。特丽莎努力工作,把工资全部交给母亲,做家务,照顾弟妹,用整个星期天打扫房屋和洗东西。她尽了一切所能来讨母亲的欢心,由于缺少爱,她从8岁起睡觉时便用自己的一只手紧握着另一只手,自己关爱自己。她渴望上进,可是她生活的小镇不能满足她,无论什么时候洗衣服,盆边总放着一本书。她去翻书页,洗衣水滴在书上。她只有用读书这一件武器来与包围着她的恶浊世界相对抗,她从图书馆借来大量的小说读,从菲尔丁到托马斯.曼。这些书不仅提供了一种能使摆脱无聊生活的虚幻可能性,而且她喜欢腋下夹一本书到街上去,用这种方式使她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17)、 伴随着卡列宁的死去,文章最后结尾于小酒馆,托马斯和特蕾莎随着年龄的逐渐老迈,似乎终于达到了双方地位上的平等和和谐。而那份幸福,那首牧歌,最终被建立在和谐的直面生命的基础之上。
(18)、“题好一半文”。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使人一见,便赢得更多的青睐。标题需创新,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
(19)、试想一个社会,大家都自以为是,都充满了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同。在各种门户网站和社交网络,他们会通过喜欢的明星、各自的星座、低音质歌曲、带有褒扬或谩骂的言论、流行词汇,加以区分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事实上只能看到一群人喊着卧槽情怀接地气,神马浮云很给力,最终结果还是个体性的丧失,是一场噩梦。媚俗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将人强行拖入集体性之中,消除了人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与尊严。
(20)、在《皖南一到》一文中我发现我祖母与汪曾祺是徽州的同宗,都是越国公汪华的后人。汪华大概是割据一方的豪侠,后来降了唐,受李渊封为越国公。在隋唐时期,这是个很高的封号,隋炀帝时期的司空杨素就是越国公。当地称“汪王”,或“汪王大帝”。
2、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创作背景
(1)、多少次想把梦和魂一并焚烧,化作一缕青烟。因为不能污染古城的浪漫,那么只有把你放在沱江边,让沱江的水把尘世的浮华冲刷。
(2)、各位朋友,下午好。大家可以看到,我今天什么都没有带,只带了一颗心来跟大家交流,这颗心当中有爱,因为我们都是爱书之人。爱书的人一定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这颗心当中还有真。我愿意用一份真诚与大家交流。实际上,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与书打交道。
(3)、接着,我更加清醒无眠。任思绪驰骋,历数兰花和散文的奇妙之处,恰是趣味相投比翼鸟;任笔下生飞,灵感遐想,照单全收,记录在案;任键盘跳跃,临时抱佛脚,百度收寻,补充知识积累。就这样,一溪一流清泉水,伴着丝丝幽香,从深山涌来。霎时,学习与创作一起展开,兰花和散文同时欣赏,颇具人生幸福时光。
(4)、和学生惠子一同发现了被杀害的村桥老师 ,因为一直遭到暗算,所以前岛老师对此案也十分挂心,并了解到该校麻生老师与村桥老师关系密切,但案子总是并无大的进展。
(5)、一如在这个春天里,没有人会认为一个很色彩的摇曳在大街上的人,她正在扰乱我们的视线一样。
(6)、1958年,昆德拉发表作品《玩笑》,该书出版为他带来了世界级的声誉。1968年8月,苏联共产d入侵捷克,《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因此遭受迫害,所有作品从这个被占领的国家的书店和图书馆消失。之所以要提到昆德拉的早期作品《玩笑》这本书和“苏联入侵捷克”这一政治事件,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捷克社会,正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7)、 我觉得,昆得拉喜欢的那句犹太谚语“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的含义在这部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了。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弗兰茨们都在左思右想,他们跟唐.吉可德和他的仆役桑丘一样。他们不但未曾看透世界,连自身都无法看清。这就是人类的真面目。
(8)、散文如兰花,历寒熬暑,常绿长青,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千姿百态,浓妆淡抹总相宜,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淡真典雅,清香悠长,具有极强的亲和力。
(9)、特蕾莎在激情的驱使下拍摄照片,哪怕被俄军抓获恐吓她要枪毙,放出来之后还照拍不误。她的社会交际不广,大多数的行为是出自内心直接的感情,有时候会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瑞士的女摄影师直接告诉她,她落伍了。对托马斯的爱是她最先考虑的事情,这种理想化的人物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
(10)、 弗兰茨认为婚姻的义务就是睡在一张床上,但是后来他醒悟了,所以选择了萨宾娜,我觉得他是有点单纯,甚至于媚俗,他不太理解萨宾娜的行为,不太理解为什么游行,觉得东南亚国家和萨宾娜的祖国一样的境地,所以他就去了,而且只是为了萨宾娜而去。因为他想去的国家的处境和萨宾娜的国家类似。弗兰茨后来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的媚俗,他再次觉醒了,但这时候的他已经危在旦夕了,他这个人物比较悲剧,想法比较可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给各种人树立对立面,我想弗兰茨也是起到这个作用。
