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个事实的记忆(哥伦布发现美洲时间是哪一年150句)

哥伦布发现美洲时间

1、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年代

(1)、短短五十年的时间,葡萄牙便垄断了东西方之间的香料贸易,还在非洲、西亚、印度以及东南亚等地建立了贸易殖民地。

(2)、1981年又有两位美国的海洋地质学家在相同的地点找到了五块石锚、三块压舱石,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同中国实验室合作,最终得出结论,这五块岩石样品相同,均与中国福建、台湾的灰岩相同,这种岩石并不产于美洲。同年,美国四大报纸之一的《华盛顿邮报》在第一版的显著位置刊登了这一研究结果,大大的标题上写着“再见吧,哥伦布”,我国的《人民日报》为此也发表了一篇短评。

(3)、10月12日:抵达当地印第安人所称的瓜纳哈尼岛,哥伦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以为是印度)。

(4)、3月15日:中午回到出发港帕洛斯下午,马丁·平松绕过第二次风暴,平塔号也回到了帕洛斯。

(5)、作为中世纪早中期最杰出的航海家和探路者,维京人借助他们引以为傲的龙首长船和无畏的探索精神冲出斯堪的纳维亚的峡湾,在欧洲各大河流与近海洋面上横行无阻,许多之前从未被人们标记在地图上的新土地被他们逐一发现。他们在不断侵袭不列颠和爱尔兰的过程中发现了星罗棋布的设得兰群岛和法罗群岛,将这片岩石嶙峋的岛屿建设成了同胞们南下征途的中转站和歇脚处。岛上的酒馆、市场、船厂和旅店为远行的冒险者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饱经风霜的灯塔见证着无数海上旅人的来来往往,他们有的最后满载而归,有的则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回来。

(6)、幸而北大西洋暖流经岛而过,使全岛气候不至于过于寒冷,冬季气候还在-2度左右。

(7)、哥伦布在其儿童、少年时代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帮父亲干活和经营。而哥伦布幸运地到达葡萄牙是他一生的主要转折点,使他从一个小工、小贩小水手转变为一个航海家和探险家从下层社会的一员开始接触上流社会,从跟随他人航海到独立策划和筹备重大的远航探险。葡萄牙和里斯本当时是欧洲航海事业的最主要国度和中心。哥伦布在这里获得了远洋航行的技术和经验,学到了许多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知识,掌握了观测、计算、制图的学问。他还和在里斯本从事地图、海图绘制的弟弟巴托罗缨合伙开了一个地图、海图制售店。这些都为他后来组织指挥远航准备了知识条件。

(8)、《一四九三》作者查爾斯.曼恩為美洲「沒有歷史的人」寫歷史!

(9)、新大陆指整个美洲大陆,如果单说哥伦布发现的部分。在哥伦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他叫做“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

(10)、至于美洲的名字,其实起源于一位名为阿美利哥·韦斯普奇的意大利冒险家,他在1499年游历了南美的海岸后编写了一本见闻录。

(11)、我當時不知道,鄧尼凡和許多研究同僚其實投注了畢生職涯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們苦心得出的成果和大多數美國及歐洲民眾的想法很不一樣,而且至今在專家圈以外仍鮮為人知。

(12)、8月3日:从帕洛斯港拨锚启航,向南偏西航行,驶向加那利群岛,圣玛丽亚号和尼尼亚号先到加那利群岛的哥美拉岛,平塔号先去大加那利岛修理

(13)、更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北欧维京人落后的社会组织体系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落后生产力,习惯于劫掠的他们无法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和资源的周转方式。

(14)、 一直以来,这幅堪称时代巨制的历史地图,被认为是李之藻在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的帮助下绘制的,特别是其中涉及的欧洲、美洲地理部分,并说《利玛窦中国札记》书中有所谓的记载,说其“母图”是基于1570年的《奥特里乌斯世界地图》;甚至还有一种声音,说这图压根就是利玛窦的作品,利氏在自己所携带来的欧洲地图的基础上,翻译一下,把中国移到中央,再细化、添加点中国的地方而已。

(15)、 果然,11日夜里10点多,哥伦布发现前面有隐隐的火光。12日拂晓,水手们终于看到了一片黑压压的陆地,全船发出了欢呼声!

