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桥的七绝诗
1、赞美桥的诗词
(1)、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江南旅情)祖咏
(2)、缥缈云边罨画楼,空蒙雨外木兰舟。谁知老子清狂甚,独占城南十里秋?《泊舟湖桥酒楼下》
(3)、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
(4)、 应悔信手偷美景,
(5)、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燕子龛禅师)王维
(6)、关于桥的诗句古诗小学历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题情尽桥》雍陶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婉转桥。《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7)、妾年初二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8)、——蒲津迎驾>宋璟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9)、简评:这个“春涧”,就是一个桃花源,人境与环境的描写融合的恰到好处,耐人寻味。首联写景,一“泻”一“倚”,动静结合,笔法摇曳生姿。三联以写人事为主,融入写景,描绘出“春涧”中人们轻松、悠闲、幸福的农村生产和生活场景,颇有几分传统的隐逸味道。尾联之“是处风清别有天”与首联呼应,是总结,是赞美,更是以景结情,比较好地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10)、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11)、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柳)陆游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12)、后两句终于忍不住畅叙别情,关于这座桥,有很多传说,有人认为是24座桥,其实只要去过瘦西湖的读者都知道,它不过是一座小桥。
(13)、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14)、残碉矗丰草,中有烈士墓。仿佛廾年前,我军抗日虏:山边方演习,敌弹忽如雨,又要入宛平,托言搜卒伍。
(15)、每一座小桥都各有特色,这些巧夺天工的小桥,与全村老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家门前那条水沟,足够三米多宽。不知何因倒了一棵树恰好横在水沟上,我父亲用斧头砍出了一个小平面,一个。
(16)、***现代的造桥技术,当属世界第港珠澳大桥是当今世界第一大桥,它将有力促进港珠澳地区经济地飞速发展,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7)、栏高荷不及,池清影自浮。何必横南渡,方复似牵牛。
(18)、(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
(19)、赴觉生寺观大钟,钟重八万一千余斤,深长二丈一尺余,口径一丈一尺许,真巨制也
(20)、《月夜待家慈近泛霞川》:“全家阑夜泛轻舠,烛影霞川五里遥。临水人家花夹岸,笛声吹月满红桥。”
2、描写桥的古诗
(1)、有学者认为,《赠别》二首,同写给一个妙龄歌女的,我以为不一定,一是杜牧在扬州的风流账多矣,不会将情感仅寄托在一个歌女身上;二是《赠别》所描写的复杂深沉微妙的男女之情,《赠别》中的尚十三余的小歌女,应是难以体味的。当然,肯定地说,这首诗是描述了一对情人别离的场景: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别筵上,一对情人凄然相向,因为爱得太深,难舍难分,一时竟找不出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反而显得像是无情似的。想说一些高兴的话,打破离别的悲苦,却怎么也无法强颜欢笑,反而是举杯消愁愁更愁。诗的后两句,借喻别筵上的一支燃烧的蜡烛,进一步描写一对情人的难舍难分之情:蜡烛不停地燃烧着自己的心,流着泪,在时间的煎熬中,直至绝望的天明。《赠别》成功地描写一对情人难舍难分的复杂情感,在“意”上可与《赠别》相媲美,而它超出《赠别》的地方,是它已拥有了某种“境”,即一种戏剧性场景——虽然尚不是高层次的“境”,至少,读者的眼前已现出了这样的场景:一对情人凄然相向,伤感万分。别筵上的一支蜡烛在无言燃烧,垂着烛泪,计算着难舍难分的时间。读者不知不觉中已身临诗境,久久盘桓,体味着一种复杂而深刻的人类情感。