(11)、我喜欢在暮霭沉沉的秋天,伫立在菊香淡淡的杨柳岸,用饱蘸寥落的画笔,轻轻勾勒一轴晓风残月的意境。不知道那一只楚天荡浆的兰舟,是不是还能载得动双溪的伤感和忧愁。冥色渐浓的古渡口,有谁,还在西风残照里,舞动惜别的衣袖?纵有千丝绿柳,又怎能系得住游子的漂泊和天涯的浪迹。一树低啭的蝉唱和一杯简约的黄藤酒,永远定格在《雨淋铃》潮湿的记忆里。寂寞,有时候真的可以绽开花蕊,就如江枫渔火一样,点亮你的心灯,让你在无边的思念里,享受一种巴山夜雨般细腻而甜润的孤独。参差的柳影,不一定要圆满一个“月上柳梢头”的等待,带有缺憾的情绪,也许,更深沉,更浓稠,更悠长……
(12)、 也正是这种对立,使得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感情之路一直都是纠葛的和痛苦的。
(13)、 托马斯是一位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很有名气的外科医生,有过两年婚姻生活而后离婚,生有一个儿子跟了前妻,托马斯要用三分之一薪水付抚养费,隔一周可以看一次孩子。可是孩子的母亲总是以种种借口阻挠他看望孩子,他一时冲动就决定以后再也不去了。他的父母狠狠谴责他,最后导致他与父母、前妻、儿子都不来往,慢慢淡忘了。
(14)、家中有兰相伴,空气清新,青绿常在,身体有了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悠然自得;心灵有散文写作相陪,感悟着人生、回报着社会,延伸了生命的意义。两者有如两位挚友,与我朝夕相处,使赋闲之命,等死之躯,又发出一点余热、新热。生命在于运动,大脑需要翻新,不经意间,说不定还会延年益寿呢。
(15)、《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者全名叫米兰·昆德拉,1929年出生在捷克的一个艺术家庭。他从小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一方面他学习古典音乐不可避免地受到“二战”占领国德国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有着极其强烈的捷克本土意识。我们看他的创作轨迹,延续了诗人、剧作家、短篇小说家到长篇小说家的脉络,1967年他的首部长篇小说《玩笑》出版,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他的第六本长篇小说,写于1984年。这是他在冷战时代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1975年以后,昆德拉移民到法国,至今都用法语创作。如今他已经88岁高龄了。
(16)、用旁观的眼神,才能揣度出事物的美丑并不因为自己的情思而偏移,才能顿悟:自己的心态才是最准确的一面镜子。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收获一份乐观,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品读一份自信;用旁观的眼神,就成了哲人心中的一缕情思,成为后人仰望的一种超凡的高度!用诗句议论,观点鲜明用诗句议论,观点鲜明《幸福是什么》文中有这样一段:“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17)、韩少功的译本和我的译本至少有三个不同之处。
(18)、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唐代: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9)、 所以,一部好书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梗概让别人对这部书有一个彻底的了解。就好像书里有很多的矿,需要不断地挖掘。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阅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矿。
(20)、*以上是许钧教授讲座的上半部分内容,下半部分请点击如下链接:
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表达主旨
(1)、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TheJoke(Žert)》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罄。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进入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The Book of Laughter and Forgetting》(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1984)、《不朽 Immortality 》(1990)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1979年,他在法国完成了《笑忘书》,讲述在苏联人占领之下的普通捷克人的生活。这部小说同时包含了几篇并不关联的故事,并夹杂了很多作家自己的思索,奠定了昆德拉流亡时期作品的基调。
(2)、 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3)、 作为浙大人很幸福,在冬日的下午,阳光和煦,我们在“建工之家”,手捧一杯清茶,一起进入喜爱的文学世界。
(4)、 另一个人是一个中学生,她写了一篇读书报告。她小学毕业不久就读了这部书。那个小孩真的是了不起,她是怎么写的呢?在她的生命当中,她觉得特别不幸。因为父亲下岗了,妈妈单位效益特别不好,他们两人经常争吵,后来父母离婚,生活非常困苦,妈妈还逼她弹钢琴,就在那个窄小的空间里,希望她能够对艺术有所了解。她觉得生命特别沉重,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与向往。但是,读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后,她明白了轻与重的道理。她觉得生命当中固然有种种沉重,比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活贫苦等等,但是这些沉重也属于生命的一部分,人生就是这样,有轻有重,她觉得自己要勇敢地扛起生命的重,去追求生命的轻。
