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1、老子名言精选50句
(1)、回复4收看:色难.........你敢看吗?
(2)、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归宿,不单单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还包括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根基和所要坚守的信念。
(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住要善于择地,心灵要深沉如渊,交友要表现出仁善,语言要令人信服,施政要无为而治,办事要沿用窍门,行为要待机而动)–––––––***的学问皆是谋略学。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8)、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9)、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0)、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第十三》
(1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
(12)、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3)、感悟:这里所列出的三“宝”其实是接近“道”的方法和途径。
(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15)、(感悟)“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
(1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7)、圣人一切作为,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当然,一切顺其自然规律。做完事,如雁过长空,心无芥蒂,不落丝毫痕迹,看似无为实际是有为。
(18)、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19)、译文:福依偎在祸枕边,祸潜伏在福床下。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也可以互相转化。人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倘若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
(20)、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关于老子的名言警句(经典)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2、老子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2)、为学日益,为道日***。***之又***,以至于无为。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7)、天之道,是减***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比如,山高就用风吹之,水多就有河流之。这就是科学所讲的自然生态平衡,像现在环境污染很厉害,到处在喊环保,其实不用喊,只要人什么都不做,让老天来做这个工作,想必用不了几年,大自然又能恢复到从前模样了。
(8)、道者,天地之祖,万物之宗也。其形也虚,其象也无,其性也自然。天地因之而生,日月因之而行,人物因之而成,不以人之好***而改之,它是天地万物一切变化中永恒不变的。
(9)、廉:东西的棱边。为人处世应当方正,而不应生硬勉强,一直有太过有棱角,将人割伤。
(10)、“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傅佩荣)一个人的才华展示就像用脚尖跳舞一样。用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芭蕾舞来,可是也只是在跳舞的时候才用脚尖,日常行走还是要遵循自然。“企者不立”,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哪怕是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实,从而做到“企者不立”而时常可以立,关键的时候可以立。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故几于道。《老子第八》
(12)、译文:普天之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1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语文知识天地-----------
(15)、行:路程。 始:开端,起始。 足: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哪怕一千里那么远的行程,也是从脚下开始起步的。比喻无论多么大的事情,都得从头实施,循序渐进来完成。
(16)、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17)、“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18)、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这句话一方面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1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0)、·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3、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大全摘抄
(1)、人生于天地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也。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2)、“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政权”。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人的保身之道。说明人治社会是多么的凶险和莫测。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6)、“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7)、(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8)、邻国之间,互相看得见,鸡鸣犬吠之声,互相听得见,而百姓,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1)、·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12)、“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13)、·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之,不足者补之。
(14)、无:没有,不存在;未曾发生或出现过的事物。 有:存在,发生过或是出现过的事物。 无中生有: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从无中来。后被人们用以形容那些本来没有,却凭空编造出来的事物。
(1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四十五》
(16)、回复数字 118 观赏《太极武当》记录片1-7集
(1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1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9)、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2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老子经典名句100句
(1)、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老子第三十》
(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4)、感悟: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故几于道。”(第八章)
(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0)、(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1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2)、因贪欲过重,追逐名利,贪享过度,耗尽阳气,中途夭折者,十中有三。
(13)、老子是要告诉人们,凡事要把握一个度,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的状态,才能够保证事物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
(1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16)、译文:对别人所畏俱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对此有一颗敬畏之心。
(1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8)、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
(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事)——老子憧憬的是人们不辩美丑、善***的浑沌之世,这是倒退的思想。
(2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5、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大全图片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种愚民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故几于道。
(4)、人生于天地之间,生老病死本应顺其自然,不可以倒行逆施,战争无端夺去他人生命,悖逆大道。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6)、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7)、“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8)、感悟: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行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人争。人的至柔至刚全在一念之间,生活中刚柔并济方显英雄本色。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通向胜利的彼岸。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是岁月积淀的人生智慧。
(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0)、 天之道,***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不足以奉有余。《老子》
(11)、不自我表现,因此才能够通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才能得到彰显。不自我夸耀,所以才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才能够长久。
(12)、“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1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
(14)、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15)、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1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1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推重有贤才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看重难得的货物,也就无人偷盗;不使人看见可以引起欲的东西,民心也就不会被搅乱)–––––––老子消除纷争的办法不是制定规则,进行引导,而是消除人们的欲望,返回蒙昧时代。
(18)、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陈鼓应)“处众人之所***”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并不意味着被***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治社会一切随人的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祸福不测。
(20)、兵者不祥之器,物或***之,君命不可违,天命更不可违,兵者杀人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不可以胜为快,战争一起,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应以悲泣之心处之。
(1)、老子在这里是想要告诉人们,“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是符合“道”的,并且能够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那么自然就会被大道所青睐。所以,做人做事应顺应天道,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做个善良的人。
(2)、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以下是老子的名言大全,欢迎阅读。老子的名言大全摘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天之道,***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不足以奉有余。
(5)、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
(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7)、外欲之人,贪于世事,外求华饰欲乐,贪名求利,对名利取之无度,整日奔波于名利之中,以致心中不静,而生烦恼,身心皆疲。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9)、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1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11)、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
(1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9)、治理一个***,应该像烧菜做饭一样,小心翼翼,掌握好火候,按自然规律去做,不要动不动各个调料都想加一点,火觉得越大越好,油放得越多越好,这样烧出的饭菜,反而成了四不像了。治理***也是一样,应该按照无为而治的理念,一切顺其自然,休养生息,不要动辄搞这个运动那个活动的,天天折腾老百姓,不得安宁。
(20)、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3)、感悟: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丑两个对立的方面。自古都说善有善报,***有***报。每个人的看法不同看到得东西不同,所有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凡事都有两面,有的人行善的善果,有的人行善不一定就得到善果。就像达摩祖师所说的一样,行善不能总挂在心理面你做了多少善事,多么多么的伟大,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无有功德的,一切随缘。
(4)、译文: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7)、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8)、在这里,老子所谓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
(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0)、内欲者贪于进修,穷寻真理,自以为无所不知,总是找人争执、辩论,不虚心,不请教,以致烦恼而生。
(1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2)、“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代思想境界高的人,微妙、幽玄而通达,深邃到无人可以琢摩)–––––––高深莫测,在***是褒义词,在西方却是贬义词。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
(14)、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15)、“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种愚民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16)、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8)、“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19)、·为学日益,为道日***。***之又***,以至于无为。
(20)、自古至今,未有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1)、感悟: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做事情也应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能有所成。万事起于忽微,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2)、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
(5)、译文: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能够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满足。知足才能常乐。
(6)、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7)、“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