(16)、迄今为止,施里弗太空作战演习已经开展了11次。从2014年开始,又从原来的两年一次变成了一年一次。到了去年,美国又增加了一个太空作战演习,叫做太空旗帜演习。这个演习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一次是对部队进行实战性的训练。

(17)、在哥伦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他叫做“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在后来的三次航行中,哥伦布到达过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以及中美洲,并宣布它们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地。

(18)、      中国从明清开始流行抽烟,古人云开门七件事,米面油盐酱醋茶,到明清时增加了一件——烟。上至公卿大夫,下逮农工商贾,无人不嗜。到现在中国已经有了4亿烟民。

(19)、又如,日本的崛起,就在于这个民族非常喜欢交流,原本这个岛国连两大文明的标志——文字和青铜器都没有,公元630-894年这两百多年间,日本天皇先后派出19次遣唐使到访唐朝;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

(20)、▲维京人劫掠范围,他们从北欧出发,踪迹遍布了全欧洲,图中标蓝色和红点的地方均为维京人在7-10世纪占领的土地

2、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个事实的记忆

(1)、那么,美国是如何崛起的呢?首先,美国最先寻求独立的13个州,都是原英国殖民地,英国在美的移民占大多数。由于当时英国已经成为全球海上霸主,又主导了全球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先进技术向美殖民地传播相对便利和快捷。

(2)、伊莎贝拉的刚柔并济是双王相互支持、“平起平坐”却又保持相对独立的基础。天主教女王不到20岁就对自己的政治地位有了很强的自觉意识,知道自己这一生最大的职责是“统治者”,而不是“妻子”和“母亲”——据说她给自己孩子们写信的落款从来不是“母亲”,而是“女王”。

(3)、如果说哥伦布是首位美洲发现者,那么维京人有话要讲

(4)、哥伦布踏上了他当时误认为是“印度群岛”和“日本”的新大陆,并在美洲游历了一番。让他失望的是,这里并不像马可·波罗描述的那样富饶。

(5)、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时代的未来。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6)、冰岛的发现并没有断绝维京人出门远行开拓新大陆的欲望,天性喜欢冒险的他们仍然不断出海航行,尤其是一直流传在民间传说中的关于西面新大陆的故事更是刺激着他们不安平淡的神经。

(7)、 哥伦布在美洲游历了一番。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8)、互动话题:如果“大宇航时代”真的来临,你觉得是祸是福?

(9)、12月25日:圣玛丽娅号在海地岛今海地角以东的海岸搁浅。

(10)、哥伦布虽然踏上了新大陆――美洲,可是,他却认为这是亚洲。因为那时人们根本不知道在欧洲与亚洲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美洲――哥伦布压根儿连想都没想到过。

(11)、哥伦布把39个愿意留在新大陆的人,留在了那里,又把10名俘来的印第安人押上船。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返回西班牙巴罗斯港。

(12)、几百年前,大航海时代有一个文豪,他叫莎士比亚。他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了一个人类始终纠结的问题——生存还是毁灭?

(13)、▲哥伦布的船队,看上去要比500年前的维京船“豪华”了许多

(14)、其实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很多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我们教育读书人,说读书的目的是要为万世开太平,说我们的国士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我们强调的是让天下安定,止戈为武,使用暴力是为了终止暴力。

(15)、(摘自非子著作《大回环-中华文明的辉煌、迷失与复兴》)

(16)、▲从热带的加勒比海来的温暖海水可以推进到北极圈以内,造成欧洲西部和冰岛平均温度高;而从北极来的冰冷海水从格陵兰岛沿岸经过

(17)、如果说18-19世纪还是英国是全球的引领者的话,那么,20世纪至今都是美国称雄世界的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是一场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工业革命又是美国引领。

(18)、整整六十年过去了。到目前为止,人类向外太空送入了九千多个航天器,全球有12个国家拥有发射航天器的能力,五十多个国家拥有自己的卫星。几乎全球所有的国家和人类都在使用卫星导航通信等航天技术的服务。

(19)、 回来以后,哥伦布成了英雄,受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隆重接待。哥伦布高兴地向人们报告:他到达了“印度群岛”,到达了“日本”。

(20)、北方群岛的发现除了为维京人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海上旅店"之外,还意外地成为了通往冰岛这片处女地的大门。自9世纪末冰岛发现以来,许多渴望重启人生、过上平和安稳生活的维京人开始了他们"乔迁新居"之路。虽然冰岛的自然环境十分独特,宜居面积极其有限,但依旧在发现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了欣欣向荣、人声鼎沸的一片乐土。

3、哥伦布发现美洲时间是哪一年

(1)、如果你打开世界地图,就可以在南美洲的南端,南纬52度的地方找到它。船队在这片大洋中航行了3个多月,海面一直风平浪静。因此,他们就为它取了个名字叫“太平洋”。1521年3月初,在水尽粮绝、人人疲乏虚弱之际,航队来到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岛,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