(5)、 一天,小镇的医院发现一例复杂的综合性神经病。他们请布拉格医院的主治大夫会诊,托马斯就这样来到小镇。他被安排在一家旅馆住,特丽莎恰巧在这家旅馆的餐厅工作。托马斯工作完了准备离开小镇时,在旅馆的餐厅小坐。特丽莎当时正举着沉沉的装满啤酒的托盘在餐厅的醉鬼们当中曲折穿行,托马斯坐在那里展卷读书,突然抬头看见了她,便微笑着说:“请来一杯白兰地。”
(6)、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所谓人生,即是周而复始的诚实、友好、信任的给予与被给予。
(7)、 赵本夫是个很有名的作家,《天下无贼》的原作就出自于他的手笔。听他说过他写作的动机,主要就是为了实现他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到的事。他当时在大队插队,有一个大队干部,特别可恨。他说真的想把他杀了,但是杀人不行,要偿命啊,怎么办?用写作把他杀了。又比如,王小波的写作和他对生命的理解有关。现在我们都在讲“人非人”,连基因编辑的孩子都出世了。王小波最初的书都在写人变成非人,就像卡夫卡的作品一样,人变成了别的动物。这些作品都是对于存在的思考,对于存在的拓展,或者对于命运的一种寄托。实际上文学可用一个词来概括。文学就是人学。所以昆德拉就是一个人学的作家。
(8)、 第一个不同,他是从英文本翻译成中文的,而我是从法文本翻译成中文的。英文本里面本来就有不少错误,这就必然会影响到韩少功的翻译。
(9)、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五代: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10)、化用下列诗句化用下列诗句::①美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亮丽,②美就是“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蓬勃,③美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参考答案: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11)、很多作家的代表作都被解读成带有自传性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的故事本身,很难和昆德拉本人联系起来,但是这本书中,糅合了他对作为祖国的捷克复杂的情感。昆德拉蔑视战争,在谴责侵略者的同时,也对历史进行了怀疑主义的思考。
(12)、问题在于,我们往往会把灵与肉、轻与重、高尚与低下等之间的对立极端化。而昆德拉的作品告诉我们,这些对立可以相互转化。女主人公特蕾莎的爱情观,她与医生托马斯之间的爱,从开始到结束,你们是否注意到了变化?一开始,特蕾莎因为偶然爱上了托马斯,她是把爱看得很重的人,爱中绝对不可能有任何杂质。但是托马斯是非常轻浮的人,总是见异思迁。但是,最后,特蕾莎发生了变化,她再也不想坚守这份爱了,甚至差点上当跟秘密警察在一起。一开始,托马斯把爱与做爱看成两回事,他把爱与性区分得很清楚。最后的时候,他开始追求“爱”。因为这时,对他而言,爱成了一种对生命的理解,一种对理想的追求。我们为什么而生活?这个问题已经包含了形而上的东西。特蕾莎和托马斯,一个从爱走向了非爱,一个从非爱走向了爱,是同一个“背叛”的过程。我们再看看这部书里“伟大的进军”,到最后,这变成了一场玩笑。再看看小狗卡列宁的微笑,微笑赋予了它生命。于是,非常崇高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可笑的东西,而一种可怜的动物变成了一种可敬的存在。所有的东西在这部书中都在发生变化,简简单单,从一极到另一极。两极的对立变成了两极的转化。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中,无论是哪一极,如果你只是固守某一极,也就走向了极端,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所以昆德拉告诉我们,在生与死、轻与重的对立中,需要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点。如果我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对爱情的感悟、对各种生命问题的思索去读这部书,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读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与意义。
(13)、1990年,昆德拉发表《不朽》,这是他最后一部用捷克语写成的作品。小说具有强烈的国际化因素,较早先的作品减少了很多政治性,却又加入了很多哲学上的思考,这本书奠定了他晚期作品的基调。昆德拉始终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而非一个政治作家或流亡作家。从《笑忘书》开始,昆德拉小说的政治性因素就一直减少,直至消失。昆德拉总是在广阔的哲学语境中思考政治问题。
(14)、书中花了很大篇幅描写特蕾莎的噩梦,其中有目睹托马斯与萨比娜亲热的噩梦、猫挠皮肤的噩梦、游泳池受威胁的噩梦、躺在棺材里的噩梦……
(15)、 小说开头便引用了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在永恒轮回的世界中,一切都将再现,并且无限的重复下去。我们转瞬间所做的一切都将会成为永恒,因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负担。昆德拉通过这一最沉重的负担,引出了重的对立面——轻,可就像小说中所写:
(16)、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7)、“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18)、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的一个音乐世家,从小接受艺术熏陶,青年时期他曾加入革命运动。在失去国籍后前往法国,并获得法国国籍,直至2019年才重获捷克国籍。
(19)、托马斯企图唤醒原来的特丽莎。终于他找到了一个机会,特丽莎想要搬离布拉格,去一个乡村。托马斯犹豫了,乡下意味着他不可能每周都能找到一个美丽的情人,他的性计划就会落空。而这时他明显感觉到了特丽莎的内心充满了心事。特丽莎还在介意他的出轨,特丽莎还是不能接受托马斯一次又一次的外遇,甚至比以前更严重了。