(2)、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3)、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
(4)、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晓行巴峡)王维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6)、——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朱自清——威尼斯的桥>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7)、《寄扬州韩绰判官》是杜牧有代表性的名篇之有“意”有“境”,意境高远,浑然相成,因此,是四首“扬州诗”中写得最好的。诗的前两句,诗人有如一个高明的画师,泼墨出一幅扬州秋日图:天际青山逶迤,若有若无,水碧如带,迢递不断。空气中,已飘忽一丝秋天的萧瑟,而扬州的大地,依旧绿意葱茏;后两句,诗人将读者引至著名的扬州月下,诗人徐凝有名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可见扬州的月下世界之美。这里,涉及到一个关于“二十四桥”的公案,北宋沈括认为是二十四座桥,散落在扬州城中,《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另一说认为就是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称:“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我以为,在这首诗中,还是理解为二十四座桥好,一来这散落的二十四座桥更为显示了扬州的水乡特色;二来拓宽了月下世界的空间,使诗境更显缥缈;三来与最后一句诗的配合也更符合逻辑。那么,后两句诗就可以这样地来读:在这无垠缥缈的月下,这银色美好的世界,我的朋友,扬州城中的二十四座桥,你在哪一座桥上教美人吹箫呢?这一首诗的“意”好,既重温了与老友深厚的友情,表达了对逝去的扬州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亦是一首独特的唐时扬州赞美诗。至于这首诗的“境”,则更为出色,一幅幅如画的场景,使读者恍如身临其境——而由此合成的“意境”,产生了一种真正的磁场魅力,使读者徘徊其中,感染其中,沉醉其中。诚如《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的评语:“深情高调,晚唐中绝作,可以媲美盛唐名家。”
(8)、注:二分明月楼以一池碧水为中心,另建有影月楼,夕照楼,梅溪吟榭等,此诗句句紧扣一个月字,体现了对明月的赞美。
(9)、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杂曲歌辞·祓禊曲)
(10)、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11)、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刘禹锡《杂曲歌辞壮士行》
(12)、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13)、诗中写武王之母太姒来归之情,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文王对太姒女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因而极大地显示了文王的光辉。这可以说是我国诗歌中最早出现咏桥的名句。
(14)、满谷春光催麦李。梦里人生,累累伤痕味。碧草莺啼重抚媚。涧松不负韶华季。
(15)、头上青枝微卷帘。春落桃花,***乱空潭。几杯玉露共甘甜。一半瑶池,一半人间。
(16)、岁月像过滤的筛网,筛去记忆中的土壤,留下了闪光的金子。我早已观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宏伟。然而,我却总是时时惦念着故乡古城那座小桥,记着我童年梦幻的小桥。一到放假,缕缕挂念总是促使我去寻找那温馨甜美的童年回想。
(17)、大桥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转学、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转的生活车轮带走了我的童年和无邪。当我再次走向大桥时,愉悦平静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点点惆怅的涟漪。
(18)、(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
(19)、简评:“问”字无疑用的是拟人手法,而其前加一动词“飞”,更是奇妙有趣,写出了“莺”“问”之状态与心绪,并暗传出诗作者对“涧”中之“花”,既对“春”的无限关怀与牵挂,诗中爱春、惜春和赏春的情意可谓浓矣!