(2)、而中国快速进步的奇迹,主要发生在过去40年。过去40年中国GDP在全球的份额,从不足5%提高到了近16%,上升了11个百分点,同时,人口在全球的占比,则从25%下降到了19%。

(3)、值得推崇的是,作者雖有匡正偏見的企圖,卻不急於灌輸讀者正確的定論,而是展現記者追蹤調查的本領,深入追索偏見是怎樣形成、又是如何被打破的曲折歷程。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四九一》不只是一部深入淺出的大眾史著作,也是精采好看的報導文學作品,更是關於原住民族歷史書寫的極佳示範。

(4)、哥伦布返回西班牙之后受到了极高的赞誉,仅仅五个月哥伦布再次带着船队前往“印度”,这一次他带来了更多的劳力、牲畜和种子。

(5)、但是,哥伦布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决不会让他苦心组建的船队半途而废,留下终生遗憾。他坚持继续向西航行,有时候,他甚至不得不拔出宝剑,强令水手们向前,再向前。

(6)、美国有一位杜乐教授,他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时代性的问题:哥伦布探索发现美洲大陆的时间,比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晚了87年。而且,郑和船队所用的龙船,根本不是哥伦布所用的小破船可以比拟的。可为什么最后发现美洲大陆的是哥伦布,而不是郑和呢?

(7)、“海峡找到了!”海员们高兴地欢呼起来,以为已到达了美洲的南端,可以进入新的大洋了。

(8)、矛盾的是,本書雖旨在探究哥倫布之前的生活,卻花了不少篇幅討論哥倫布之後的生活。原因有二。第許多原住民文化沒有書寫文字,所以關於他們的最佳資訊是來自最早見到他們的第一批歐洲人的相關記載。當然,殖民者的記述不免因文化短視而有所扭曲,但畢竟仍是對於不同生活型態的目擊描述。第二個,同樣重要的是,歐洲與美洲的相遇對於雙方都深具啟發性。在許多案例中,接觸的壓力突顯了那些社會中原本難以清楚看見的面向。萬帕諾亞格人(Wampanoag)與清教徒的相遇(第二章的主題),印加人與皮薩羅(FranciscoPizarro)率領的西班牙部隊接觸(第三章的主要內容之一),都呈現出這些原住民族在歐洲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們面對未知時所做出的反應。

(9)、正是由于美国所具有了上述优势,促使它与德国一起,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性产业即汽车、电力、化学等,德国人西门子改进了发电机,本茨和戴姆勒在奥托发明内燃机的基础上设计了汽车;而美国的电气时代由爱迪生和福特开创。

(10)、果然,11日夜里10点多,哥伦布发现前面有隐隐的火光。12日拂晓,水手们终于看到了一片黑压压的陆地,全船发出了欢呼声!

(11)、在现有的史料中,冰岛最早被维京人发现的年份是公元825年。在这一年,一批来自北欧的维京人来到岛上,开始把其作为海上航行的周转过冬地。

(12)、然后我们又即将在宇宙空间开辟一个更加广阔的丛林?

(13)、可是生存在文兰的维京人,却面临着比在格陵兰岛时更为难对付的挑战,那就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14)、 海上的生活非常单调,水天茫茫,无垠无际。过了一周又一周,水手们沉不住气了,吵着要返航。

(15)、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着三艘船离开了西班牙,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航行之后,终于找到了一片陆地,哥伦布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位于今天的古巴附近。

(16)、不过,这些外来农作物并没有在明朝得到大力推广,到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在我国西南各省和东南沿海各省被大规模的推广,使得我国大量山地和丘陵被开垦出来,以其可利用闲置之山坡旱地种植,即“不与五谷争地”的特点,有力地支持了人口的继续增长。

(17)、此后,麦哲伦在印度和东南亚一带参加了殖民战争,并在这一带进行了探索和游历。他从实地了解到在东南亚群岛的东面是一片汪洋大海。他坚信地球是圆形的,并猜测在这片大海的东面,肯定是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大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次环球探航。

(18)、在西北岸印第安藝術中,主體會受到扁平化與扭曲的處理,彷彿由三維物件被化約成二維平面,然後再像摺紙藝術一樣摺起來。一開始,我覺得所有的圖案都難以解讀,但很快就覺得其中有些圖案好像從平面上跳了出來。它們以俐落的線條將空間切割成簡單又複雜的形狀:物體當中還有其他物體,動物被塞進自己的眼睛裡,還有一半是野獸的人跟一半是人的野獸──充滿變形及超現實的騷動。