(20)、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4、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主题
(1)、 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弗兰兹是被萨宾娜背叛的情夫之他因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于萨宾娜的背弃,让弗兰兹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
(2)、当时捷克的一系列改革激怒了苏联,他们出兵占领了布拉格。在这样一个激烈的历史事件面前,我们的四个主要人物被迫做出反应,被迫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做出深刻的思考和反省。在历史的偶然性面前,人的生命究竟应该摆在何处?人应当如何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并给它定下调性?重有重的沉痛,轻有轻的漂浮。
(3)、翻译:洞庭西山初秋的景致是很美的。烟波浩渺的太湖水涯,一座葱茏的岛屿上群峰列峙。
(4)、翻译:路入岭南腹地,水边的蓼花紫红,映着棕桐叶的暗绿。
(5)、在这些流行的时尚里,我们发现了时尚男女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一种时尚态度,他(她)不再用“夸张”和“炫耀”作为自己的美丽品牌。
(6)、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7)、划船吗?不!她不忍心看着花被水卷的影子。去找丈夫吗?不!自己走了,丈夫又到哪里来找自己呢?放弃等待吗?不!她不想放弃,因为她知道,丈夫也在不知名的地方思念着自己呢!所以,她只好选择执著地等待。想着这一切,她不禁道出了内心的情愫:“一种相思,两地闲愁!”
(8)、这种表达过于直白,会让人感觉有些幼稚。第二个层次是诗句后面有一定阐述(或解说)。
(9)、 另一个人是一个中学生,她写了一篇读书报告。她小学毕业不久就读了这部书。那个小孩真的是了不起,她是怎么写的呢?在她的生命当中,她觉得特别不幸。因为父亲下岗了,妈妈单位效益特别不好,他们两人经常争吵,后来父母离婚,生活非常困苦,妈妈还逼她弹钢琴,就在那个窄小的空间里,希望她能够对艺术有所了解。她觉得生命特别沉重,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与向往。但是,读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后,她明白了轻与重的道理。她觉得生命当中固然有种种沉重,比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活贫苦等等,但是这些沉重也属于生命的一部分,人生就是这样,有轻有重,她觉得自己要勇敢地扛起生命的重,去追求生命的轻。
(10)、从Einmal ist keynmal的角度看,“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一切事情的发生都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如历史的峰回路转,人生的啼笑皆非,偶一差错事情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敦刻尔克战役失败,今天我们也许被军国主义恐怖统治;鸦片战争胜利,也许到后来我国难以废除君主制度;17岁时在雨里向你回眸的女生成为了你的妻子,40岁时一次上班迟到使你遭遇了车祸。一连串的偶然成就了我们的生命之轻,我们现在所处的局面只是万千可能性之如果这样还要认为“Es muss sein”,认为我们的时代有某些天经地义不可撼动的准则,从作者的眼光来说是有些自欺欺人的。
(11)、胡思乱想中,突生一念,把养兰花与写散文比较,拉郎配似地闪出一个题目:散文如兰。犹如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位风流倜傥的俊男才子,迎面碰上了,高雅美艳的靓丽姑娘,顿时擦出火花,把自己都惊呆了。
(12)、 在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他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13)、 与“轻与重”平行,作品还深入探讨了“灵与肉”的关系。这里不妨转换成“爱与性”。作品中所有的人都曾试图把爱与性分离开,因为,爱代表责任,负担,是“重”的;性代表快乐,轻松,是”轻”的。所有人把爱与性分开的企图几乎都失败了,而沉于爱情的结局都是悲惨的,特丽莎、托马斯、弗兰茨,概莫能外。惟独萨宾娜特殊些,其实她也一样为爱与性的关系而苦恼,但她有意地躲避了与托马斯的情感,逃避开了弗兰茨的爱情,但远离故土,终身孤独,忍受着不可承受之“轻”,她的苟活,其实与死去的那几个人只是形式上不同罢了。
(14)、昆德拉哀叹道,西方文明在暴力面前终结了。这是一场伟大的告别。但事实上,在整个欧洲的舞台上,这次军事行动不像他说的那样有那么沉重的意味。相反,它很轻,轻到其他国家都没有太多的反应。这种轻与重的辩证法不断刺激着他,最终令他写出了这样一部不朽的作品。
(15)、今天,我们要如何阅读米兰·昆德拉,又为什么格外阅读米兰·昆德拉?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和青年作家张怡微分别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16)、但可惜的是,弗兰茨所看重的历史,并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他认为伟大悲剧的布拉格之春就是一场帝国主义侵略,柬埔寨之行完全是一场没来由的闹剧,他本人也因此丧命。爱情当然是美好的,但特蕾莎赋予了爱情超过其本身价值的意义,甚至想过把身体打发走,只让灵魂与托马斯在一起,这无疑是让爱成为自己的负担,让自己成为托马斯的负担,这太重了。夜中不停的噩梦,从安定的苏黎世不辞而别返回布拉格,都是生命之重给特蕾莎留下的烙痕。不妨说,人为地赋予事情超过本质的意义就是加重生活。
(17)、还有什么装扮能比得上春天里的时尚,更能够打造出一个女人的女人味呢?
