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书的成语
1、孔子认真读书的成语
(1)、释义: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3)、孜孜不倦不耻下问悬梁刺骨废寝忘食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4)、出自《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5)、释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6)、(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白话文: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
(8)、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9)、(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10)、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滴水穿石、 博览群书、 学而不厌
(11)、(例句)为了学好知识,报效祖国,他在国外留学时,废寝忘食,分秒必争。
(12)、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
(13)、(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4)、 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
(15)、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 秉烛达旦、 笃学好古、牛角挂书,
(16)、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17)、(先生嘴里不断地诵读六经的文章,两手不停地翻阅着诸子百家的书籍。对史书类典籍必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必探寻其深奥隐微之意。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舍弃;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终年劳累。先生的学习可以说勤奋了。)
(18)、出处:东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白话文:光武帝在处理军队的事务时,书本不离手,十分勤奋好学。)
(19)、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20)、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2、描写古人认真读书的成语
(1)、韦编三绝(wéibiānsānjué)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3)、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4)、“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5)、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 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 效颦学步
(6)、(反义词):胸无大志、无所作为、妄自菲薄
(7)、(南朝人江泌小时家贫,白天要帮助家里做些杂活维持生计,晚上他抓紧时间来学习,由于买不起烛火,就只有站在月光底下读书,月亮西坠。他爬上梯子接着读,经常因困倦从梯子上摔下,爬起来后接着读书。)
(8)、以一知万: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9)、背诵 泛读 精读 朗读 浏览 朗诵 默读 略读 阅览
(1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11)、学而不厌:厌,满足。勤奋好学,达到不知满足的地步。形容十分好学。
(12)、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13)、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14)、(例句)她在书房里专心致志的写作文,所以没有听到电话铃响。
(15)、笃信好学,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
(16)、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17)、(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18)、(解释):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19)、纯净 低沉 洪亮 激昂 铿锵 清脆 清亮 沉闷 尖利
(20)、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3、形容人认真读书的成语
(1)、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2)、骄傲 马虎 自满 刻苦 努力 谦虚 勤奋 认真 专注
(3)、博览群书 持之以恒 水滴穿石 有始有终 日积月累
(4)、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
(5)、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6)、朝夕不倦: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7)、悬梁刺股(xuánliángcìgǔ)头发绑在横梁上,瞌睡的时候一低头就扯痛自己,用尖锐的物体刺自己的大腿,让自己读书的时候解决犯困的问题,形容刻苦学习。
(8)、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9)、追根究底: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10)、笃实好学 道山学海、笃学不倦、 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
(11)、(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12)、秉烛达旦(bǐngzhúdádàn)点着蜡烛一直熬到早晨,比喻人辛勤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
(13)、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4)、出处: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15)、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
(16)、(例句)笔画的长短笔顺的先后,都必须一丝不苟才能不出错。
(17)、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18)、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在竹简上写字,一根竹简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19)、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家。
(20)、(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4、表示认真读书的成语
(1)、停了停,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2)、浅尝辄止 死记硬背 心不在焉 浅尝辄止 鹦鹉学舌
(3)、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4)、(臧和谷两个人在一起放羊却都丢失了羊。问臧干什么来着,原来是挟着竹简读书去了;问谷干什么来着,原来是赌博游戏去了。)
(5)、 手不释卷:手里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6)、三余读书 生吞活剥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万世师表 文行出处
(7)、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汗牛充栋、才高八斗、读书破万卷
(8)、解释:磨穿了铁铸的砚台。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9)、触类旁通 ***思考 过目成诵 举一反三 画蛇添足
(10)、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入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其后,有辟举法行,虽未入仕,亦得辟为令。”
(11)、(释义)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12)、解释: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13)、泌人心脾 一语道破 一针见血 振奋人心 滚瓜烂熟
(14)、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15)、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16)、南朝时期,有一个叫顾欢的孩子,非常好学。因为家中贫穷,所以不能进乡中的学校学习。但他却不放松自己,整天跑到校舍后去听先生讲课,而且听到的知识从不遗忘。晚上则点亮松枝或燃着稻糠,用来取光学习,从不间断。经过多年勤奋自学,顾欢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对社会有用的人。《太平广记》卷一七五《李琪》记载,唐代李琪为母亲守墓期间,点燃稻糠或柴禾取光,在夜间苦读,竟读完了数千卷书。后人因以“燃糠自照”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17)、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18)、深思熟虑 学而不厌 心无二用 一丝不苟 如痴如醉
(19)、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20)、出处:晋·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白话文:子义点燃蜡烛端坐着直到天亮,注意力高度集中,膝盖没有挪动。)
5、认真读书的成语有哪些四个字
(1)、(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释义:用心专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
(3)、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4)、调嘴学舌、文江学海、枉辔学步 文人学士、晚生后学、文宗学府、
(5)、顿学累功、钝学累功、道学先生、 笃志好学、断织劝学 高才大学、
(6)、(例句)要心无旁骛,不能‘一心以为鸿鹄将至’,追逐名利,追求轰动效应。
(7)、兢兢业业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8)、 韦编三绝( wéi biān sān jué )
(9)、(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10)、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发愤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在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剧烈的疼痛使他很快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11)、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12)、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