(19)、其实人类目前在太空活动的区间只相当于宇宙空间的近海。这是还没有开启远航,我们就先在澡盆里互相捅刀子的节奏。

(20)、这几乎是白白获得了一大片广袤肥沃的土地,可以在一张白纸上重绘蓝图,使得美国经济受原住民文化影响比较小,不如墨西哥(60%为印欧混血、30%为印第安人)、智利(75%印欧混血,5%为印第安人)等影响那么大,为何北美经济要比中美和南美发达很多?这至少也是一大原因。

4、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几几年

(1)、比如美国副总统彭斯就说过,美国在宇宙空间要像在地面上一样占据统治地位。

(2)、回来以后,哥伦布成了英雄,受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隆重接待。哥伦布高兴地向人们报告:他到达了“印度群岛”,到达了“日本”。

(3)、等追诉期一过,为了能让他们的定居点发展壮大,埃里克就立即返回冰岛和挪威,向当地的维京人宣传自己在冰岛以西发现了无人居住的人间天堂—水草丰美的绿洲(Green+land,直译绿色的土地)。

(4)、那么李先生是如何关注到这个问题,又是如何“杀手锏”地澄清、证明了这个已经颠倒了快600年的历史认知呢?

(5)、他开创了在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当时欧洲人口正在膨胀,有了这一发现,欧洲人就有了可以定居的两个新大陆,就有了能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矿藏资源和原材料。

(6)、手持维京巨剑,驾驶海盗战船,维京人战果斐然,从8世纪到11世纪,他们攻击并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俄罗斯内陆、大不列颠,甚至穿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占领地中海沿岸,让整个欧洲都笼罩在他们制造的腥风血雨之中。

(7)、讀完鄧尼凡那篇文章的兩年後,我參加了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年會的一場小組研討會。會議的名稱好像是「亞馬遜研究的新觀點」,由杜蘭大學的巴雷(WilliamBalée)發表專題演說。巴雷探討的主題是「人為」森林:也就是數百年或數千年前的印第安人所創造的森林。這是一種我以前從來沒聽過的概念。他也提到鄧尼凡探討過的一件事:現在,許多研究人員都認為他們的前輩低估了美洲大陸在哥倫布抵達時所擁有的人口數。巴雷指出,印第安人的人口比先前以為的還要多,而且是多出許多。哇,應該要有人把這些東西拼湊起來,我心想。這樣一定能夠造就一本引人入勝的著作。

(8)、一般人對前哥倫布時期印第安社會的印象是:人口稀少且聚落零散,過著游牧生活;他們的祖先都是藉由白令陸橋,從亞洲以步行方式遷徙到美洲,時間不會早於一萬二千年前;這些原始居民是環保楷模,深諳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無意進行任何改變或干擾。但事實上,以上皆非。作者綜合了各學門的學術研究成果,並融合穿插大量訪談,告訴讀者真相其實是:十六世紀之前印第安人的人口數量可能高達一億,而且大部分是住在城市裡;新近考古證據則顯示最早的美洲人約出現於四萬年前,遷徙方式也可能不是靠腳,而是靠船,水下考古已有一些發現可支持這個論點;印第安人樂於也善於改變自然環境,像是會定期放火焚燒森林以除蟲和開墾玉蜀黍田,連全球最大荒野亞馬遜森林,也其實是印第安人的「創造」。

(9)、我问过很多人,看到这幅图的时候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他们说感觉是密密麻麻,地球周边不再是广阔无垠。

(10)、回来以后,哥伦布成了英雄,受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隆重接待。哥伦布高兴地向人们报告:他到达了“印度群岛”,到达了“日本”。

(11)、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在贫病中默默死去。临死,哥伦布仍然认为,他远航所到的是亚洲。

(12)、       玻利维亚的丛林里,支撑着切格瓦拉带着游击队战友不停战斗的除了共产主义思想还有哈瓦那雪茄。他曾说过,“雪茄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它是枪,它是信仰,在很多时刻帮助我战胜自己”。火药和敌人鲜血的味道太刺鼻,需要那一缕哈瓦那雪茄的芬芳。叼着雪茄,用机关枪呐喊“我要自由”的画面才是美洲人民的希望。

(13)、雷蒙德•梅浓德斯比达在《历史上的西班牙人》中写道:“斐迪南在政治上非常挑剔,但在最艰难的国际事务上,他利用了女王的洞察力,任她来指派最恰当的助手……他不仅信任她,还为她的意见让步。”在那样一个男性拥有绝对主导权的年代,任由一个女人站在人前发表看法,甚至做出决定,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国王昏庸无能(斐迪南显然不是,有些史学家认为他才是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当中描述的理想君王),那只能是基于莫大的信赖和尊重了。