(18)、春天来了,春天在哪里?这天阳光明媚,春风吹拂,我们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你看,春天在天空中。蓝天白云下,从南方休完“寒假”归来的燕子,唱着春天的歌,自由飞翔;那五彩的风筝,像蝴蝶,像老鹰,又像美女,乘着春风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春风吹在脸上,是那么的轻,那么的柔,令人心旷神怡。你看,春天在草地上。
(19)、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对全心爱他的特丽莎是一种伤害。特丽莎经常在极度不安的梦魇中醒来,经常猜忌与怀有恐怖想象。 此时捷克政治动乱不安,在苏黎世一位权威医生希望托马斯去那里发展的呼唤下,两人于是决定去那里生活。但是面对陌生环境的不安与丈夫仍然与情妇私通,特丽莎决定离开,回到祖国。但是命运与抉择让托马斯回去找她,此后两人没有再分离。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后来他们死于一场车祸。
(20)、如果要说浪漫,最佳的选择应该是凤凰古城了。古城到了夜晚,迷离的夜色,沱江边飞檐翘角的吊脚楼泛着古意。酒吧不时传来音乐声,如梦幻般摩沙着古城的夜空。
5、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故事背景
(1)、 他们相识7年后,1968年8月,苏联入侵了捷克斯洛伐克。因为托马斯和萨宾娜都参加过这之前的民主运动,不得不离开祖国去瑞士,特丽莎也跟随丈夫托马斯到了瑞士的苏黎士。特丽莎试图在这里做些事情,为祖国也为家庭为自己,可是她在祖国冒着危险拍下的群众抗议入侵的照片在国外被当作过时的新闻而不被采用,她感到自己无所作为,她更受不了因托马斯继续与萨宾娜和其他女人频繁来往自己内心的痛苦,几个月后她给托马斯留下一封信后带着卡列宁回到了布拉格。她甚至想就此离开托马斯,甚至离开布拉格,回到小镇,回到过去。
(2)、特丽莎的生活完全以托马斯为中心,她依附于托马斯,但她又害怕托马斯会抛弃她,特丽莎整日里活的战战兢兢。可当特丽莎面对着将仙人球比做托马斯的摄影师时,特丽莎还是很愤怒,她不允许任何人去诋毁托马斯对自己的爱。
(3)、 “毁灭的作者也是牧歌的作者。”只是我们是否真的要在人生的尽头,回望过去的时候,才能发现纯粹而宁静的幸福呢?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在反复阅读完满的最后一章的时候,我似乎再次知晓了直面生命的赤裸和它的脆弱的重要性。
(4)、 有一次,布拉格的某个弦乐四重奏演出队到小镇上演出,特丽莎去听了音乐会。整个大厅里几乎是空的,听众只有她和当地药剂师和他老婆。好心的演奏家没有取消演出,他们演奏了贝多芬的最后三部四重奏乐曲。从此,贝多芬便成了特丽莎对世界的另一个想象,这是她所渴望的世界。
(5)、 我们发现几个词在刚才的讲述中反复出现:政治,性,轻,重。我们可以想一想,政治是什么?性是什么?“生活”与“生命”是不同的两个词,中文中的区分很明确。但是英文、法文中这两个意思是由同一个词表达的,英文是life,法文是vie。我们都活着,但是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不尽相同。生命是抽象的、形而上的。但一讲到生活,就是很具体的。同样,“存在”和“生存”这两个词意义也不一样。有一种“存在感”,是指有一种意义、价值,而“生存”往往给人一种很艰难的感觉,对吧?