(20)、万里漂流归故国,一生蹭蹬付苍天。暮年尚欲师周孔,未遽长斋绣佛前。
3、关于桥的古诗50首
(1)、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2)、两车子人在大桥南桥堡旁停下后散开又聚拢,一波人蜂拥至担责大桥路灯更新工程的南京市路灯管理处负责人,听取介绍工程情况。另一部分人在南桥堡门口听我们三位介绍讲述“我与大桥的故事”。我面对面采访过副省长、******、副市长、科学家、将军、教授、劳模,普通工人、农民,下至在牢房里的服刑犯人,可谓d政军民学、工农兵学商、“三教九流”、男女老少、无所不包。这回,我被众多媒体记者包围采访了。我在南京工作、生活了60年,其中在江北的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工作20多年,大桥上来来往往无数次,感受、感慨、感叹太多太深。
(3)、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我爱绵远河上的大桥,因为这一座座的桥既年轻又十分的漂亮。
(4)、扶沟县人社局局长张艳玲解读脱贫攻坚转移就业和医疗保险相关政策
(5)、(长相思)苏颋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送冷朝阳还上元)韩翃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6)、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陆游《五云桥》
(7)、 冒雨登还元阁,智谷方丈索诗,立成二十八字
(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刘禹锡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9)、1968年12月26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胜利通车,是当时南京、江苏、***的头条新闻,甚至成了多家外国通讯社的头条。那时我已在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氮肥厂合成氨车间当了10年操作工。20岁出头,正是风华正茂梦想联翩年纪,是个爱读书爱读诗爱写诗的“文青”,几年前就在诗坛露出头角。大桥建成,一下子点燃我创作的青春之火。我热情澎湃,诗兴撞胸,书写诗歌,抒发豪情,寄托人生奇愿奇志。
(10)、备注:杨莲之,字寿,其族祖果勇侯诗拓本属题与李慕勤、刘松斋并称黔中三奇男。女亦奇。
(11)、社后聚鸡豚,社前走牛羊。儿童放学归,口唱自来腔。
(12)、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13)、每当我回到故乡的时候,我都恭恭顺敬地走上石桥。不仅是因为它的神秘、它的诱人、它的铁骨傲气,更由于它伴着我的成长、伴着我的盼望,伴着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
(14)、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
(15)、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上官仪《安德山池宴集》
(16)、横截春流架断虹,凭栏犹思五噫风。今来未必非梁孟,却是无人断伯通。陆龟蒙《和袭美咏皋桥》
(17)、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18)、太行山峨峨,芦沟水汤汤。昔人辞京去,戴月踏残霜。
(19)、《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绍兴城里的桥,陆游也写了不少咏桥诗,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
(20)、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南宋姜夔《杨州慢》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
4、李白写桥的诗句
(1)、小桥横跨小河两岸,桥上的石板还略显潮***,上面结着墨绿的青苔,细细的露珠散落在上面,凌晨的微光荡漾在桥上,如仙歌般的世外桃源。
(2)、***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已《鹊踏枝》
(3)、 作者:蒋挺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4)、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5)、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方桥》韩愈
(6)、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张昌宗《游石淙山》
(8)、妾年初二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9)、(阙题)杨师道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10)、——小桥柳>白居易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
(11)、不嫌村酒***,也复醉如泥。——舟中>陆游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12)、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13)、灵汜桥在五云门外,今废。此诗写越州风光的优美,热情邀请白居易来越州销魂。
(14)、* 第145期“天鹅堡杯”对联攻擂,吴文博出句,4月10日截稿
(15)、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咏史其二)卢照邻
(16)、(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
(17)、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李白
(18)、也许只有少数南京人知道,古都南京民俗史上“燕子矶上一仰一个”的事发地点转移到了新建的长江大桥上。为了深刻反映解放军守桥战士满腔爱心、全身责任珍爱生命,爱护、救护普通百姓的感人事迹,我们深入工厂车间高炉旁及普通工人家庭底层采访、拍摄。片中反映南京钢铁厂一位普通炼铁工人的妻子,因为家庭遇到生活困难和丈夫吵架、蹩气,一时念头钻进牛角尖,在大年三十晚上跑到长江大桥上欲寻短见,被时刻警惕的守桥战士及时发现,好言劝导,排除了一桩家庭悲剧。事后当事人送锦旗感谢守桥部队。电视片《大桥卫士》播出后,这家人和工厂非常感谢南京电视台,焕发出强强的正能量。
(19)、周览团员万承琮来见,询悉,为亡友佐卿之长君,不见十年,学业大进如此。惜佐卿之不及见,为之感怆。承琮乞言,因赠二绝
(20)、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苏颋《长相思》
5、赞美桥的七绝诗词
(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扶沟县脱贫攻坚第45次专题会暨指挥中心第八次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