(14)、在大家心灰意冷之际,麦哲伦挺身而出,带领幸存的海员克服重重的困难,直到得到援救。由于这次事件,麦哲伦被提升为船长,被留在了印度。

(15)、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四九一》的讀者來信問我:如果能夠重寫這本書,我會不會對書中的任何重大內容做出改變。過去,我總是回答說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感覺太過理論性,而且也沒有人給我機會找出答案。準備《一四九一》的更新修訂版終於給了我機會。自本書初版問世後,關於美洲最初一萬五千年的歷史,研究者確實又取得了引人入勝的收穫。不過,那些發現都相當合乎本書介紹的新觀念。我認為,書中的基本論述──印第安人社會比我們先前以為的還要龐大(第一部的焦點);印第安人社會比我們先前以為的歷史更悠久,發展程度也更高(第二部);而且印第安人社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比先前以為的更大(第三部)──仍能代表這個領域裡絕大多數學者的觀點。因此,我沒有變動《一四九一》的基本結構,但倒是裝修了其中許多房間。本書的基本面貌沒變,但經過校訂、潤飾和修整,以期新讀者閱讀愉快(希望如此)。

(16)、2月15日:尼尼雅号的船员看到亚速尔群岛最南边的陆地。

(17)、那么,为何当初殖民者不直接把当地的原住民变成奴隶呢?可能是难以“驯化”的原因吧——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印第安人总是惨遭灭绝性屠杀了。如今,当种族、难民、贫富差距、非法入境等问题令西方国家头痛时,追根寻源,皆有因果。

(18)、如今,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粮食单产全球第这归功于袁隆平等科学家们的贡献。同时,中国还是大米的全球最大进口国,这又是全球贸易便利化带来的好处。

(19)、而在这三次航行中,哥伦布先后经过了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以及中美洲。

(20)、我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我就在想,什么意思啊?是真的想要在太空干一架吗?

5、哥伦布发现美洲有什么意义

(1)、据历史学家考证,在哥伦布以前,早就有来自旧大陆人零散地通过航海活动“发现”美洲。只是由于技术原因,这些航海活动没能持续并被确凿地记录下来。

(2)、埃里克于982年在冰岛犯有谋杀罪,为了躲避追捕,就带着家人离开冰岛向西面航行寻找传说中的新大陆,终于发现了格陵兰岛。

(3)、海上的航行生活并不浪漫,相反,显得十分单调而乏味。水连着天,天接着水,水天一色,茫茫无根。在原始的大自然中,人类显得异常单薄、无助,甚至有些力不从心。

(4)、哥伦布认为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线航行实在太过于浪费时间,从欧洲到亚洲最近的航线应该是横穿大西洋。

(5)、月底,航队来到圣胡利安港,并在这里抛锚过冬。由于几次探索海峡的失败,大多数海员都感到灰心丧气,有三个船长也借机反对麦哲伦。

(6)、也与游牧民族生存在气候严酷的蒙古高原类似,维京人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温度严寒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因而造就了他们康健强壮的体魄、凶残坚韧的性格、以及强抢劫掠的习性。

(7)、今天我想以史为鉴,在展望未来的时候先回顾一下过去,了解一下现在,然后,我们再去看看未来。

(8)、其次,英国入侵美洲较晚,其殖民地相比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与原住民的同化程度很低,而且,印第安人又被殖民者大肆屠杀,如今美国人口中印第安人的数量占比不足总人口的1%,远少于华人数量。

(9)、▲982年,埃里克从冰岛出发,向西航行发现了北美格陵兰岛。与后来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穿大西洋的航线不同,维京人的航线要近许多,但是他们的航线极北,气候严寒。   

(10)、哥伦布在美洲游历了一番。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11)、在茫茫的大海上苦熬了两个月之后,命运终于出现了转机。1492年10月11日,哥伦布看见海上漂来一根芦苇,他和水手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有芦苇,就说明附近有陆地!