(6)、可是前岛却遭遇车祸,受到重伤,凶手居然是他的妻子。原来妻子得知丈夫遭人暗算,于是将计就计和情夫联手想要杀害前岛。
(7)、像外婆一样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现在已经不多了,可惜的是外婆文化程度太低了,外婆父亲早年去世,外婆只读了初一就随知青下乡了,在知青点当了一个四十几个人知青的家长。
(8)、这本书自从被翻译进中国以后,也迅速为人所知,一度成为畅销书。在“小资”这个称号流行的年代,昆德拉的作品被一本一本翻译成中文,手捧一本他的书被视为时髦的象征。不过坦白地说,昆德拉不是那种以讲故事见长的作家,阅读他的作品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昆德拉就像卡夫卡、博尔赫斯这些从未得过诺奖的伟大作家一样,注定要在20世纪的文学史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看昆德拉的小说,和他之前的许多作家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把他的书翻开,即使不读,也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辨认出来:昆德拉创造了一种卡片式写作的文体,每两三页甚至一页,就会出现一个标记好的小部分。这是由他写作的一个特点——用思辨驱动情节发展造成的。
(9)、米兰·昆德拉进入中国比较晚,他的名字,1977年第2期的《外国文学动态》就刊登了一篇署名“乐云”的题为《美刊介绍捷克作家伐错立克和昆德拉》的编译文章,可惜这次仅是浮光掠影的提及。1985年,以狐狸自诩的文化名人李欧梵先生在国内发文,向仍然处于荒芜状态的汉语文学界热情推介了马尔克斯和米兰.昆德拉两位世界级小说大师。
(10)、 从整体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叙述节奏主要由省略、概述和扩述构成,对不同速度的选择和并置不仅反映了音乐发展的逻辑,也反映了昆德拉的小说理念。例如第一章《轻与重》中,托马斯与前妻两年的生活却只用一句话“他和妻子共同生活不到两年,生了一个孩子”来概述,显示前妻在托马斯生活中的轻。而在特蕾莎因为托马斯对她不忠,不辞而别离开苏黎士后却用五页篇幅描写托马斯两天里的思想活动,在轻与重之间反复游移,并由此引出了贝多芬音乐和同情症等主题,揭示了特蕾莎在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是扩述。读者通过阅读托马斯与两个不同女人的感情流速,更深刻感受到轻与重的对比,轻在重的映衬下更轻,重在轻的对比下更重,由此轻与重的主题得到更好的阐发,而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的是诸多省略的运用。
(11)、 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小说以编年史的风格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期间及被苏军占领时期适应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种种困境。1988年,美国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将其改编成电影(又译名《布拉格之恋》),并取得巨大成功。
(12)、然而不久后的学校运动会上,原本扮演乞丐的竹井老师提出要与前岛老师更换角色扮演小丑,却不料被小丑的道具酒瓶中的毒水毒死。而这毒刚好与村桥老师所中之毒一样,警方知情后,认为凶手真正的目标可能是前岛。
(13)、伟大的进军指的是当代历史。本书设定在1958年苏俄入侵捷克的历史背景下,昆德拉在谴责侵略者的同时,对历史进行了怀疑主义的思考。他认为伟大进军丧失了意义,已经走到尽头。
(14)、永恒轮回和牧歌式生活都表现为一次次重复,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很明显,牧歌是伊甸园般的,没有冲突,没有变故,只是一次次温馨重复的爱。而永恒轮回是沉重的,它负载着历史上一次次血腥的大事件,如希特勒一次次上台,法国大革命永远地重演,这想必对许多历史爱好者来言是件可怕的事情。
(15)、外婆过目不忘,能够记起十多年前只是问了一下办公室的那个人,而且只是见过一面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的人。
(16)、思念就是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可化作②“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17)、弯弯的黑影犹如幽灵,徘徊在这繁芜的世间。遍地的杂草,在风中狰狞的掠夺着光与热。一根没有褪尽死皮的木棒,砰砰地击打着肥沃的大地,仿佛要震出一些东西!
(18)、 关于这部书的中文题目,如果你们上网查,会发现有两个:韩少功译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我译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什么我要把题目都换掉呢?要知道,这种行为风险很大。因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个书名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用词,许多文章或者作品的标题都会套用这个语句,比如“中国教育不能承受之重”等等。
(19)、 我觉得托马斯有点分裂,为什么托马斯爱特蕾莎,但是他还是要出轨。他和萨宾娜都是反媚俗的代表,追求生命的轻盈。最后他本没必要回到苏联控制的地方,但他还是选择和特蕾莎在一起。特蕾莎不敢揭穿托马斯出轨,这是一种自我阉割,她发现了萨宾娜的那封信也不敢说出来。我觉得特蕾莎在和托马斯的爱情中到最后已经对此身心俱疲,在卡列宁的微笑那一章中,特蕾莎认识到自己爱卡列宁多过托马斯,她意识到过去的幸福在谎言里毫无意义的。
(20)、 而在持续的阅读中,包括之前了解昆德拉的大体风格后,我一直都认为他的作品都会是充满了对世界的批判和讽刺的,可小说的最后一个章节,卡列宁的微笑中,却进入了温馨的牧歌式结局,这让我大为震撼。
(1)、特蕾莎是一个生命之重人物。她曾是酒吧女侍,通过萨比娜学会摄影,青少年时期一直在母亲的阴影中度过,婚后也一直因为托马斯的出轨行为饱受煎熬。特蕾莎心中的爱情是理想化的,她认为肉体和灵魂不能够人为分割。不论在爱情还是在社会关系上,她都处于对托马斯的依赖地位,但在书的最后部分,特蕾莎逐渐摆脱了这种生命之重而几乎转变为生命之轻。特蕾莎对托马斯的爱也是无可置疑的。
(2)、用诗句抒情,情感丰富用诗句抒情,情感丰富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可用这样一组句子: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绝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化诗成句化诗成句化诗成段化诗成段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3)、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唐代:钱起《蓝田溪与渔者宿》)
(4)、 有意思的是,虽然托马斯一直认为生命中的轻是应该远远大于重的,可最后压倒托马斯的,正是不可承受的重,在之后一次次的选择中,托马斯始终坚持着他心中生命的意义,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偏向特蕾莎。
(5)、梁永安:我认为的“重”就是一种“非如此不可”、没有选择的东西。米兰·昆德拉在作品中体现出了他对人生的无意识表达,重就是永恒轮回,是一种螺旋下降。他认为“重“比”轻“更好,人类在经历重的时候,历史趋向沉沦,带来双倍的痛苦感,如果螺旋下降三次,就好比《神曲》里的地狱第七圈。这是米兰·昆德拉写出的人类的痛切。于是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非如此不可”?
(6)、“因为我们在飞机上,星星在什么下面。”“哦,对。”
(7)、我喜欢在花影阑珊的日子里,轻挽丝丝缕缕的烟雨,无需撑伞,一个人默默地走在柳色沾衣的河堤上。在一阵诗情画意的微醺中,我与清丽的梅风笛韵一起,轻轻走入一幅疏淡而工巧的水墨画,于是,音缓韵长的二月雨,淋湿了我的发梢和衣襟,而我无眠的感觉,却在黄昏的另一端,不停地寻觅——思绪萦绕的故乡。流连在小桥流水的背景里,我依稀看见,一叶扁舟,在“夹岸桃花蘸水开”的时候,轻摇一江蕴碧的春水。此时此刻,你的意象,便在我温暖的眼神里,款款凌波、含羞抽簪。入夜,我的睡梦里,蒙蒙细雨中,一定会有乌瓦粉墙、青石小巷;帘卷西窗时,也一定会有红杏绿柳、草长莺飞……
(8)、最后特蕾莎对布拉格的城市生活彻底失望,和托马斯到农村生活,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一致。到农村意味着断绝之前的一切社会关系,进入一种田园牧歌的生活。可是在田园牧歌的叙事里,人生是没有重量的,作者在结局设置时放进了一个隐喻,让他们在一次雨天的车祸中因为刹车失灵双双丧生。
(9)、 公开与隐秘,高尚与低下,它们分别形成一种对立。而这种对立结构贯穿了昆德拉的这部书,轻与重,灵与肉……轻是什么?重是什么?灵是什么?肉是什么?还有所谓的“不解之词”。什么是“不解之词”?是指一个词的逻辑意义跟它的隐含意义不一致,外延和内涵之间有矛盾。同一个词,它的隐含意义也许会走向它逻辑意义的反面。比如说“高尚”这个词,它可能会表示“低下”、“卑鄙”。所以,我们理解这部书,就是要理解生命的两个看似对立的侧面,公共与隐秘,政治与性。昆德拉不是就政治谈政治,也不是就性谈性,每一个主题都会倒向它的对立面。
(10)、“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于是由衣服想到了酒。我们喝酒,古人也喝,他们是怎样喝的呢?“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皆是豪英”,青梅煮酒,对酒当歌,或曲水流觞,临溪赋诗,多么让人神往的场面!他们会边喝边惋惜时光的流逝:“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即便是醉后归去,也诗意盎然:“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更不用说还有“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的寂寞,以及“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的凄凉。另一种境界便是在雪意甚浓的冬日黄昏,闻到清冽的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酒香,看到屋中明灭的温暖的火光,于是乃有一句轻声低语的问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此平淡的一句话,却有无边的诗意,足以千古流韵。
(11)、但在两人婚后,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他依然游移在情妇萨宾娜和妻子特丽莎之间,这对全心爱着他的特丽莎是一种伤害。特丽莎经常在极度不安的梦中醒来,经常猜忌丈夫的行踪和有着恐怖的幻想。
(12)、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要面对生活的重负和压力,可是昆德拉告诉我们,有时候,那种“不可承受之轻”给人造成的伤害更可怕。这种“轻”简单理解就是空虚——极度的精神空虚。特别是在越来越追求物质生活,金钱至上,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的后工业现代社会里,精神空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代病。君不见:赌博,吸毒,飑车,网瘾,性游戏,追求刺激,悲观厌世,自杀,平白无故杀人,这些极端做法甚至成为很多成功人士的所为。理由何在?极度精神空虚。不能承受之轻。
(13)、我喜欢在骤雨初歇的夏日,一个人静静地端坐在清凉的柳荫里。眼前,一泓秀水,一池荷花,几只蜻蜓,交织成艳阳下一首纤丽而婉约的宋词,让人在圆荷滴露的想象中,斟满一壶闲茶,然后,斜倚东风十二阑,独自品味江南水乡的烟柳画桥,和烟柳画桥上――那朵粉红的阳伞。终于,田田莲叶间鲜活的游鱼,以一段平平仄仄的韵律,写入我回肠荡气的诗行。醉眼迷离之间,我看到盛装出游的画舫,在一片不绝于耳的丝竹交响之中,摇曳一橹飘红的流水,在南宋清亮的湖光山色里,随着我手中徐徐打开的折扇,渐行渐近,又渐行渐远。那一阙粉香扑鼻的宋词啊,最终化作我耳畔的天籁之音——柳浪闻莺、夜半钟声……
(14)、 分享会一开始,陈哲丹同学便抛出一个问题:“特蕾莎是重的代表,萨宾娜是轻的代表,反媚俗的代表,她和弗兰茨在一起的时候,感到周围有一种空虚感,而特蕾莎活得太沉重,这样说来,重也不是,轻也不是,那我们怎么去追求轻和重的平衡?”