(12)、第美国经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各方利益诉求都充分表露,社会经济制度得以不断改革和完善,相比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更能体现效率,吸引全球人才进入美国,为美国经济的强大提供了人力资源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

(13)、这很好,说明大家绷起了和平利用外空的这根弦。但是我也有一点点悲观,因为这种声音和力量,太弱小了。

(14)、怀着对东方财富和远洋探险的向往,麦哲伦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探航的生涯。在这次远征印度、马六甲、马来群岛的过程中,为了与阿拉伯人争夺贸易地盘、取得亚洲南部海洋的霸权,远征队与阿拉伯商人和沿途的居民打过几仗,麦哲伦因而也三度负伤。麦哲伦伤愈后,在返回葡萄牙的途中船只触礁。

(15)、郑和具备发现“美洲”的时间和能力:郑和七次大航海,共出动200,000人次,是欧洲任何一个航海者的能力一千倍以上,每次出海分多路,历时2-3年。而1497年的哥伦布的三条船,不足百名船员,仅用3个月就“发现美洲”。

(16)、      按照新规,上海的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都将全面禁止吸烟。也就是说有天花板的地方就不能抽烟。这可能会憋坏部分老烟枪,但是没有关系,天空才是我们的极限,我们依然可以衔根烟在街上看车流不息,人群熙攘。

(17)、在搭機飛往那裡的過程中,我可以看出吉特克桑族為何依戀那個區域。飛機掠過滾岩山脈(RocherdeBouleMountains)白雪皚皚的壯麗山壁,飛進兩座森林茂密的河谷交會處。大地一片霧氣蒸騰。儘管當地距離海岸有一百六十五英里遠,居民還是能在河裡釣到虹鱒與鮭魚。

(18)、▲维京人在格陵兰消失后,一直到18世纪初欧洲的殖民者才重返,今天的格陵兰是丹麦海外自治领地,当地人则大多是欧洲移民和土著因纽特人,全岛人口只有7万

(19)、《坤舆万国全图》里出现了一些美洲的地理标识,利玛窦时代欧洲人还不知晓,是200年后才知道的事情,所以这些美洲地理信息不可能由利玛窦带来。

(20)、一九八○年代中期,我前往黑澤爾頓(Hazleton),這座村莊位於英屬哥倫比亞中部的斯基納河(SkeenaRiver)上游。那裡的許多居民都屬於吉特克桑族(Gitksan或Gitxsan)。在我造訪那座村莊之時,吉特克桑族剛對英屬哥倫比亞與加拿大政府提起訴訟,他們要求地方與中央都承認該族長久生活在那裡,從不曾離開,也不曾同意把他們的土地讓給別人,因此對於英屬哥倫比亞省內一萬一千平方英里左右的土地擁有法定產權。他們表示,他們非常願意協商,但不願意受到拒絕協商的對待。

(1)、就在这番腥风血雨之中,维京人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冰岛。

(2)、我一直等著那麼一本書出現。我愈等愈沮喪,尤其當我的兒子開始上學,學習和我當年所學一樣的東西,被灌輸那些我知道早已遭到強烈質疑的信念。既然看來沒有人打算寫這麼一本書,我終於決定自己來試試看。況且,我也充滿好奇,想要多瞭解。現在讀者手上的這本書就是那個決定的成果。

(3)、那时候,大多数人认为地球是一个扁圆的大盘子,再往前航行,就会到达地球的边缘,帆船就会掉进深渊。

(4)、麦哲伦只好率领着剩下的3条船象钻迷宫似的在海峡中摸索着前进。

(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间虽然晚于郑和七次下西洋,但却引发了全球地理大发现热,标志着航海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以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前后成为海上霸主为标志,美洲最先成为这些国家的殖民地,美国的诞生也是在此基础上的。

(6)、穆罕默德十二世向天主教双王上交格兰纳达城门钥匙

(7)、据说玉米在明朝嘉靖年间开始传入我国,番薯和马铃薯(土豆)则稍微晚一些,大概在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其中番薯是由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明末福建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引进,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8)、1月16日:离开海地岛萨马纳湾,开始返航,重新横渡大西洋,向北偏东航行。

(9)、就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之下,格陵兰岛茫茫冰原之外的有限生存资源马上就被5000人消耗殆尽。为了获取新的领地以供生存,埃里克的儿子—莱夫·埃里克森率领船队去到更温暖的南方,一直航行到加拿大哈德孙湾的纽芬兰岛。

(10)、2014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飞行了37年后,飞出了太阳系。这是迄今为止人类飞得最远的一个探测器。科学家还不断派出探测器在火星上开展探测的活动,并说火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水。

(11)、我们其实进入了“航天时代”。这个时代是什么样的?

(12)、相比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即便从古埃及农耕文明开始算起也不过5500多年,但美国建国历史不足250年,却能迅速成为全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堪称奇迹。不过,在这近250年里,美国社会始终是高度开放、高度流动,人口流、货物流、货币流、信息流的流量都是巨大且名列前茅。

(13)、2010年,中国的航天发射次数从这一年开始稳定进入世界前三。2014年,中国卫星的在轨总数已经暂居全球第二。2016年,中国的航天发射次数已经跟美国并列第一了。

(14)、这一发现,导致了美国印地安人文明的毁灭。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还致使西半球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这些国家与曾在该地区定居的各个印地安部落截然不同,他们极大地影响着旧大陆的各个国家。

(15)、总结伊莎贝拉的一生,大概三件事:一个,把穆斯林赶出了西班牙;第二个,派哥伦布去发现了美洲;第三个,就是异端裁判所。如果说还有一点什么成绩,就是生儿育女,欧洲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她的后代。这三件事都体现伊莎贝拉女王在西班牙统维护基督教事业上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16)、“十字军东征”在欧洲持续了两百多年,而最大的得利者并非战争的双方,而是威尼斯城邦的商人,他们为东征军队运输补给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7)、1474年,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逝世,伊莎贝拉继位,称伊莎贝拉一世。为了争取阿拉贡王国的支持,她宣布她和丈夫是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共同统治者。1479年,斐迪南继承了阿拉贡王国的王位,即斐迪南二世。1512年,西班牙王国吞并纳瓦拉王国,国家统一终于实现。这看似只是欧洲各国王室之间数不胜数的政治联姻中的一次而已,但它却让西班牙逐渐以强者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18)、      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所有事物都包含矛盾性,有人抽烟那就有人禁烟。从1642年教皇乌尔班八式颁布教旨说烟草玷污了神圣的教袍,到如今香烟盒上依然印着“吸烟有害健康”。

(19)、2月18日:尼尼雅号停靠在亚速尔群岛的圣玛丽娅岛。

(20)、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计划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批准,与他签署了远洋探航协定。按照协定,麦哲伦被任命为探险队的首领,所率船队的船只由国家提供,航海费用由国家负担。探险过程发现的任何土地,全部归国王所有,麦哲伦充任总督,新发现的土地的全部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归麦哲伦所有。

(1)、哥伦布首次从温带而非严寒的海域穿越了大西洋,同时使用了相对成熟的技术确保了殖民活动的持续进行,彻底打破了美洲新大陆与旧大陆之间的隔离状态。

(2)、冰岛面积仅有10万平方公里,与江苏省相当。正如它本身的名字一样,冰岛全岛紧邻北极圈,纬度与西伯利亚相当,全岛八分之一的面积被冰川所覆盖哦。

(3)、当葡萄牙人稳扎稳打地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大西洋挺进,绕过非洲开辟去印度、东方的新航路的时候,开辟另一条去印度、东方的新航路的计划--即从西欧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印度、亚洲的东海岸--也在酝酿和筹划之中。这个计划的设想和实施都与一个航海家、探险家、发现者密不可分。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4)、可是冰山、狂风与严寒却阻碍了他们的脚步,直到冰岛被发现一个半世纪以后,才终于又有人航行抵达了冰岛西边的新天地,他就是另一个维京人—埃里克·托瓦德松。

(5)、曾经有人问我,地球上还有很多事情都没有解决,你们为什么要去探索太空?为什么要把钱花在航天上?我说这就好像当年问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一样。

(6)、海上的生活非常单调,水天茫茫,无垠无际。过了一周又一周,水手们沉不住气了,吵着要返航。

(7)、这个海峡弯弯曲曲,忽窄忽宽,港汊交错,波涛汹涌。

(8)、长大后,哥伦布一直想去东方。本来,人们都是通过欧洲大陆来到东方。由于那时欧洲大陆受土耳其和阿拉伯人控制,不易通过。哥伦布请教了意大利地理学家托斯堪内,得知沿着大西洋一直往西航行,也能够到达东方。

(9)、因为性别偏见,伊莎贝拉女王的功绩长期被欧洲史学家归功于她的丈夫。1837年,美国史学家威廉•希克林•普雷斯科特撰写《天主教斐迪南和伊莎贝拉统治下的历史》,这本著作描述了伊莎贝拉女王传奇的一生,震惊了欧洲史学界,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位传奇的女性。

(10)、如我在少儿时期(70年代),因为家里计划大米不够吃,也经常要吃计划供给的玉米粉和番薯,那个年代,总是感到饥饿,因为番薯水分很多,特别不耐饿,但如果没有这些副粮,我想我可能会饿病。

(11)、 哥伦布虽然踏上了新大陆——美洲,可是,他却认为这是亚洲。因为那时人们根本不知道在欧洲与亚洲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美洲——哥伦布压根儿连想都没想到过。

(12)、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着87名水手,驾驶着“圣马利亚”号、“平特”号、“宁雅”号3艘帆船,离开了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开始远航。