(15)、 关于这部书的中文题目,如果你们上网查,会发现有两个:韩少功译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我译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什么我要把题目都换掉呢?要知道,这种行为风险很大。因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个书名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用词,许多文章或者作品的标题都会套用这个语句,比如“中国教育不能承受之重”等等。
(16)、韩少功的译作出版于1987年,当时在中国并未引起特别大的反响。直到1989年后,这部书一下子火了,但不是在中国大陆,而是在中国台湾。因为这部书里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与当时中国的现实具有某种相似性。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部书里写到了很多关于性的问题,里面经常出现的一个词就是“性爱”。实际上,不同地域的不同读者对这部书的接受角度是不同的,有政治的、人性的、哲学的,等等。比如法国、加拿大的很多学者就从这部书中看到了对生命形而上的思考。中国著名的比较文学专家乐黛云说,这部书里最重要的东西不在于政治,不在于性,而在于它的叙事方式,在于它的叙事结构。懂音乐的人觉得这部书具有一种音乐性,它用了音乐结构,比如交响乐的结构。
(17)、 在特丽莎刚离开的两天里,托马斯甚至有种轻松感,他们之间的爱既是美丽的,也有些令人厌倦,现在一切都结束了而且是特丽莎的选择,他又可以回到过去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很快他便感觉到,他忘不了特丽莎,而且他不想与萨宾娜或者其他女友联系,她们都只会使他想起特丽莎,5天后,他赶回了布拉格,两人再次相聚。
(18)、 今年10月,我去了一次巴黎,去参加“国际法语国家组织”的一个文学奖的评审与文学交流活动。这个奖叫“五洲文学奖”。“国际法语国家组织”有56个成员国,28个观察员国,这个文学奖是他们设立的。此次去巴黎,我是应邀担任此次评奖委员会的委员。评奖委员会成员来自法国、加拿大、毛里求斯等国家,都是有名的作家和专家,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人文社科院院士、法兰西学院院士等。而我是唯一一位来自非法语国家的委员。但此次获奖的作品《河的女儿》是我力荐的作品。评奖过程很激烈,共有5轮投票,第五轮2选1的时候,我以为我推荐的这本书不能入选了,但在最后时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说:“我要彻底改变我的意见,把这一票投给我的朋友许钧先生推荐的那本书,即《河的女儿》。”最后6比《河的女儿》获奖,而前四轮勒克莱齐奥一直支持的《音乐之游戏》没有获奖。但最终,大家认为《音乐之游戏》也不错,给了它“特别奖”。问题是,勒克莱齐奥为什么在最后时刻改变了他的选择?前四轮投票,他都坚持把票投给《音乐之游戏》,到第5轮他为什么要改投我所选择的那本书呢?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在投票前讲的那两段句话。第一段句话:“我认为一部书好与不好,要看它的生命是不是能持续很久。一部书的生命是靠阅读来成就的。这涉及到传播的地域,是只限于法语世界,还是说能够传播到法语世界之外的世界,比如英语世界、西班牙语世界、葡萄牙语世界,等等,尤其是,如果这部书能被汉语世界接受——要知道,讲汉语的人占了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那么这部书就会有更强大的生命。”第二段句话:“读者如何阅读与接受一部书,不同国家的读者是不一样的。东方读者,比如我,带有东方思维、审美、期待,如果一部书能让东方读者接受并且喜欢,那么在这样一种不同文化的交汇处就能拓展出更广阔的生命空间。在这两个层面,我认为《河的女儿》这部书可能会拥有更强大、更深刻的生命力。”
(19)、 10天后,特丽莎到布拉格来看托马斯,两人当天便做爱。不料夜里她发起烧来,是流感,她在他的公寓里呆了一星期。当夜,他睡在一张大圈椅上,后几天则开车去医院办公室睡觉。直到她病好后离开回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