(13)、每年的印第安部落酋长会议都要举行隆重的敬烟仪式,司仪会把烟丝塞入手制的烟管中,用火点燃后,连续喷烟三次,第一次喷天空,表示感谢圣明的“天神”在过去的一年中保佑他们的生命,第二次喷向大地,感谢哺育他们的慈母生产各种食物,恩赐他们美好的生活。第三次喷向太阳,表示感谢阳光永远普照人间大地,使万物生长不息。

(14)、这其中传递出了一条信息,那就是人类一直在尝试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15)、1513年麦哲伦回到葡萄牙。他一再请求国王允许他组织船队进行环球探险,然而国王却不理睬他,绝望的麦哲伦只好在1517年离开祖国,投奔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要塞司令。要塞司令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魄力,不仅把女儿嫁给他,还向西班牙国王举荐了他。

(16)、于是他转向求助西班牙皇室(其中他有向法国游说,但没有结果),分别于1486年5月和1491年12月求得女王的召见,并在西王室的财政顾问、大商人桑塔赫尔的帮助下,最终使西航计划的到批准,西朝廷和哥伦布达成了"伟大事业"的详细协议。共有7个主要文件,一是协议要项;二是委任授衔状;一是致外国君主的国书;四是护照;还有三份是关于准备探险船队的命令。有些史著和学者把它们统称为"圣塔菲协定"。

(17)、2月3日:船队到了百慕大群岛以东约500多英里北纬30度地方。

(18)、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人类也开展了一系列非常值得关注的活动。

(19)、“孤独时刻,雪茄是游击队员最好的朋友”——切·格瓦拉

(20)、尽管气候还算可以,但冰岛并不是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岛屿。其中之一就是冰川地形,还有一个全岛无处不在的火山:全岛有100多座火山,几乎可说整个岛屿就是个突出海面的大块火山岩,大部分土地根本无法种植。

(1)、《坤舆万国全图》图上的天文标识是中国古代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概念,不是西方的Mercury、Venus、Mars、Jupiter、Saturn等的音译。《坤舆万国全图》所谓参考的母本-奥特里乌斯(Ortelius)、墨卡托(G.Mercator)等人绘的地图,事实上,奥尔蒂利和墨卡托的地图比《坤舆万国全图》简单而且错误。错误的地图不可能是正确的地图的摹本

(2)、在海上航行了2个月零9天之后,哥伦布他们终于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的华特林岛。哥伦布把这个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即“救世主”。

(3)、由于有一艘船在5月份的探航中沉没,此时只剩下4条船了。两个月后,船队在南纬52度处又发现了个海口。

(4)、再如,玛雅文明是一种封闭的文明,因为没有与亚洲或欧洲有任何交流的机会,因此就相对落后,甚至它都没有进化到青铜器时代,于是当西班牙军队入侵的时候,就不堪一击。

(5)、但与匈奴人骑在马背上劫掠不同,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维京人选择驾驶船只劫掠,也就是令全欧洲闻风丧胆的“维京海盗船”。

(6)、在探险中,伊莎贝拉女王最重要的指示是善待印第安人,教会他们说西班牙语,特别要求对印第安人进行宗教教导,使之皈依天主教,为此她特地派去了12位神父。再次探险的西班牙人遇到了诸多危险,蚊虫叮咬、食物的匮乏等。欧洲人带来的疾病让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第一次远航留下的定居者也相继死去,哥伦布的事业进退维谷。欧洲人开始劫掠并强奸当地妇女,并屠杀印第安人,哥伦布却默许了这些事情的发生。由此印第安人开始被欧洲人劫掠奴役,他们不再信任欧洲人。伊莎贝拉对哥伦布违反她的命令将奴隶运回欧洲的行为大为生气,要求将他们运回美洲。

(7)、哥伦布自幼热爱航海冒险。实际上1491年,就已经没人相信地球是个平面了,后来有人说他是为了证实“地圆说”才开始的航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哥伦布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

(8)、中国航天人经常自勉说,几百年前的失误导致我们错失了一个时代,以至于中国近代陷入近百年的衰落时期。所以,我们错失了海洋,不可以再错失星辰,不能错过这个“大宇航时代”。

(9)、总之,中世纪水平的航行技术使维京人始终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跨洋殖民运动,而所使用的冷兵器也使维京人,在面对人数众多土著的进攻时无计可施落荒而逃。

(10)、到了874年,又一个维京人亚纳逊才正式开始把岛上的“烟雾之地”(首都雷克雅未克)作为自己的居住之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